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流媒体的中国多民族国家形象报道框架分析

来源 :新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mais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民族国家形象,是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一个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的感知、看法和评价。本文选取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的部分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美国主流媒体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报道呈现明显的冲突倾向,新闻框架与信源选择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对立以及对不同群体的描述均以负面为主。影响美国主流媒体报道框架的因素有宏观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因素,也有微观的媒介生态以及记者的传播心理等因素。中国在国际社会构建多民族国家形象,应疏通信息渠道,构建传播元话语,改变简单化叙事以及增强民间交流等。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展现了中国人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的内心。而在电视剧的创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电视剧品质的重
虞姬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初载于史籍时便带上了浓厚的文学色彩:追随霸王项羽、自刎于垓下。因此,其传统形象本身就承载了英雄末路与儿女情长、时代剧变与个人悲剧、生产亦或毁灭等常见文学主题的张力。在近代,其形象又被赋予男权与女性主义的反思等维度。而这些来自历史和文学的形象,最终在现代视听媒介中不断被刻写与重构,形成了今天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相交织的虞姬形象。正如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是讯息,任何
前段时间,我与一位40后的老先生交流,他感慨:这个世界变了。30年前,他在楼下的发廊剃头,最多1元钱;买一只电子手表,最多40元。但今天,他去楼下剪头发,理发师剪了没几下,就要收30元;网购
报纸
人力资源结构及配置效率的变化决定了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变化,东北地区受人口结构问题和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的影响,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实证结果显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