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sang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为题,以语文思维及其特点浅析为切入点,就其有效实践策略进行了探究和剖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思维
  一、语文思维及其特点
  语文思维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的讯息,及时进行思考、探究,并结合实际给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可以适当有度的进行创新。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针对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探知,吸收上更进一步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综合了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为一体,进行深度的总结,是一系列人脑活动后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其代表着思考者得智力水平,但是这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提高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能力锻炼,师生要多方交流,不断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加工,同中求异,異中求同,使思维主体的意识不断优化,不断地在聚合、发散、聚合的碰撞过程中推向高潮和深处。由此可看出语文思维的几个特点。
  1.交流性
  师生在课堂上针对某些语文知识会进行不断地交流探讨,思维能力最终会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在师生间进行讯息的交换,其中可能一致、互补,或者存在分歧,但是最终会使得思维不断调整,得到最优解。思维的交流性,会使学生深入挖掘知识,使其具体形象,思考的空间更为广阔,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再狭隘,是非判断能力会有所提高,
  2.广泛性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文化知识的渊博,教育形式的多样,会引起各种不同的思考反馈。古今中外,社会、家庭、学校、理想、道德、情操、伦理、政治、经济、法律、美学……凡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东西,几乎无所不包。由此,不同的学生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敢于接受部分创新思维。
  3.渗透性
  语文课堂从来都是一个智慧火花迸发的地方,教学内容一般都有较强的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所以,当教师以真挚热烈的情感指导学生分析、比较、理解、消化和欣赏文章时,思维的形式正悄悄地渗透进了学生的心灵之中,就如蒙蒙春雨,在春意融融的美景之中,丝丝入土,滋润着花草树木。
  二、现阶段语文思维培养现状
  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一定的革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课堂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不一致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老师们对其理念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灵活运用才能收到好的结果,确实需要研究,而且操作层面上存在的问题还不少,要真正落实到位比较困难。
  2.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新课改实施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一个问题下来就发动学生“讨论”,学生是很愿意大声说话,可是很多讨论的内容都与问题没有直接的联系,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思考问题。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形式把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扼杀了。学生既没有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语文思维培养就更谈不上了。
  3.课堂教学重形式轻效果
  教学形式是多样的,结果都是希望学生学有所得。但是有的老师上课,过于追求形式的新异,课堂气氛不错,结果却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好。有的教学内容脱离文本,游离于课文之外去拓展延伸,与课堂的教学目的毫无关联。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老师的课花架子是不少,可是实际内容和效果并不理想。
  三、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分析能力
  分析是语文思维运作的基本形式,它可以把文章整体分解成几个小的部分,再联系结合每一个部分,达到对内容的理解。在《皇帝的新装》一文中,学生可以通过分解文章,达到对文章内容的步步透析,从骗子施骗到皇帝受骗,再到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及最后的小孩揭骗,对其人性和真实的表现进行理解。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高中生的理论思维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继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使学生能够用较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从而避免了学生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在布置作业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和体验生活。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营造轻松、灵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高中生是身心发展成熟的有机个体,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体验。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表现,尊重学生认知、思维和心理特征的不同,进行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思维水平。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和评价。以司马迁的《鸿门宴》一文的学习为例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为学生呈现电视剧《楚汉争霸》里有关“鸿门宴”的经典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背景——司马迁及刘、项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其次,教师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内容导入,学生将视频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妙趣横生的多维度、动态教学环境使学生对教材内容充满了探究学习的欲望;随后,教师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并提出相关的问题思考,如造成项羽悲剧的性格原因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通过个性化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以刘邦、项羽为例简单谈谈;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情境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分别扮演项羽、项伯、亚父、刘邦、张良、樊哙等角色进行情境对话,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文学作品的良好的思维习惯。
其他文献
期刊
创新是人类社会,也是中国发展永恒的主题,不仅仅是现在,在过去,还是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创新都是我们的永恒的主题;同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未来,更是一个永恒的主
化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就是化学主课程要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生热情,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以教师演示、学生观看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质量。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与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
期刊
期刊
机器人来帮你
期刊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信用需求也出现了新变化,迫切需要信贷服务创新,但是创新农村信贷服务,目前还存在许多阻滞因素.本文以库伦地区农村信贷服务发展情况为例,
期刊
所有的文化都是复合物,而伴随一个人出生的文化,则赋予了个人对其文化的深刻理解.正是这种文化的潜在影响造就了艺术家与生俱来的气质.如果一个人要想进入另外一种文化,他或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