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山林场主要资源状况分析及系统经营探讨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228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在调查广东省连山林场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林场森林资源、植物资源状况,并以系统经营的理念阐述了在新的国有林场定位基础上后续的经营策略。
  关键词:森林资源;植物资源;系统经营;连山林场
  中图分类号 S7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1-0071-2
  广东省连山林场(下简称林场)位于粤北山区生态屏障功能区划的清远市连山县和连南2县,地处南岭山脉余脉区域,地貌以低山和丘陵为主。林场处于我国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南岭山地。林场下设上草工区、巾子工区、大富工区、山口工区、吉田工区、太保工区和巾子农区。林场总经营面积8721.88hm2,林地总面积9425.72hm2,林场活立木总蓄积507881m3,2018年生长量35986m3。连山林场是广东省林业局直属林场,一直以来在林业建设中都起着排头兵的作用,为生产上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产品。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连山林场正从传统的以木材产品供给为主向以生态产品供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与维护为主转变。
  1 资源现状
  1.1 林地资源 据林场2018年森林资源数据,林场林业用地面积9425.72hm2,按地类划分,有林地8789.7hm2,灌木林地128.18hm2,未成林地353.13hm2,无立木林地103.92hm2,宜林地37.79hm2,苗圃地8.72hm2,林业辅助用地4.28hm2。按林种划分,生态公益林面积6554.72hm2(其中风景林80.01hm2),商品用材林2871hm2。生态公益林,防护林6474.71hm2,特种用途林80.01hm2。商品用材林中,速生丰产林2288.16hm2,一般用材林516.88hm2,薪炭林41.74hm2,经济林24.22hm2(其中果树林16.16hm2)。林场生态公益林占林地面积的70%,并且建有广东鹰扬关森林公园1个,面积746.40hm2。
  1.2 林木资源 2018年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507881m3,乔木林地蓄积量507544m3。按林龄划分,幼龄林194014m3,中龄林135678m3,近熟林94148m3,成熟林54116m3,过熟林29588m3。按树种划分,杉木林336557m3,马尾松林20350m3,湿地松11037m3,其他软阔31958m3,其他硬阔14685m3,针叶混交林37431m3,针阔混交林42001m3,阔叶混交林11455m3。2018年度林场林木总生长量35986m3。从以上数据可知,林场林木资源中针叶林、幼龄林资源占比较大。
  1.3 植物资源 林场植物植物种类丰富,通过对林场上草工区、巾子工区和吉田工区实地调查,现已记录维管束植物137科376属570种,其中栽培植物1科1属2种,野生植物136科375属568种。野生种类包括蕨类植物20科27属37种,裸子植物2科2属3种,被子植物114科346属528种(双子叶植物104科302属472种,单子叶植物10科44属56种)。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野生植物13种:金毛狗、黑桫椤、桫椤、毛木莲、黑老虎、樟、大叶马蹄香、南岭黄檀、花榈木、伞花木、伯乐树、喜树、楤木。
  1.4 主要植被类型 根據调查,林场植被以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灌丛为主,栽培植被主要为人工杉木林。乔木层优势种为红锥、木荷、杉木、润楠、枫香、杉木、马尾松等,灌、草丛有狗骨柴、树头芭蕉、野牡丹、芒萁、乌毛蕨、木犀、野牡丹、芒萁等。人工林中的乔木层优势种为红锥、木荷、马尾松等,灌、草丛有等。主要植被类型及亚型详见表1。
  2 主要植被类型的群落结构
  2.1 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普遍分布于林场海拔800m以下的林地。群落结构较复杂,乔木平均胸径在8~34cm,平均高度在4~18m,平均冠幅约6m,群落郁闭度多在0.7~0.8。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主要树种为木荷、红锥、润楠等,灌木层有桃金娘、野牡丹等,草本层多为芒萁、乌毛蕨、芒等。
  2.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景观在林场分布广泛,主要乔木层高度在5~15m,主要树种包括山乌桕、红锥、木荷、枫香等。灌木层生长茂密,种类复杂,常见的灌木有山胡椒、鼠刺、南烛等,也有乔木层的幼树。草本层的植物有狗脊、乌毛蕨、博落回等。
  2.3 针阔混交林 乔木层主要由马尾松、杉木和红锥、木荷等组成,灌木层零星分布有桃金娘、银柴、野牡丹等,草本层多为芒萁、乌毛蕨、华南毛蕨。
  2.4 暖性针叶林 主要为次生马尾松林和湿地松林,高5~10m,灌木层较稀疏,多为桃金娘、银柴、黑面神等,草本层高50cm左右,草本层主要有野古草、芒萁、乌毛蕨等。
  2.5 常绿阔叶灌丛 主要分布海拔1000m以上的山顶区域,常绿阔叶灌丛以映山红灌丛为主。灌木多为桃金娘、野牡丹、木犀、柏拉木等,草本有野古草、蜈蚣草、五节芒、光里白等。
  2.5 灌草丛 主要分布于海拔1200m以上、次生性较强的地段,灌草丛主要有五节芒、薹草等。
  2.6 竹林 零星分布于沟谷洼地或坡地,常呈片状。以毛竹林、苗竹仔林和箬竹林等为主。
  2.7 人工林 人工林主要包括人工杉木林、人工红锥林和人工马尾松林。人工杉木林广泛分布于林场中。上层乔木以高大的杉木为主,林下灌木有檵木、狗骨柴、野牡丹等。林下草本层植物因受到人为清理,相对较少,主要有狗脊、芒萁、乌毛蕨等。人工红锥林,主要组成树种包括红锥、木荷、润楠、山乌桕、马尾松、杉木等。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特征,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
