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Fibonacci类准晶的衍射性质

来源 :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gh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傅里叶变换方法推导了一维Fibonacci类 (FC(n) )准晶衍射的结构因子方程 ,讨论了该系统的衍射峰和系统消光规则 .在此基础上 ,计算了FC(1)和FC(3)准点阵的衍射谱 .另外 ,把所得方程进行推广使之能用来研究FC(n)准周期超晶格的衍射性质 .通过把FC(1)准周期超晶格衍射相对强度的计算结果与Merlin等人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发现大多数衍射谱符合得较好 ,但有一条谱不一致 .理论计算表明Merlin等人标定的谱 (4 ,2 )应该是一个次强峰 . The structural factor equations of one-dimensional Fibonacci (FC (n)) quasicrystal diffraction are deduced by the Fourier transform method, and the diffraction peaks and extinction rules of the system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is, (3) quasi-lattice. In addition, we generalize the resulting equations to study the diffraction properties of the quasi-periodic superlattices of FC (n). By comparing the quasi-periodic superlattices of FC (1)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erlin et al, we found that most of the diffraction spectra are in good agreement, but one of the spectra is inconsistent.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spectrum (4, 2) calibrated by Merlin et al. Should be a second strong peak.
其他文献
基于介观电路中电荷应是量子化的这一基本事实,给出了介观电感耦合电路的量子理论和库仑阻塞条件,并讨论了该介观电感耦合电路的量子涨落.
行政管理专业目前在我国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办学理念、学科定位、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促进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首先简要介绍了对数周期振子天线(LPDA)理论的发展历史和本文采用的基本设计方法,其次在较详细地论述了遗传算法(基因算法)优化的步骤基础上,讨论了它在计算机优化设计LPDA中的应用
A facile and efficient dia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methyl 3β-hydroxyeudesmane-4,11(13)-dien-12-oicate starting from (+)-dihydrocarvone has been carried out
以有机分子乙二胺作为模板剂合成了新型磷酸钒孔道化合物 (H3NCH2 CH2 NH3) 3[(VO) 4(PO4 ) 2 (HPO4 ) 4],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进行了结构表征 .晶体学数据为 :C2 /c ,a
用动电位伏安法对纯铜电极、纯钴电极以及含钴量5.1%、9.7%、15%、25%和40%的铜钴合金电极在硼砂—硼酸缓冲溶液(pH8.5)中的光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纯铜电极、纯钴电极和铜
设计了含有InAs自组装量子点(SAQDs)的新型金属-半导体-金属隧穿结构,研究了其直流输运特性,观察到了电流迟滞回路现象.这种回路现象是由于紧邻金属肖特基接触的量子点充电和放
当X射线射入不同材料组成的界面时,在低Z材料的一侧将产生剂量增强.介绍了界面剂量增强效应的基本原理,并用蒙特-卡洛程序计算了钨-硅、钽-硅、钨-二氧化硅和钽-二氧化硅界面的
应用自旋-轨道劈裂不可分辨跃迁组理论对高离化Au元素激光等离子体0.3~0.4nm范围的X射线发射谱进行了分析。采用单温局域热动平衡近似,对实验谱进行理论模拟,并根据不可分辨跃迁
提出了一种计算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弹性阻尼和能耗的新方法.在层片的层次上,基于各向异性粘弹性理论导出以阻尼矩阵表示的材料能耗计算公式.在层板的层次上由能量等效原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