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浅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x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业是一个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产业,对于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地理 生态文明教育 旅游环境保护
  一、准确定位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地球自诞生以来,孕育了优美环境与奇异景观,山川河流、花鸟虫鱼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产生后,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臣服自然”“利用自然”“征服自然”三個阶段,目前正处于“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时期。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以自然环境为主。开发旅游资源可以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修养身心的好地方,可以为当地带来不菲的旅游收入,并带动餐饮、交通、旅游纪念品、文化娱乐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却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只开发、不保护”的落后观念,从而导致很多旅游资源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旅游景观损毁等严重问题。此外,部分地区却认识不到旅游资源的价值,导致一些旅游资源“闲置”,不能有效利用这些旅游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此,笔者设计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的探究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发言、师生形成共识等环节使学生正确认识到:旅游资源如果不开发或开发较少就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能很好地利用它们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如果过度开发就会使旅游环境“不堪重负”,容易导致旅游环境“寿命”缩短等情况。因此,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达成共识:旅游环境保护与开发之间实际上构成一对矛盾,二者对立统一,应当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使我们享受自然资源的同时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合理开发的过程中保护,为保护提供资金、技术等物质上的基础。这样,师生之间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收效较好。
  二、开展“我为旅游资源保护献一策”活动
  1.政府层面。全国人大要建立健全保护旅游资源的法律法规并认真督促政府贯彻执行;国务院要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做好全国性旅游资源统计、综合整治和重点流域、地区、景点的重点防护工作,确保旅游资源质量提升;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严肃处理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等破坏景区自然环境的行为以及误导游客、坑蒙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并将旅游资源保护状况纳入对地方政府考评指标体系;各地方政府要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各党政宣传部门和新闻舆论机构要通过公益广告、纪录片、新闻稿、实地采访、树正面典型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使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凝聚为全社会的共识。
  2.旅游企事业单位层面。各旅游企事业单位是旅游资源的直接管理与保护单位,要切实担负起旅游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之责。比如,敦煌莫高窟研究院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推出“数字敦煌”,将大量精美的莫高窟洞窟图片、文字介绍等放到网络上呈现,既最大限度地克服时空局限,扩大了莫高窟文化的影响,使全球各地的旅游爱好者足不出户便可欣赏莫高窟的美景;同时又减轻了因现场游客过多而造成的巨大保护压力,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对于游客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要通过耐心劝导、播放文明宣传片、开展文明竞赛活动、奖励文明言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通过长期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收到较好成效。
  3.公民层面。先举两例:据新华网消息,2015年6月18日,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李某亵渎红军战士雕像的行为受到全社会广泛谴责,国家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另据环球网消息:2016年11月1日,浙江温州一旅行团2位游客在澳大利亚悉尼被警方逮捕,起因居然是随地大小便!这两则例子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公民的言行不仅仅关系到自身形象,也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在保护旅游资源方面,首先,公民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对旅游资源保护引起足够的重视,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其次,是依靠群体约束。所谓群体约束,就是借助人民大众的力量,对保护旅游资源的人和事大力表扬,给予正面典型人物和单位以物质鼓励和精神奖励;对于消极保护甚至破坏旅游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要勇于去揭露、批评、鞭挞,使得负面现象制造者无处藏身。
  综上,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笔者表达了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期望大家共同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教材研究发展中心,山东省教学研究室.旅游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过分要求孩子超前学习,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损害,也干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  【关键词】幼儿指南超常学习小学化纠正策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3~6岁年龄段幼儿在各学习、发展领域中,合理发展目标,实现这类目标具体方法提出可行性的操作意见,这对于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促进学前
【摘要】在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应多一些情境引入、多一些自主实践、多一些探究延伸,以此引领孩子们把探究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并在这样的大天地中得到多方面的锻造、滋养和提升。  【关键词】以趣取胜自主实践灵活拓展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不可或缺,初中物理教学亦然。特别是在物理实验中,更应把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那么,如何上好一节物理探究实验课呢?
近些年来,我国成人继续教育发展很快,开办成教的高等院校数量和在读学生人数保持了很大的增长。高校成教和网络教育给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和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的社会人员提供了一个学历提升和继续学习的平台,晋级、评职称等设立的硬性条件又对在岗的人员提供了继续学习的动力。然而,由于成人教育面对的是社会人,多是具有一定的工作岗位,一般谁也不会扔掉工作跑去学习,然而教学要求学生必须保持一定的听课率,这就产生了工学矛盾。
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结合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的心理现状,明晰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作为学校专业实力最强的学院,管辖学生皆为理工科学生,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以多种方式融于高校管理,完善学生健康心理,应纳入
【摘要】:作为一项悠久的活动,游戏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广泛的存在。而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游戏辅导法,设置情境教学,注重教学引导,能使多方面的教学目标达到一致。游戏辅导法的教学模式,能够自然而然地表达小学生潜意识中存在的诉求,通过挖掘小学生的潜力,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進而实现训练和教育相结合的目标。  【关键词】:游戏辅导法 寓教于乐 心理健康教育 亲子游戏 情境教学  我国的教育活动在间接教
【關键词】课堂提问实效性数学本质情境生成  为什么要关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呢?  第一,源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看上去效率很高,教师精讲,学生勤练。教师“包办”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思考的时间都很少。造成这样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提问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问要么过于容易,不用思考就能解答,提问要么过于复杂,根本解答不上来,这样的问题都是没有价值的
摘要:小学数学伴随教育改革的推行,教学理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而且在教学形式上也打破固有模式。这其中,教学情境的设置,对教学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促使小学数学课堂实现高效。重点剖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继而促进教学质量得以改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高效课堂从目前情况分析,虽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
【摘要】教师需要平静与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需要耐心和耐性,需要更温柔的等待与守候。对教师而言,等待既是一种重要的品质,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要相信“种子”,无限地相信学生的潜能,同时,也要相信岁月,相信穿过幽暗的岁月后,所有的种子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关键词】学生潜能耐心耐性素养学生听说我要外出学习,都围过来“恋恋不舍”,千叮咛万嘱咐,很有点“永别”的滋味。最后还是班长有魄力:“老师,等你周一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礎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然而,如何创新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新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童谣中蕴含的社会教育功能,对其进行巧妙地利用,能有效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案例形式来阐明如何进行具体的创新运用。  关键词:童谣 社会领域 幼儿园
【摘要】为主动适应新高考改革的需要,根据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模式的探索入手,寻求农村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的合适途径,就此提出了导学-自学-互学模式。从这一模式的学术定位,学校推行这一模式的现实和理论可行性,以及此模式在运用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应对之策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新高考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改革  据教育改革的初步方案,湖南省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始推行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