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的发展现状、研发进展及市场趋向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rc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971.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7-0051-02
  抑郁症(depression)属心境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疲劳感、睡眠障碍、兴趣缺失、自我尊重和自信心降低、食欲缺乏、性欲低下甚至躯体疼痛等,最常见类型是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其次为心境恶劣(dysthymia)和双相情感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抑郁症在全球影响到近1.2亿人。不过,尽管抑郁症高度流行,但其患者却常因惧怕沾上精神病人的“恶名”和害怕被误诊为精神病人而不愿寻求医学帮助。即使在社会和人文环境较好的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这世界七大药物市场上,也仅只有约半数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得到诊出,而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比例更低。
  1 现有治疗药物
  抗抑郁药物是在单胺神经递质假说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假说假定,抑郁症由脑中5-羟色胺(serotonin, 5-HT)和(或)去甲肾上腺素缺乏所致。目前最常用的抑郁症治疗药物为氟西汀(flu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和西酞普兰(citalopram)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以及包括文拉法辛(venlafaxine)和Lilly公司的度洛西汀(duloxetine/Cymbalta)在内的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是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进入临床应用的,其中丙咪嗪(imipramine)和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等至今仍受到某些医师的偏爱。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及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均系通过与突触前单胺转化蛋白结合而产生5-HT和(或)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作用的,但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活性远更广泛,包括单胺再摄取抑制以及5-HT受体2A(5-HT2A受体)和α1-肾上腺能受体拮抗作用等。广泛的活性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致使临床逐渐避免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而转向主要选用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及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不过,较新的抗抑郁药物依然存在常可导致患者停药的耐受性问题,包括恶心、失眠、体重增加和性功能障碍等。此外,现所有抗抑郁药物的说明书中都含有一黑框警示栏,内指明这些药物“会提高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及行为风险”(但对非年轻成人和老年患者没有此风险)。
  除上述耐受性和安全性问题外,现有抗抑郁药物还有起效时间长、一般至少需要1~2周才能产生有效治疗效应以及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对治疗没有适当应答(常被称为“耐治疗抑郁症”)的缺陷。一项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进行的名为“两药序贯治疗缓解抑郁症症状(Sequenced Treatment Alternatives to Relieve Depression)”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4 000多例受试者中有37%被证实是耐治疗抑郁症患者,后者的定义为“对两种药物连续序贯治疗均无适当应答”。
  对耐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策略是加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中AstraZeneca公司的喹硫平(quetiapine/Seroquel)以及大冢制药和Bristol-Myers Squibb两公司的阿立哌唑(aripiprazole/Abilify)已获美国FDA批准可用作重度抑郁症的附加治疗药物而用于耐治疗抑郁症患者治疗。喹硫平属5-HT2A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但阿立哌唑的作用机制十分独特,同时拥有5-HT1A和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活性以及5-HT2A受体拮抗活性。不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也存在多种有害的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运动障碍、代谢障碍和心血管问题等。某些专家有时亦使用电惊厥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治疗极重度的耐治疗抑郁症患者,尽管此会带来相当的负面认知(negative perception)并可能引致记忆缺失。总之,抑郁症治疗药物仍有很大的改善余地,而制药工业界也确一直在致力开发新的抗抑郁药物。
  2 开发中的重要药物
  目前约有50个新抗抑郁药物已于近期获准上市或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表1),但其中仅数个已显示具有值得关注的抗抑郁疗效。
  抗抑郁药物开发管线似有逐渐偏离传统单胺假说这一抗抑郁药理学基础的趋向,其中最新的一个实例就是Servier和Novartis两公司合作开发的阿戈拉汀(agomelatine/Valdoxan)。阿戈拉汀属褪黑激素受体MT1和MT2激动剂,同时对5-HT2C受体有拮抗活性,2009年2月在欧盟获准治疗抑郁症,但在美国还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阿戈拉汀具有创新性的褪黑激素能作用模式,故对睡眠质量改善有益,而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一种常见症状或共患疾病。临床研究结果证实,阿戈拉汀具有良好的不良反应谱,对体重和性功能没有不利影响,尽管似可引致一小部分患者的肝酶水平升高。
  临床上也在开发可能具有更好耐受性的下一代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例如,Forest公司开发的维拉唑酮(vilazodone/Viibryd)同时具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活性和5-HT1A受体部分激动活性,2011年7月已在美国获得批准;Lundbeck和武田药品工业两公司合作开发的Lu AA21004则具有多种5-羟色胺能作用机制,包括对5-HT1A、5-HT3和5-HT7受体以及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激动活性。截至目前,这些新药或在研药物还未与现市场上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进行过大型安全性对照临床试验,而此类研究的结果将为这些新药或在研药物是否适宜用于一线治疗抑郁症提供坚实的合理性基础。
  AstraZeneca和Targacept两公司合作开发的TC-5214是一个神经元烟碱受体调节剂,目前正在进行用作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或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的附加治疗药物治疗对初始治疗没有适当应答的抑郁症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TC-5214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能调节α4和β2这两种神经元烟碱受体亚型,故有望提高与抑郁症相关的胆碱能张力。TC-5214在抑郁症治疗领域中的临床地位类似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但因作用模式关系,不良反应谱显著更好。
  3 未来市场发展趋向
