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由于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在对进场施工人员的要求上也放的越来越松,这就导致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较差,影响到施工的质量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的工作面较多,因此人员的分布范围也较广,再加上总体职业素质的影响,便会为施工的管理添加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加强建筑工程中对施工的管理,本文给予了一些针对性的创新方法,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法
引言:
建筑工程在推动社会发展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主要包括施工的质量问题以及施工的安全问题等,可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项目领导对施工的管理。由于建筑工程的工作面会随着施工的进展而不断地扩大,当工作面全部打开以后,施工人员便会根据需要分布到各个工作面当中,因此就不利于项目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如果其在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便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众多的问题,而且也不利于施工的进行,因此根据社会的发展采取相应的施工管理方式是极其有必要的。
1、创新的意义
1.1 缓解市场压力
随着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市场也涌入了更多的建筑公司,因此对于每一个建筑公司来讲,来自同行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所以为了能使得自身的公司在强大的市场竞争中可以占据到有利的位置,必须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对于建筑公司来讲,其在对人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正式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所以采取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加快施工过程中施工效率,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干出自身的特色,接到更多的施工项目,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自身的发展[1]。
1.2 推动行业发展
由于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对各行各业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建筑公司在进行施工时,其使用的施工工艺也变得越来越先进,因此为了实现管理与技术的统一,建筑企业必须要对自身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进行创新,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使得施工人员在可以与建筑企业站在一起,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自己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从推动建设企业的发展来带动社会的发展[2]。
2、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模式不合理
施工单位的领导在进行施工管理时,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通常是照搬自身之前的管理模式,而并没有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现状以及社会的发展来进行管理,在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要求时,一意按照自身制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导致很多先进的施工工艺受到制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施工的效率,还降低了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的积极性,从长远的角度讲,不但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而会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制约,降低企业的效益。
2.2 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差
由于建筑工程对施工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在招募施工人员时已经忽视了其自身的职业素质。当施工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时,首先是安全意识较差,其次是对自身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施工的质量问题。另外由于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自我约束意识较差,因此也就加大了施工管理人员对其的管理难度,从而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3]。
2.3 部门人员责任意识较差
在施工單位管理过程中,通常会有多个部分,比如质检部、安全部、测量部以及工程部等,这些部门在某些方面的联系过于紧密,因此极容易出现施工人员自身该履行的责任没有充分的了解,进而出现越权指挥等,此也是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指挥时,由于自身的相关技能不到位,也容易犯错,进而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以及进度,这种情况在国企单位出现的较少,可是在私企的范围,是存在较多的一种现象。
3、创新的方法
3.1 管理制度的创新
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首先是要进行施工管理制度的创新,从根本上弥补传统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其主要的创新方式包括三个方面的重点创新,即组织结构、人以及任务和技术。对于组织结构的创新必不可少,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重点,最后就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干出自身的特色,就必须要以技术以及任务为重点进行创新。
3.2 施工技术的创新
对于建筑工程单位施工来讲,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对其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对于一个项目来讲,选取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也会存在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两点直接影响着企业最终得到的效益。因此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必须要进行施工技术的创新,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复杂的施工程序进行简化,在极大程度上发挥出施工人员工作的有效性,减少或者避免出现返工的现象。
3.3 发展战略的创新
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是建设单位为实现自身长足发展的一种战略规划。对于一些较大的建设企业来讲,其很少去注重眼前的利益,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都竞争的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各项能力都较为相近情况下,战略目标制定的越合理,在未来获得的效益相比其他企业来讲就越高,所以为了能够使自身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到有利的位置,企业就必须要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创新,从而按照自己制定的发展路线稳步地向前推进,实现自身长足的发展。
3.4 管理观念的创新
