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批量式”铲除“村霸”3727名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ai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扫黑除恶大背景下,村霸正被“批量式”铲除。据报道,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累计打掉农村地区的涉黑组织1175个,依法严惩“村霸”3727名,对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4.17万名村干部进行了清除。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告诉记者,现在清除的村霸基本都是存量,初步形成时间多发生在10多年前、甚至20多年前,近年来新出现的村霸已不多见。“过去村霸频频出现的原因,主要与当时农村比较大的灰色经济地带和比较开放的基层治理政治环境有关。两方面相结合,给村霸提供了生存土壤。”
  把持基层政权最长达37年
   被抓1年零两个月后,2020年11月28日,山东省邹平市魏桥镇魏桥村原支部书记、村委会原主任张士学案迎来一审判决: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九年零八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多位受访的魏桥村村民称,张士学1958年生于该村,其父是老村支书,张士学不爱读书,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他1997年就进入村委会,最初担任村委委员,从2003年至2017年,连续担任了14年村支部书记(其中约有7年时间兼任村主任)。在换届选举时,张士学公开拉票,还专门给一些为他拉票的人买手机,以便拉票所用,不投他的人会遭到报复。
   有村民称,有些村民因为不选张士学,家中有孩子从部队转业或外地上学毕业回村落户时,张士学无故不给盖章。
   这种长期把持基层政权的“村霸”并不鲜见。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辛庄村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原主任石凤刚,2010年刚上任就通过伪造材料违规入党;2013年通过拉票贿选当选辛庄村党总支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石凤刚担任一把手后,立即对村“两委”进行“大换血”,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村内重要岗位,大搞“一言堂”。
   为维持“家族统治”,石凤刚让其子石阳顺利“接班”,通过各种手段安排大学刚毕业的石阳加入党组织,并将其安插为村“两委”委员,又通过一路拉票贿选,让石阳当选为丰台区人大代表。曾经的村委会某工作人员说:“石凤刚买了几十支录音笔监听村民,了解真相的村民没有人敢说他不好,因为不知道哪句话就传到他耳朵里了。”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曾发文透露,已查处“村霸”中,把持基层政权最长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河镇和平村党支部原书记韩喜柱,横行乡里长达37年。已查处“村霸”中,有762名依仗家族宗族势力撑腰横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告诉记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村霸现象普遍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选举制度存在漏洞,一些家族势力很大、以前就做过一些生意的村民,就往往利用家族和经济优势,通过贿选或恐吓等手段,成为村干部。
  “土皇帝”大发“土地财”
   吕德文分析,村霸频频出现的原因也与农村的灰色经济地带有关,这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相关。
   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也处在转型期。长时间来,基层的经济秩序比较混乱,相关的法律规范比较薄弱,监管上不到位,所以出现了很多灰色地带。比如,在土地开发利用方面,房地产公司跟村级组织直接对接即可。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村霸在大发“土地财”的同时,往往存在暴力征地、故意伤害等行为。
   记者在实地走访时发现,张士学的家族产业在魏桥村涵盖纸业、煤场、酒店等多个领域。多位村民称,张士学有多个商业项目是其違法侵占土地后搞的工程。村民魏立军称,村里建了一个净化水服务站,需用三分地即可,张士学却以此为名,侵占了村里耕地大约50亩,为他经商所用。
   根据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通报,石凤刚将村西侧的数十亩林地以防火为名改造成私家园林,造凉亭、挖人工湖、建供私人享用的蔬菜大棚,将整座山头变成了自己的后花园。石凤刚采用停水断电、门前挖沟、收取天价卫生费等手段,逼迫承租村内土地的村民低价将土地、厂房等资产转让给自己。据调查,石凤刚在征地拆迁中攫取巨额经济利益共计5.8亿元。石凤刚宛如村中的“土皇帝”,他的妻子被村中人称为“太后”。
  “村霸治村”沦为“法外之地”
   郑风田称,以往农村纠纷调节机制失衡,村庄治理缺乏规范,也是村霸做大的原因之一。农村民间的纠纷一般应该由村调解委员会、治保会解决,但不少村庄的这些机构遇到问题不愿管、不敢管,让纠纷双方依靠势力大小来解决,无形中让村霸势力盛行起来。