  新抗抑郁药物的上市将使世界七大药物市场上的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19亿美元扩展到2020年的1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从而进一步强化抗抑郁药物市场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市场最大组分的市场地位。目前,阿戈拉汀和维拉唑酮已分别在欧盟和美国获准上市,而Lu AA21004、TC-5214以及Lilly公司正在开发的艾迪西汀(edivoxetine)和Forest公司正在开发的左米那普仑(levomilnacipran)都可能在2013年首次获得批准。Shire公司的赖右安非他明(lisdexamfetamine/Vyvanse)预期可于2014年获得用于抑郁症治疗的新适应证;大冢制药公司正在开发的OPC 34712估计能在2015年内获得批准。随着通用名药在抗抑郁药物市场中的不断渗透,预期现有抗抑郁药物的总销售额将在2010-2020年间降低3倍,而目前正在开发中的新抗抑郁药物的总销售额则会在2020年达到占总抗抑郁药物市场40%的份额。
  预期目前在研新抗抑郁药物日后获准上市后将主要竞争用作二、三线抗抑郁药物,而医师首选的抗抑郁药物通常为通用名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此与相关治疗指南推荐亦一致。具有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竞争潜力的估计仅有阿戈拉汀、维拉唑酮和Lu AA21004等,这些新药若能被证实在某些治疗结果上更优,则有望用于抗抑郁初始治疗,但市场渗透速度估计不会很快。因可与通用名药联用而非竞争关系,抗抑郁附加治疗药物的市场前景值得关注。在所有在研新抗抑郁药物中,阿戈拉汀和TC-5214可能获得最高的年销售额:阿戈拉汀的耐受性好,适于用作一线抗抑郁药物;TC-5214则是一个有效的抑郁症附加治疗药物,耐受性显著优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关分析家预测,到2020年,阿戈拉汀和TC-5214的年销售额可望分别达到22亿和12亿美元。
  (吴焱 编译)
  (收稿日期:2012-04-0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康复工作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干预组家属实施1年的社区康复培训,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居家康复训练。对照组由专职医师负责定期上门进行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的疾病及社会功能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社区-家庭康复培训1年后,
期刊
美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达标率超中国2倍  美国学者Sarah StarkCasagrande 等报告,2007-2010年,18.8% 的美国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达标,达标率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3 倍以上(5.6%)。(Diabetes Care. 2013 年2 月15日在线版)  研究者利用1988-2010年美国国立卫生和营
期刊
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目前世界疾病死亡原因第4位的疾病。我国目前“慢阻肺”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慢阻肺”的病因主要包括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及可能的遗传因素。在诸多危险因素中,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至少95%的“慢阻肺”患者是吸烟者,吸烟者中大约有10%~15%的人会患上“慢阻肺”,而且这些比率还在逐步升
期刊
摘 要 功能性便秘成为一种影响老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且发病率还在逐年增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舒适感和负面情绪等影响。本文通过综述引起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及护理进展,旨在为广大护理工作者在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护理中提供借鉴,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人 功能性便秘 原因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8
期刊
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60年,占地面积6 993平方米,建筑面积9 982平方米。中心现有职工210人,卫技人员占83.4%,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73人,本科以上学历86人。现有老年护理床位140张,开设全科医疗、预防保健、中医康复、舒缓疗护等诊疗科室。下设5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康健街道4.07平方公里、9.2万常住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1995年至今
期刊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上海市远郊青浦区西面、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服务面积108.49 km2,服务人口7万余人。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商榻分中心、西岑分中心及41家村卫生室。中心现有职工194名,科室齐全,配备了全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2008年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成立了上海市首家“社区疾病综合防治合作中心”,2012年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
期刊
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金沙江路906号,有5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建筑面积4 936平方米,内设全科、中医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医技科等,核定床位60张,下设海鑫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3个健康促进站,服务面积4.47平方公里内、服务人口6.1万。目前,中心在岗人员有146人,其中卫技人员129人,正高1人、副高5人、中级职称42人,研究生10人。20
期刊
上海甲状腺肿瘤正呈现日益高发趋势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权威数据证实。甲状腺肿瘤正呈现日益高发的趋势。据统计,2008年上海城市男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5.83/10万,女性发病率高达21.2/10万,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跃升至女性易发肿瘤的第五位。  (杨柯君摘编)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嘉定区农村女性乳腺癌早发现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健康信念模式,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某村全体女性居民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农村女性实施乳腺癌早发现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乳腺自我检查与年龄、媒体可及和“感知到的障碍”有关。乳腺临床检查和年龄,乳腺癌防治知识、乳腺检查资源可及性、媒体可及和职业相关。乳腺X线检查与年龄,自我感觉健康状态、家人支持、感觉到易感性相
期刊
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以信息化为支撑,具有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的新型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始终坚持以创建数字化社区为工作目标,运用信息化手段,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从智能医疗、智能管理、流程改造三个方面着手,通过 “ 健康卡”、“ 绩效卡” 实现全程管理,真正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中心遵循“建设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规范化”的发展思路,以创建数字化社区为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