传统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者的一些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单位的发展,其在进行一个项目的管理时,之前可能已经管理了多个项目,并且均取得了较大的效益,所以在接手一个新型的项目时,就会将原来的管理方式按部就班到对新项目的管理中,并没有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施工管理。尤其是在对一些结构物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由于从事过较多的结构建设,可能会总结出一些更为先进的施工方法,可是却受到施工技术交底的限制,在进行建议时,项目的管理者并不采取其建议,因此不仅加大了施工成本,而且还降低了施工的效率。所以管理者的这种思维必须要进行转变,其需要不停地进行学习,并且要虚心接受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提的建议,不对新的施工方法进行抵制,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长足发展[4]。 3.5 管理形式的创新
在对建设单位的管理形式进行创新时,需要让每一名施工管理者以及施工人员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时刻怀有创新的想法,对每一项具体的施工工艺在利用时,都能想着对该施工工艺如何进行调整才能更有利于施工,与此同时在摸索出新的施工工艺之后,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细心研究之后,如果是一种可行性的施工方法,就应该将此种方法积极地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并且应用到更多的工作面,不断地进行改进优化,从最大程度上加快施工的效率,保证施工可以顺利的进行。
3.6 施工技术交底的创新
施工过程中,在对一些结构物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的项目总工需要提前编辑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施工技术交底,然后一线的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来对进行施工,所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来自于项目总工施工技术交底的质量,因此当其在编写施工技术交底时,一定要全面地分析施工現场的情况,然后 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进行列举,并给出紧急的处理方法。另外需要注意技术交底的内容不能过于专业,因为施工的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所以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如果想充分发挥出技术交底的指导意义,就必须要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领会项目总工的施工意图,进而有效地提升施工的质量。最后就是对于施工技术交底中的相关施工方法来讲,项目总工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一定要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引入更先进的施工方法,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4、结束语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只有采用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才可以保证建设单位获得更大的效益,现如今建筑工程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因此传统的管理方式在管理的过程中受到的局限也变得越来越大,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而充分的认识到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在未来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摸索出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基础上,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每一位施工人员的作用,进而加快整体的施工效率,实现自身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建文.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7(4):267-267.
[2]胡振维.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企业技术开发旬刊,2015,34(10):151-152.
[3]虞锋锋.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工业c,2016(6):00025-00025.
[4]李立敏.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35):00053-00053.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法
引言:
建筑工程在推动社会发展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主要包括施工的质量问题以及施工的安全问题等,可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项目领导对施工的管理。由于建筑工程的工作面会随着施工的进展而不断地扩大,当工作面全部打开以后,施工人员便会根据需要分布到各个工作面当中,因此就不利于项目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如果其在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便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众多的问题,而且也不利于施工的进行,因此根据社会的发展采取相应的施工管理方式是极其有必要的。
1、创新的意义
1.1 缓解市场压力
随着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市场也涌入了更多的建筑公司,因此对于每一个建筑公司来讲,来自同行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所以为了能使得自身的公司在强大的市场竞争中可以占据到有利的位置,必须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对于建筑公司来讲,其在对人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正式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所以采取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加快施工过程中施工效率,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干出自身的特色,接到更多的施工项目,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自身的发展[1]。
1.2 推动行业发展
由于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对各行各业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建筑公司在进行施工时,其使用的施工工艺也变得越来越先进,因此为了实现管理与技术的统一,建筑企业必须要对自身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进行创新,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使得施工人员在可以与建筑企业站在一起,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自己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从推动建设企业的发展来带动社会的发展[2]。
2、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模式不合理
施工单位的领导在进行施工管理时,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通常是照搬自身之前的管理模式,而并没有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现状以及社会的发展来进行管理,在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要求时,一意按照自身制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导致很多先进的施工工艺受到制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施工的效率,还降低了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的积极性,从长远的角度讲,不但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而会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制约,降低企业的效益。
2.2 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差
