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ak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在《职业生涯规划》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期为广大中职德育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较有效的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
  纵观近几年来我国中职德育现状,很多专家通过实地调查指出,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为什么中职德育一线教师不懈的努力,得到的效果却甚微呢?其主要原因就是中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文论述了德育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分析了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治标先治本,中职德育课若想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中职德育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在中职德育课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特点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是对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主观、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使中职生对自己兴趣与爱好、能力与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权衡,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根据自我的职业倾向,确定其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规划与设计。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其课程特点和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择业、创业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中职学生心理取向的消极因素较多,同时具有较强失落感和自卑感。很大一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时常贪图玩乐且学习不得法,成绩普遍不理想,来到职业学校前又饱受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 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试想在这种状态下何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增强他们的职业感;二是要从心理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三是要使学生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四是要使学生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因此,德育教师可以采用贴近学生心理特点的一些案例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如列举往届优秀毕业学生的案例,请优秀毕业生来校演讲,以此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请一些社会企业名家来校做报告,以榜样示范的力量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真正建立为自己职业奋斗的信心。可见,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特点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是教育部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过程中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的特点和总体目标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对中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并明确中职德育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2.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对其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学习的影响
  中职学校的多数学生除了学习成绩较差外,其思想道德素质有待于提高。这就要求中职德育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法律常识,树立依法从事日常活动的信念。目的二是使学生认同法律、遵法守法。德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的全过程给予指导。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活动总结等方式,整理学生的收获,交流学生的体会,使学生从心理得完全的教育。
  三、《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的特点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同样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是对中职生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使中职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2.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对其《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学习的影响
  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现象:大部分没有正确的金钱观,政治观念比较淡薄。试想,不改善这样的心理状,盲目的教授学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能取得好的效果吗?这就要求中職德育教师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了解经济学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经济观;目的二是使学生通过相关的政治及社会理论学习,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中职德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心理状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如收集社会上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素材做为案例教学材料。可见,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真正提高德育课的育人功能,必须在各个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治标才能治本,改善中职生的心理状态,转变中职生的心理观念,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广西社会科学,2002.
  [2]张丽华,徐素芬.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整合[J].思想理论教育,2004.11.
  [3]杨莉,陆勇敏,黄发生.中职学校德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8.
  [4]贺山青.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5]王小琴.浅析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0.
  [6]张宇平.关于中职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部科教论坛,2009.06.
其他文献
目的: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检查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69例92个甲状腺结节病灶(其中,30个是恶性病灶,62个良性病灶)在术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
【摘要】本文通过对5根后张法预应力超高混凝土简支梁进行受剪试验来研究和分析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的剪切延性。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的剪延性受试验梁的剪跨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预应力等因素的直接影响。本试验结果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剪切延性;挠度  随着高层建筑、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性能要求的不断提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止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1月—2014年3月产科分娩的剖宫产产妇3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93)和对照组(n=193),观察组于术前3
针对电网中谐波电流的特点及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型Hopfied神经网络的谐波电流检测算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通过分析发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快的响应速度,以及良好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联合早期使用降钙素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12月-2013年收治的120例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
【摘要】划线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目前对工件进行角度划线时比较繁琐复杂,文章自主创新设计了一种划线角度尺,主要用于钳工进行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时的角度划线。  【关键词】角度尺;平面划线;立体划线;创新设计  划线分为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两种,不管是平面划线还是立体划线,其中的划角度线(也叫斜线)是比较困难的一种划线。  1、现有技术状况  目前钳工对工件进行角度划线时,小型工件经常采用万能角度尺
介绍了一种基于PIC16F716的数字调压器,其斩波主电路采用全控器件IGBT来实现,并利用PSPICE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主电路的结构,设计了基于PIC16F716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模块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2000 ms进行临床分析,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其鉴别和诊断的方法,以此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该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显示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电网的建设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到电网建设中。分析了110kV变电站新型的环进环出接线方式的优点与不足,110kV变电站典型的环进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