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日记;数学能力;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1(A)—0091—01
新课程改革强调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日记,就能实现这个目的,它是一种能把聋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融合的理想媒介,它能够发展聋生的数学眼光,发散聋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聋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本人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已经两年多了,从中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许多进步。
数学日记让聋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不应当只重视求知过程和技能训练,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写数学日记为学生提供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机会。
数学日记一:我走进校园,看到左侧有12棵树,右侧有9棵树,所以两侧一共有12+9=21棵树。
这篇是聋生刚开始学写的数学日记,可以看出虽然比较稚嫩,但确实是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所记录的生活细节。随着一段时间的尝试,他们写日记的兴趣日渐浓厚,观察的视野也慢慢扩大,对身边的数学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逐渐养成了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身边事物的习惯,于是写作的内容也慢慢丰富了。
数学日记二:今天我认识了小数,生活中需要用到小数的地方可多了,比如,老师让我们量身高,我的身高是1.52米;前天,我去商场看到商品标签上的钱数都是用小数表示的,我还记得一支圆珠笔的价格是1.5元。1.52米、1.5元,它们一个是表示身高的,一个是表示钱数的,却都可以写成小数,小数可真有用。
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数学眼光越来越敏锐了,他们正用一双数学的眼睛观察身边的一切,从而也就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
数学日记让聋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学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是否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就在于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否思考,是否经过自己本身的积极探究发现结论。数学日记能真实地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是其他数学作业无法相比的。
数学日记三:今天,数学作业中有一道看图计算题:餐厅里一共有多少张桌子和多少把椅子呢?我数了一下,总共是6排桌子,有4排每排5张桌子,还有2排每排6张桌子,那么一共就有5×4+6×2=32张桌子。还可以这样算:5×6+2=32张桌子。知道了桌子的数量,算椅子的数量就简单了:每张桌子上配了4把椅子,一共就有4×32=128把椅子。
数学日记还是一个能够让学生自我反思的活动。
数学日记四:今天我又粗心了,我把9×5的得数写成了54。做作业的时候,我老是急,只想做完了去玩,今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学习的时候专心点。还有说明我对乘法口诀还是不熟悉,常常把9×5和9×6的得数混在一起,这也得注意。
我们可以看出简单的一篇日记,反映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反思。把写数学日记当成一种学习数学的反思活动,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才会起点高、思路广,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就会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
数学日记让聋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日记能让学生跳出“书本”这个小圈子,把自己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做记录下来,并面对实际问题,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日记五:今天,老师给我一张白纸,要我在白纸上画一个20行9列的表格。我先量了量白纸,这张白纸长90厘米,宽70厘米。我想上面还要写字就空出了15厘米,下面也空出了5厘米.所以长还剩70厘米,那么20行每行应占3.5厘米。我把左右两边各空了3.5厘米,所以宽还剩63厘米,9列每列占7厘米。计算好了,我就按照老师教我们画长方形的方法,认真地用铅笔画了出来。经老师检查后,符合要求。没想到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这么有用啊!
这篇日记体现了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不断提高。数学日记让他们从封闭的教室走向开放的生活大课堂,实践着有意义的具有浓厚数学味的活动。
编辑:刘立英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1(A)—0091—01
新课程改革强调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日记,就能实现这个目的,它是一种能把聋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融合的理想媒介,它能够发展聋生的数学眼光,发散聋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聋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本人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已经两年多了,从中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许多进步。
数学日记让聋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不应当只重视求知过程和技能训练,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写数学日记为学生提供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机会。
数学日记一:我走进校园,看到左侧有12棵树,右侧有9棵树,所以两侧一共有12+9=21棵树。
这篇是聋生刚开始学写的数学日记,可以看出虽然比较稚嫩,但确实是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所记录的生活细节。随着一段时间的尝试,他们写日记的兴趣日渐浓厚,观察的视野也慢慢扩大,对身边的数学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逐渐养成了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身边事物的习惯,于是写作的内容也慢慢丰富了。
数学日记二:今天我认识了小数,生活中需要用到小数的地方可多了,比如,老师让我们量身高,我的身高是1.52米;前天,我去商场看到商品标签上的钱数都是用小数表示的,我还记得一支圆珠笔的价格是1.5元。1.52米、1.5元,它们一个是表示身高的,一个是表示钱数的,却都可以写成小数,小数可真有用。
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数学眼光越来越敏锐了,他们正用一双数学的眼睛观察身边的一切,从而也就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
数学日记让聋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学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是否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就在于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否思考,是否经过自己本身的积极探究发现结论。数学日记能真实地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是其他数学作业无法相比的。
数学日记三:今天,数学作业中有一道看图计算题:餐厅里一共有多少张桌子和多少把椅子呢?我数了一下,总共是6排桌子,有4排每排5张桌子,还有2排每排6张桌子,那么一共就有5×4+6×2=32张桌子。还可以这样算:5×6+2=32张桌子。知道了桌子的数量,算椅子的数量就简单了:每张桌子上配了4把椅子,一共就有4×32=128把椅子。
数学日记还是一个能够让学生自我反思的活动。
数学日记四:今天我又粗心了,我把9×5的得数写成了54。做作业的时候,我老是急,只想做完了去玩,今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学习的时候专心点。还有说明我对乘法口诀还是不熟悉,常常把9×5和9×6的得数混在一起,这也得注意。
我们可以看出简单的一篇日记,反映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反思。把写数学日记当成一种学习数学的反思活动,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才会起点高、思路广,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就会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
数学日记让聋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日记能让学生跳出“书本”这个小圈子,把自己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做记录下来,并面对实际问题,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日记五:今天,老师给我一张白纸,要我在白纸上画一个20行9列的表格。我先量了量白纸,这张白纸长90厘米,宽70厘米。我想上面还要写字就空出了15厘米,下面也空出了5厘米.所以长还剩70厘米,那么20行每行应占3.5厘米。我把左右两边各空了3.5厘米,所以宽还剩63厘米,9列每列占7厘米。计算好了,我就按照老师教我们画长方形的方法,认真地用铅笔画了出来。经老师检查后,符合要求。没想到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这么有用啊!
这篇日记体现了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不断提高。数学日记让他们从封闭的教室走向开放的生活大课堂,实践着有意义的具有浓厚数学味的活动。
编辑:刘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