  3 系统经营对策   3.1 经营思路 随着国有林场战略定位向国家生态安全的主要承担者转变,国有林场的经营思路需要在经营目标、经营分类、经营对象、经营措施和经营尺度等方面进行转变。以林场为例,林场的系统经营需进行精准分类,经营目标要从以林产品提供为主向生态产品提供、森林景观状况、生物多样保护、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和整体功能的恢复与保持等方面转变。在经营分类中,林场要在商品用材林和生态公益林2大分类基础上,深化分类。逐步缩小商品用材林比例,商品用材林以战略储备林、特种用材林为主。生态公益林逐步细分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小地和其他功能林分。将林场的商品用材林以战略储备林和特种用材林经营为主。在经营对象中,要从以乔木层提供木材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一思维中解放出来,要注重整个植物群落的科学性、健康性与系统性。在经营措施上,在采伐方式上从传统的皆伐为主向择伐、小区块采伐转变;在更新方式上从传统的人工造林为主向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主转变;在林分结构营造上,从以培育纯林为主向混交林培育转变;在抚育措施上,从高强度的全面除草向局部除草转变。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仿效自然干扰机制[1]。
  3.2 具体策略 随着国有林场角色的改变,系统经营中要在保护培育森林基础上,保护物种多样性、区域良种示范、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生态监测和科技示范等。一是利用林场现有各植被类型的森林景观资源开展森林旅游及森林康养方向建设。现有森林景观中的桃金娘景观,夏花秋果,景觀别致;芭蕉溪谷景观,主要分布于林场潮湿的溪谷中,分布着由芭蕉科树头芭蕉、天南星科海芋等组成芭蕉林。宽阔的芭蕉叶遮天蔽日,漫步其中,感觉清凉;森林四时季相,森林季相变化因季而变,春花烂漫,夏林茂树密,凉风阵阵;秋天层林尽染,硕果累累;冬天沉寂清冷,神秘静谧。对已规划的广东鹰扬关森林公园,按自然休憩保护地定位给予保护,落实生态保育区的保护措施,践行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二是将林场建成为优良和种质资源库、生物基因库。三是开展生态监测,建设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四是做好良种引进、科技示范活动,转化科技成果为现实生产力。五是将林场范围的生态公益林进行功能细化分片保护,做好生态排头兵。六是在商品用材林经营上,在营建战略储备林基础上,发展现代林业产业。七是开展生态扶贫,产业带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绿富共赢。
  参考文献
  [1]伊宏峰.美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启示[J].防护林科技,2015(12):57-58.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间伐作业是杉木人工林经营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杉木9年生幼林和16年生中龄林的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对杉木幼林的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活立木蓄积量、总材积等的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平均树高、优势木平均高等的增长作用不明显;间伐对杉木中龄林的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平均树高、活立木蓄积量、总材积生长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杉木;间伐;生长量;t检验  中图分类号 S
摘 要: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内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某典型矿山区土壤及农作物铅(Pb)、锌(Zn)、镉(Cd)3种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调查区域Zn、Pb、Cd 3种重金属均属于重度污染,其中Zn的含量最高,土壤和农作物对Cd富集能力最强,土壤污染程度排序为表层土壤>中层土壤>深层土壤。试验测定的5类农作物中,果树类对3种重金属的综合富集能力最弱,因此,在今后的种植作物选择中应予以重点考
摘 要:近年来,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把发展核桃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多种原因,种植核桃的成活率普遍偏低,补造、补植面积大,造成了较大的资金浪费。该文分析了宜州核桃种植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宜州区的核桃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宜州区;核桃栽植;成活率;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
总结世界各国一些城市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而产生地面沉降的情况及其引起的危害;回顾已有的一些地面沉降预测的理论与方法和控制地面沉降的有关措施.对正在发展中的大中小城市
摘 要:在阜阳市区范围内,通过定点取样,对蔬菜主产区土壤、灌溉水、植物样本中的锰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阜阳市土壤锰含量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植物样品中,以马铃薯中的锰含量较低,水生植物慈姑、芋头中的锰含量较高,多数蔬菜植物体内锰含量不足,需要叶面施肥;以鸡粪为原料发酵的有机肥中的锰含量超标。  关键词:蔬菜;锰元素;测定;阜阳市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该研究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分析2000—2015年河南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河南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的态势;自然资源指数呈震荡下降的态势,社会经济指数呈波动提升的态势,生态环境指数呈稳定提升的态势。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组合赋权;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X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
摘 要:通过在水稻秧苗期及水稻生长后期喷施多种叶面肥多点试验,探讨各类叶面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程喷施翠姆叶面肥有利于促进分蘖,增加有效穗,提高成穗率,从而实现增产,增产幅度在0.7%~2.3%;碧护增产途径主要是增加有效穗与千粒重,但实粒数略有降低,相对于对照,增产幅度在1.4%~3.2%;载能量营养液返青期喷施成穗率较低,最终未能实现增产;其余处理相对于对照,增产幅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