由于建筑工程对施工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在招募施工人员时已经忽视了其自身的职业素质。当施工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时,首先是安全意识较差,其次是对自身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施工的质量问题。另外由于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自我约束意识较差,因此也就加大了施工管理人员对其的管理难度,从而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3]。
2.3 部门人员责任意识较差
在施工單位管理过程中,通常会有多个部分,比如质检部、安全部、测量部以及工程部等,这些部门在某些方面的联系过于紧密,因此极容易出现施工人员自身该履行的责任没有充分的了解,进而出现越权指挥等,此也是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指挥时,由于自身的相关技能不到位,也容易犯错,进而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以及进度,这种情况在国企单位出现的较少,可是在私企的范围,是存在较多的一种现象。
3、创新的方法
3.1 管理制度的创新
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首先是要进行施工管理制度的创新,从根本上弥补传统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其主要的创新方式包括三个方面的重点创新,即组织结构、人以及任务和技术。对于组织结构的创新必不可少,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重点,最后就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干出自身的特色,就必须要以技术以及任务为重点进行创新。
3.2 施工技术的创新
对于建筑工程单位施工来讲,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对其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对于一个项目来讲,选取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也会存在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两点直接影响着企业最终得到的效益。因此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必须要进行施工技术的创新,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复杂的施工程序进行简化,在极大程度上发挥出施工人员工作的有效性,减少或者避免出现返工的现象。
3.3 发展战略的创新
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是建设单位为实现自身长足发展的一种战略规划。对于一些较大的建设企业来讲,其很少去注重眼前的利益,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都竞争的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各项能力都较为相近情况下,战略目标制定的越合理,在未来获得的效益相比其他企业来讲就越高,所以为了能够使自身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到有利的位置,企业就必须要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创新,从而按照自己制定的发展路线稳步地向前推进,实现自身长足的发展。
3.4 管理观念的创新
传统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者的一些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单位的发展,其在进行一个项目的管理时,之前可能已经管理了多个项目,并且均取得了较大的效益,所以在接手一个新型的项目时,就会将原来的管理方式按部就班到对新项目的管理中,并没有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施工管理。尤其是在对一些结构物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由于从事过较多的结构建设,可能会总结出一些更为先进的施工方法,可是却受到施工技术交底的限制,在进行建议时,项目的管理者并不采取其建议,因此不仅加大了施工成本,而且还降低了施工的效率。所以管理者的这种思维必须要进行转变,其需要不停地进行学习,并且要虚心接受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提的建议,不对新的施工方法进行抵制,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长足发展[4]。 3.5 管理形式的创新
在对建设单位的管理形式进行创新时,需要让每一名施工管理者以及施工人员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时刻怀有创新的想法,对每一项具体的施工工艺在利用时,都能想着对该施工工艺如何进行调整才能更有利于施工,与此同时在摸索出新的施工工艺之后,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细心研究之后,如果是一种可行性的施工方法,就应该将此种方法积极地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并且应用到更多的工作面,不断地进行改进优化,从最大程度上加快施工的效率,保证施工可以顺利的进行。
3.6 施工技术交底的创新
施工过程中,在对一些结构物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的项目总工需要提前编辑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施工技术交底,然后一线的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来对进行施工,所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来自于项目总工施工技术交底的质量,因此当其在编写施工技术交底时,一定要全面地分析施工現场的情况,然后 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进行列举,并给出紧急的处理方法。另外需要注意技术交底的内容不能过于专业,因为施工的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所以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如果想充分发挥出技术交底的指导意义,就必须要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领会项目总工的施工意图,进而有效地提升施工的质量。最后就是对于施工技术交底中的相关施工方法来讲,项目总工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一定要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引入更先进的施工方法,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4、结束语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只有采用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才可以保证建设单位获得更大的效益,现如今建筑工程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因此传统的管理方式在管理的过程中受到的局限也变得越来越大,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而充分的认识到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在未来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摸索出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基础上,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每一位施工人员的作用,进而加快整体的施工效率,实现自身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建文.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7(4):267-267.
[2]胡振维.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企业技术开发旬刊,2015,34(10):151-152.
[3]虞锋锋.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工业c,2016(6):00025-00025.
[4]李立敏.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35):00053-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