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ntha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让学生能顺利地将抽象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解与应用,促使学生的价值观、思维能力得到进步与发展。但综观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其教学基本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过程枯燥,严重地压抑了小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与体验数学,这是所有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体验式学习
  在全日制教学标准的影响下,学生逐渐成为教学的主体。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多是以理论性知识为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自身主观能动性比较差。针对此类情况,必须顺应教学模式的改革趋势,在现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创新教学体系。体验式学习凸显了学生的主导性地位,适应新课标的应用要求。以下将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方式。
  一、在情境中体验
  对于学生来说,不管什么样的学习活动,都需要通过激励的措施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而这种积极性产生于他们对学习的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数学学习的渴望与激情,才会在他们的内心出现一种激励的情感,推动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把学生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为他们创设一个使学生不断思考、进而产生认知冲突的学习体验情境,有效地激活学生相应的认知结构,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我们都耳熟能详的话。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与好奇的心理,从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为他们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型,又可以充分激发他们进行实践探究的渴望。
  数学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也被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要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为他们创设生活中的情景,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在探究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体验是我们生活的活动,是我们心灵的感受,因此离开活动的体验肯定是苍白无力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能动性,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1、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儿童的思维与动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思维都是由动作开始的,如果我们将动作与思维割裂开来,那么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就像美国华盛顿图书馆悬挂的那句名言所说“你看见了的,就记住了;你做过了的,就理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这种学习方式。小学生的年龄小,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体验式学习就是要加强学生在实际中的操作训练,以便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从而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只有他们亲自动手做过了,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实践的角度来灵活地处理教材,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2、在课堂实践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过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学习数学是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因此重视课堂上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是有效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玩”的机会,将课本中的例题转化为他们喜欢的玩耍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去体验抽象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活动是学生感兴趣的;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分“做”的机会,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他们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在操作中去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乐”的机会,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乐学的氛围,让学生用心去感受数学,体验到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的,让孩子们在愉快中体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应仅仅以知识为中心,交往与合作的品质和能力本身应成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目的。
  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目的不在于要最后的结果,你解决了多少问题、获得了多少知识,而注重的是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与同伴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体验。
  合作学习给全体学生提供了更多地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通过合作学习,不同的学生在这个探究过程中都会有新发现、新体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与创新的能力。
  体验式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教学中“体验”的要求反复进行了强调,这足以说明体验式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些要求在呼唤教师要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式学习。作为教师,我们也要不断转变思想,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指导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在体验中创造。
其他文献
【摘 要】采用趣味语料进行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理论的分析是提高现代汉语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选用趣味语料具有四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但必须目的明确,用时短暂,讲清规律,内容健康。趣例有感性与理性之分,教师应尽快完成从选用感性趣例向选用理性趣例的过渡,教会学生发现和研究理性趣例的方法。  【关键词】汉语教学趣味语料 规律性感性 理性  随着汉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凸显,汉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也为人们越来越
A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课遵循语言教学规律,通过设计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帮助学生用耳、口、眼、手多渠道学习感知人教版选修七第一单元“马蒂的故事”的教学内涵。该课教学拟紧紧围绕马蒂的故事,通过要点引入、整体感知全文、重点词语教学让学生有趣味,有节奏,有深度地进行高效阅读。课堂整体设计从语言层面到信息层面到思想层面再到运用层面,使学生有掌握重点短语句子的充实感,有提高英语快速阅读和精
研究了辐射处理主因素及其与培养基成分、外植体类型的交互作用对东方百合鳞片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辐射剂量范围内,离体培养约6d的百合鳞片经60^Coγ线辐照后存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第108中学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概念的界定:何为“语文主题学习”?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何为“主题”。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解释,所谓“主题”,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核心”,其次,“泛指谈话、文件、会议等的主要内容”。在今天,“主题”一词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有主题班会、主题展览、主题公园、主题词等。具体而言,如关于“
【摘 要】图书馆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读者服务,使图书馆要成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在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的指导思想下,充分了解读者对各类书籍的需求,实现图书馆“为读者、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图书馆 推广阅读 服务读者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为读者服务,不是一句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在实际行动中贯彻执行的,要求图书管理员要热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要让教学实践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就是盲目的实践。怎样运用新课改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来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一、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