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西北荒漠区林业碳汇建设及灌木林CCER开发方法学研究

来源 :环境生态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h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荒漠区是中国沙漠最为集中的地区.灌木林对防治荒漠化、协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开展灌木林碳汇造林项目已成为西北地区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甘肃省灌木林面积为374.44万hm2,居全国第5位,目前灌木林的碳汇量计算依赖于全国平均值,不能客观反映西北地区灌木林的碳汇量.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就林业碳汇建设、碳汇造林项目等重要方法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开展西北荒漠区灌木林碳汇造林CCER开发项目做基础的指导与参考.
其他文献
利用生态浮岛净化污染水体是一个处于原始状态的生态恢复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其核心是水生植物及其根系微生物能够吸收氮、磷营养盐,降解水体中有机物和富集重金属离子.在国内外的一些水污染治理工程中应用了生态浮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影响污染物去除率的因素有植物品种、温度、季节、处理时间和初始浓度等.从植物及其组合、植物结构改造和水生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展望,并探讨了植物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技术,以实现景观效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探讨广州市增塘水库浮游生物种群特征及水质现状,为水质安全监控提供基础资料.于2021年3—7月,运用环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采样方法,采集增塘水库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样本,分析其种群构成及丰度;采用Shannon-Weaver指数法分析水库浮游生物的多样性;采用Pielou指数法分析水库浮游生物的均匀度;基于上述指数对水库的水环境质量做出初步评价.本次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35种,隶属于5门27属.其中优势藻类为绿藻13种(37.15%),其次为蓝藻10种(28.57%);浮游植物丰度为29.00×105 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