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危机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l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不断发生的公共危机,政府必须具有透明、责任和高效的形象。但由于现阶段我国政府公关理念缺失、形象意识不足、与媒体沟通不畅等原因,严重制约着政府形象的建构,所以要使公共危机治理更加顺利,必须通过设立专门的政府公关机构来处理公共危机,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对等的沟通模式,注重公务员的德性建设,提高公务员素质,培育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危机治理理念等来提升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化解危机的能力。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形象;公共利益
  政府在防范并化解社会危机方面处在关键地位,能否发挥主导作用是事关政府危机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风险社会里,政府的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抵抗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由于危机本身同时也意味着危险和一定的机遇,如果现代政府能够适时抓住这一时机,有效应对和化解危机,对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诚实、透明与负责任的政府才能领导、动员群众共渡难关。
  政府形象是一种能力资源,对化解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植和塑造一种诚实、负责任、廉洁和高效的形象,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这笔无形资源的积极作用。
  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信誉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一种良好印象和评价,是政府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而树立良好形象的表现,是一种无形的政治资源。政府信誉的树立,能够促进政府的勤政建设,促使政府系统改进作风。政府信誉能增强政府组织的内聚力与外张力,政府信誉反映了广大政府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必然对政府系统内的全部成员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激励公众共同克服危机。
  近些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如日本地铁沙林事件、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SARS事件、禽流感流行以及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啸、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举目所及,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层出不穷。作为现代政府必须承担起提供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此外,政府拥有着大量最具有配置性的公共资源,这就使得它在整个公共危机管理中起着主力军的核心作用。公民也希望政府提供化解公共危机的服务以保障社会公众的安全。而公共危机的治理则取决于政府迅速、及时、有效地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取决于政府的良好形象。
  其次,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形象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它是决定政府政策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政策产生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政府凝聚力可使公众与政府情感容易沟通,关系容易协调,问题容易得到解决,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构成政府权威合法性的基础。政府号召力,即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能力。因此,政府形象是政府在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可资利用的能力资源,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它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公共危机。
  第三,政府形象有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建立。科尔曼指出:当权威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当通常稳定的转让机制或信任呈现不稳定状态时,信任转让行为便可能出现。在公共危机中如果人们对政府处于一种不信任状态,政府公信力就会瓦解。那么,流言、谣言,甚至迷信活动就会趁机泛滥,从而给社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和危害。如果政府拥有良好的形象,就有了公信力,公众就会信任和支持政府。因此政府在危机发生前就必须与公民保持良好的关系,累积形象资产,预防危机爆发时突发的信任崩溃。吴宜蓁从民意与危机方面来对此说明:“所谓‘民意的后盾’,经常是因为某些组织平时具有良好形象(尤其是公益形象),民众对期有一定的信任与肯定,因此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民众有可能展现支持、谅解甚至同情的情况。”所以具有公信力的政府,其方针、政策不但能得到国内公众的支持与帮助,而且在国际上也能树立良好的权威,赢得其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反之,一个不注重自己良好形象建构的政府,必然导致公信力的下降乃至崩溃。
  政府具有良好的形象,其公务员也会注重自己的形象,为了维护政府形象更加努力工作,尊重公众,平等待人,善于爱护和保护人民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这不仅能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而且在公众心目中也会留下更加完美的印象。这样在公共危机情况下,公众就会广泛参与危机的处理,主动捐款捐物,缓解社会对政府的压力,这也是特殊情况下政府提升其凝聚力的体现。
  第四,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没有任何一种组织形象会像不良的政府机关形象那样大面积地严重污染社会。因为政府机关负责公共事业管理,处于广大群众的视野之中。”在危机情境中,社会原有的正常秩序都处于失控状态之下,如果政府形象不佳,则会加快社会道德的滑坡,造成社会秩序的进一步失控。例如在SARS爆发初期,由于政府没有及时公布信息,树立透明政府形象,谣言、小道消息满天飞,立即引起了社会更大的恐慌和不安,甚至出现盲目的抢购行为。再如2007—2008年度“华南虎照片事件”,对陕西省政府、林业厅、镇坪县政府的形象都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一事件教训极其深刻。所以,公务员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参与了“道德过程”。这些道德过程是包括例行的道德工作和计划的“道德工程”。道德工作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做正确的事,诸如说实话、公平对待他人。只有建立在高尚品德基础上的才华、才干,才能造福于人民,也才能受到公众的崇尚和尊敬,吸引公众,从而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这样在公共危机出现时,就会对整个社会的混乱起到一定的扭转作用。
  作者简介:姚琛,女,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2012级本科生,出生年月:1993.10.06。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对贪贿案件线索的初查存在一些乱象,具体表现在:一是茫然。接手或掌握举报线索后,像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手;二是随意。对线索不分析、不评估,亦无初查方案,脚踩西瓜皮,初查到哪里算哪里,初查成怎样算怎样;三是不全面。初查没有全面收集相关信息或证据,特别是对可能导致不能立案的信息、证据不收集,或收集不全;四是不到位。初查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对一些完全可以或应该在初查阶段
期刊
【摘 要】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探讨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立德;树人;全员;校本;人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教育出来的有德有才即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有德无才是可造之才;无德无才是无用之才;无德有才是坏才,是对社会国家有害之才。所以在小学阶段只注重知识
期刊
小学阶段开设的思品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此国家教育部门做了明确的规定,思品课要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也就是说,思品课就是教给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在小学课程体系中是极为重要的。然而现实中,农村思品教学存在诸如重视程度不够、教法僵化、观念老化、教学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思品学科的发展,也不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医患关系的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医患关系成了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话题。所以,加强各个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医学院的教育质量,才能培养出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方面的人才。为此我们就加强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路径、意义及思考进行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路径;意义及思考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时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
期刊
【摘 要】实施德育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考量辅导员工作合格与否的基本标准。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活动当中,是提高德育教育效率、丰富德育教育形式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高职院校为例,探讨辅导员如何通过学生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活动;德育教育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组织学生活动的原则  根据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及德育教育的需求,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的时候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是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是未来人生道路的重要起点和转折点。近年来,初中学生由于生命教育缺失而导致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生命的案件屡屡发生,加强初中学生的生命教育迫在眉睫。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加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生命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生命教育;初中  一、“陕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生命教育的部分  国外对生命教育知识的学习由来已久,基本
期刊
【摘 要】面对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任务,党校的党员教育的主阵地、大熔炉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从笔者工作实际出发,通过思考党校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加强党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党校;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是对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当前,社会思潮涌动,党员思想观念逐渐多样化,党校的党员干部教
期刊
当前,我们正处在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中,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记者担负着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的责任,需要在社会上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氛围。新闻记者作为最直接影响社会的人群,应比别的行业从业人员更深刻地意识到加强自身法律法规修养的紧迫感和重要性。新形势需要我们提升自身的法律素质和道德修养,用法治思维作指导、使用规范法律语言传播正能量,成为自觉践行法治理念的急先锋
期刊
【摘 要】培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努力学习和了解党的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党史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是基层党支部在发展学生党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本文介绍了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支部,将骨干校专业课程开发中的“项目参与式”教学方法,融入到学生党史教育过程中,设计并开发一整套党史学习方案,进行了有效的实施与探索,收到良好效果的全过程。此课题为将来基层党组织在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提高党的知识理论
期刊
【摘 要】高校职业发展辅导关系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职业发展教育补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有效结合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发展辅导;价值观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者在教育的发展中相互的促进,共同致力于培养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提供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