探析小学高段数学阅读能力构成与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发展,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近年来,便提出了对小学高段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构成与培养。但是这对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和老师造成了疑惑,数学和阅读能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提高数学的阅读能力。小学生在小学高段时期,正是处于对什么都很感兴趣,吸收知识和阅读能力发展的黄金时间,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阅读能力;能力培养
   小学高段数学阅读能力构成和培养,最主要的是由小学高段数学和阅读能力这两方面组成。那么,这就体现了数学阅读能力不仅具有阅读的特征,同时还兼具数学学科所独有的抽象性和特殊性。但是在小学中,不同阶段的孩子的阅读能力是不一样,没有办法进行统一的培养。小学高段就是小学教育中比较高的年级,由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思维跳跃,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大的好奇心,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来补充自己,因此小学高段是小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就需要老师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数学阅读与平时阅读的差异性来培养孩子的数学阅读能力。
   1.数学阅读是什么
   数学阅读不同于平常的阅读,它因为数学这门学科而有了不一样的特点,它因为数学学科本身的独特性和抽象性让其变得有些困难。因此对于小学来说,数学阅读能力不是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根据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学生在处于四五六年级的时候正是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具有极大的求知欲,对任何事情都想探究本源,这就使得处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如果在这个时候,老师对此加以引导和培养,构成正确的数学阅读体系,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以后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因此,这就表明了数学阅读是包括在阅读当中,是阅读的一部分。这就可以利用阅读和数学直接的特殊关系,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2.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和培养
   2.1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
   在小学高段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需要对整个题目进行大致的扫读,了解题目的大致内容和需要解答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在阅读的时候不能够跑神和因为过长而直接放弃。有很多题目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题目很难或者超纲了,让学生没有办法做不出来,而是因为学生没有很好的对题目进行阅读,看到过长的题目就直接产生了害怕的心理,从而直接放弃了题目。
   第二个方面是需要再次阅读将有关问题的重点条件与句子阅读出来,去掉整段文字中不是那么重要的,保留和题目贴近最主要的文字。这就需要老师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转换语言的能力。通过整个阅读找到最关键的所在,有的重点内容是用符号或者其他的数学代号标注,这就需要将这些全部转换成自己能够理解、最为通俗的语言。这就和平常的阅读不一样,需要通过题目中的数字、符号等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比如在数学中方位问题,经常是通过图的方式表达出来,小明在这个图上走了多少米,他是朝着什么方向走的,他还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走到目的,这都需要根据图片中的内容,提取出来有关的信息,进行计算和解答。
   第三个方面是对提取出的关键内容进行理解和解读,以此来达到解答题目的目的。这就需要老师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来进行解读,得到正确的答案。因为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将提炼的重点阅读内容进行解读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学生虽然可以掌握重点,但是因为没有很好理解和抓到这个题目的重点,出现了这些题我都懂,但是我就是写不出来的情况。比如,在小学高段经常出现的题目:谁是谁的加倍、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奇数相加等于多少,一个数的几倍等于另一个数的多少倍诸如此类的问题。
   2.2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2.1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主要是自己不停地讲述,却忽略了学生阅读的过程。这就让学生的学习很被动,没有兴趣继续进行阅读学习。那么老师可以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运用班级的各种教学设施,放小短片或者相关的小电影、实验来增加上课的趣味性。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了全班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习氛围。
   2.2.2老师要注重利用课堂时间来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老师不能将阅读任务放在课下,因为学生即使处于小学高段也是会有不自觉的行为,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进行阅读。那么在课堂上阅读,也是一种变相的强制阅读,老师就此可以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到课堂上来。比如,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可以教会学生合理的抓住数学课文中的关键词和重点。比如,现在最常出现的概念。这个需要学生对前面的课文内容进行认真地阅读,才可以理解概念的真正意义,而不是死记硬背记住的。做到了理解概念才可以通过阅读题目运用概念来解决数学问题。
  
   2.2.3通过创造情景、运用对比等方法来构建正确的阅读体系
   处于小学高段的学生不像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没有接触过数学题目,他们通过几年的积累,对数学拥有自己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运用正确的方法,有意无意的将他们自己的数学理解和数学阅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运用到创造情景、对比等多种方法。比如,在这道数学题中,4的六倍是2的几倍。这就可以创造一个情景,有一个人拥有4的六倍的糖果,那么这个人将糖果再分给另外一个人,他们每个人可以得到多少糖果。这不仅将问题简化了,还融入了生活当中,让学生对此有很大的熟悉感,可以更好的阅读理解整个问题。
   3.結束语
   小学高段数学阅读能力构成与培养这不仅需要老师的重视和对此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受到家长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才可以更好的推动小学高段数学阅读能力构成与培养进程。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如果可以对数学阅读能力进行构成和培养,可以使学生在后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拥有很好地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希望社会、学校、家长等重视对孩子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爱上数学这门学科,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顺德,俞永虎.中国朝鲜族中学生汉语阅读能力调查分析与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5(4):83-87
   [2]李兴贵,幸世强.中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3]余芙娇,余招才.浅谈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6):62
其他文献
为了测定煤层硫化氢(H2S)含量,防治矿井H2S涌出,提出一种通过钻屑法测定煤层H2S含量的方法。在未受采动影响的新鲜煤壁,采用钻屑法取样,通过测定煤样H2S解吸量、取样过程损失
渭北旱塬因年降水量比较少的缘故,导致旱地数量多,补充水源短缺,此地小麦产量比较低且不稳定.但其旱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旱地小麦生产影响全省小麦产量,旱地丰则全年丰.基于
结合凤凰桥工程实际情况,详细地介绍了钢管拱肋泵送混凝土的运送方法、配合比及施工过程,最后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以促进钢管混凝土技术在拱式桥梁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面积不足和城市生态遭到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针对城市环境问题,我国城市园林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入绿化格局转变的新时期,园林绿地的建设
结合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永定新河特大桥水中承台的施工,介绍了深水基础钢套箱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通过实际施工,确保了钢套箱的成功回收,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
通过对气象为农服务的背景分析,系统阐述直通式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结合服务需求,提出建立直通式服务系统的基本思路与模块功能设计。通过用户信息子系统、服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