   “村霸治村”让农村沦为“法外之地”,许多村霸公然做出一些狂妄之举。缺少法治观念,肆意妄为的村霸并不鲜见,拘禁、用私刑甚至活埋,也时有发生。新华社曾发文援引最高检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话称,“村霸”肆无忌惮,横行乡里,称霸一方,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上头有人”。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治理村霸问题,必须要由过去偏重于经济发展的乡村治理,转向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并重,破除宗族势力,革新乡村风俗和观念,消除乡匪村霸产生的土壤。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12.3 )
其他文献
贺敬之96岁了。与他相识40余年的老部下李正忠觉得,如今的他,“老延安”的信念和关怀,与诗人的浪漫和天真,都愈发明显。  “思想解放过了头”   1977年,贺敬之进入文化部工作。在一次会上,李正忠见到了贺敬之。熟悉之后,李正忠发现贺敬之对认准的问题会格外坚持,哪怕看法和大家不同也很难动摇。而对人情世故,包括一些具体的行政工作,则不太敏感。   1977年,胡耀邦任中央组织部长,几乎同时,中央决定
期刊
通常情况下,穷国的生育率普遍比富国要高。对此,有一些人总是嘲笑穷国的人们观念落后,因此就有了“越穷越喜欢生,越生越穷”的说法。穷国多生孩子,这并不是愚蠢的做法,反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穷国的人们之所以多生孩子,是因为人口首先是资源,是改善将来生活的基础。相对发达国家来说,穷国的福利往往较差,国家不能给予养老,自然就要通过多生孩子来养老。穷国的人们收入低,生孩子的成本也比较低。富国的人们收入高,
期刊
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镇洛古河村,素有“黑龙江源头第一村”的美誉。一对小夫妻在这里创建了大兴安岭地区第一个“夫妻警务室”,也是中国“最北”的夫妻警务室。  情系边陲   贾晨翔和王晓莲同岁,都出生于1981年。两人是高中同学,上大学后再次结缘。就在一个寒假里,羞澀、腼腆的王晓莲破天荒地向贾晨翔发出了爱的“信号”,不久,两人成为了一对幸福的恋人。   2004年,贾晨翔毕业后光荣入伍,成为一名边防警官。
期刊
前不久,有网友向江苏无锡江阴交警微博举报,说是一名女子涉嫌无证驾驶,还附上了该女子的微信朋友圈截图,交警随即展开调查。   该网友提供给交警部门的是一张微信朋友圈截图,截图里是一个女子坐在驾驶室里拍的照片,同时还附文“无证驾驶”。   随后,交警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进一步调查核实,最终确认了该女子的身份,并将她传唤至交警部门接受调查。   经过交警部门核查,事发当天上午,该女子王某刚刚通过驾校科目
期刊
把你的特点变成你的力量,它就永远不会成为你的弱点。用它武装自己,它就永远不能伤害你。   ——《权力的游戏》   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羅曼·罗兰   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  ——周国平
期刊
“不是‘迄今为止’决定着‘从今以后’,而是‘从今以后’决定了‘迄今为止’。”这是理论物理学家佐治晴夫先生说的话。这句话为那些想要实现自我,但又觉得一切为时已晚的人带来了希望。所有人都曾经历过糟糕的事情,也曾受过心灵上的创伤。但是,诚如佐治老师所言,“从今以后决定了迄今为止”的意思是:对过往的理解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现在开始付出努力。   虽然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變,但我们可以改变对过去的理解。从
期刊
清晨,天微亮,一个由数十人组成的送亲队伍簇拥着一个盛装瑶族小伙,浩浩荡荡行走在大瑶山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这是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盘瑶支系特有的婚嫁习俗“嫁郎”的场景。2004年,赵彩虹和丈夫盘文意通过“嫁郎”这种独特的婚嫁形式结成夫妻。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亦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当地共有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坳瑶五个支系,瑶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保持得十分完整,“嫁郎”婚俗
期刊
《人民政协报》11月19日刊登了中国驻古巴前大使徐贻聪口述文章,披露他与卡斯特羅的交往。  卡斯特罗关注中国改革开放   我于1993年9月被任命为中国驻古巴大使,一到任菲德尔·卡斯特罗就和我谈了5个小时,从中国的远古历史到近代史,再到中国的革命历程。他对毛泽东非常尊重,对邓小平的情况也很熟悉。他告诉过我,邓小平公开发表过的东西他都看过。我到任之前,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已经出了两本上下册的书,把中
期刊
“奶奶,您昨天没在家吗?最近身体还好吧?”12月9日早晨,居委会干部和志愿者叩开了一名独居老人的家门。得知老人一切安好,昨天确实出门去了,他们才放了心。独居老人一直是居民区里的重点关注对象。但这一次,居委会干部和志愿者是收到提示信息后,才上门探视老人的。记者从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了解到,最早发出提示信息的,竟然是街道为老人家里安装的智能水表。  随着大型城市独居老人激增,独居老人面临的问题也越来
期刊
近日,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法院速裁团队发出了一张妨碍民事诉讼罚款决定书,分别对涉案原、被告依法作出了罚款决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曹某起诉称,被告任某先后两次向他借款,分别是20万元和39万元,并且出具了两份借条。这原本是一件看似平常的案件,但法官在庭前调解的时候却产生了怀疑。   五莲县人民法院速裁团队负责人郑淑梅告诉记者:“庭前调解时,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