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想知道企业家是如何创造新行业的吗?
你想知道创造新行业的过程吗?
你想探求创造新行业的成功真谛吗?
应钢星飞往芬兰攻读艺术史,走进艺术新天地。
留学期间,他经常到业余艺术夜校教人画画,也常常从晚上画到东方出现鱼肚白,他的写生习作一般每张都能卖到500马克。《芬兰人的家》水粉写生画曾受到当地媒体热烈赞美。他在芬兰举办的个人画展,曾引起当地报纸热评。从小师从于名师颜文梁的应钢星,在旁人眼中看来,他在艺术世界里就要展翅飞翔了——人生急拐弯,一个漂亮的转身,他出人意外地投身商海……
北京参展中国市场试水
如果说应钢星在海外的第一桶金是从他的绘画艺术中得到,那么,第二桶金则是他在芬兰中部商会工作后,他与芬兰合伙人成立贸易咨询公司从事设备贸易中获得。那时,他主要从事森林工业设备,包括刨花板和胶合板整厂生产设备、造纸和纸浆厂整厂设备的国际贸易。尽管所获颇丰,可应钢星看到中国改革开放蒸蒸日上,心动不已。1993年开始,他有机会就往中国跑。
1995年春天,那天应钢星大清早就匆匆赶到北京民族文化宫,仔细检查从芬兰带来的展品,然后兴致勃勃地等待展览会开幕。
芬兰是一个美丽的国都,80年代末,当应钢星踏上芬兰这一片被郁郁葱葱的森林所覆盖的国土时,就被那一片亮丽的风景吸引住了。留学期间,他经常徜徉在校园和街区中,在野外写生画画。渐渐地,他发现在街区和小区那些不断涌现的全新透明包装的无框阳台窗,显得通透亮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走朋访友,他发现很多芬兰朋友家里都安装了无框窗,使他更了解了其使用性能及相关优点。
他想,中国住宅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如果能够将此产品引进回国,市场前景一定看好!带着崇尚的审美情趣,应钢星期望有朝一日,在中国的街区楼寓上也能闪烁着无框透明包装阳台玻璃的七彩光芒。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某一型号的无框阳台窗的发明人,与发明人的几经反复商讨,他买下了该产品在中国生产销售的技术专利权。芬兰老板握着应钢星手说:“希望不久后能在中国看到这产品的销售。”
“一定会的。”应钢星回报以微笑。
这次,应钢星从芬兰飞到中国,带来了无框窗、地板和彩钢瓦等产品来参展,他要看看市场的“脸色”。其时,他虽然在咨询和贸易生意方面屡有斩获,不过,他已想从贸易和咨询转到实业上来,寻找到自己人生的真正支点。市场对他带来的产品会如何反应呢?
上午9点钟,中国第二届建筑装潢博览会如期开幕,一群群观众涌了进来。
观众走过路过没有错过,纷纷走进展位,围着无框阳台窗仔细看,有的人边看边用手摸。
“安装这窗,阳台空间大得多了。”
“擦窗也没有危险了。”
“哪儿有买?你们北京有没有办事处?”
……
展览持续了3天,几乎所有路过观众都对无框阳台窗赞誉有加。应钢星看在眼里,美在心头。
展会结束后,应钢星回到上海。他通过朋友介绍去访问一家开发商,听听他对无框窗的意见。老总仔细地看了样品后,问一旁的项目主管:“不错啊。我们的窗子安装了吗?”在听到肯定的答复后,他遗憾地说:“那太可惜了。”

应钢星很高兴,自己眼光没有错,市场瞅准了啊!
创业路上曲曲折折
1998年初春,上海创开无框阳台窗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成立是几经周折后才成功的。
起初,应钢星想与国内企业合资经营,在经过几轮与不同合作方交流谈判后,他发现最重要的差别是经营理念的不同。几经考虑,应钢星决定在中国自己创业。
1997年初,合伙人之一周济先生从芬兰回到中国,成为应钢星先生理想的无框窗项目的奠基者和创业人之一。他在上海积极筹备公司建立事宜。1998年初春,应钢星飞回上海,公司正式成立开业。
那年4、5月间,传来利好消息,宛平路上一位房产老总想看看无框阳台窗样品。应钢星和总经理周济带人迅速赶了过去。那位老总、副总和项目工程师看了样品,不由得交口称赞,当场答应同意他们进小区设点推销。
公司销售员开进小区设点,居民陆续来问讯了。公司接到第1个单子,销售人员欣喜若狂,可安装人员却惶惶不安。他们白天不敢去安装,生怕装不好丢丑,故意捱到晚上去安装。现在安装无框窗只需1个人2-3个小时,那时3、4个人安装10个小时,惹得客户很不高兴。在那小区做了十几单,终于没有客户了,谁叫他们技术不过关的呢。
销售跌入低谷,应钢星心急如焚,那天他到建材商店里去,正巧看见一位女士走过来,她看到无框窗眼睛一亮,但一问价钱就嫌太高,要求降价,销售员连声说不行。“哦哟,上海人买金子也还价呢。”她一甩手就走了。“她有需求会回来的。”应钢星对那个泄气的销售员说。一会儿,那位女士果真回来了,付钱买了无框窗。
日子一天天过去,可销售业绩一天不如一天,仅有的3、4个销售员在小区里推销连连碰壁,人们不是嫌价格太贵,就是担心窗子会掉下来。
销售人员开始辞职了……
绝处逢生生机勃勃
1998年年底,上海最寒冷的时候,公司7个董事聚集在会议室里召开董事会。
发言热烈,董事们对公司发展的销售问题发表了了各自的见解。大部分人认为,销售问题实质上就是价格问题,不降价,产品难以在市场上推广……
最后,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董事长应钢星。
“我想谈几点。第一,所有新产品要在市场上销售好,都必须有一段时间,1年、2年或者3年,具体结果视不同情况而定。我们的产品要在市场销售得好,需要时间是很正常的。第二,我们产品如何定价,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公司的前途,至关重要。我个人的看法,价格取决于需求;不需要的产品,60元也贵;需要的产品,再贵些顾客也会掏钱买。如果目前定价320元,连成本也抵消不了。我认为,我们销售不好,问题主要出现在营销上,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宣传不够。”应钢星说,“开董事会之前,我专门去商场看过,我发觉我们的产品独此一家。没有相同产品,我们做不好,只能说明我们的能力有问题……”
尽管还有人表示销售有难度,但大家意见逐渐归于统一。于是,重点讨论了销售问题。
董事会在销售上作出了几项重大决定:
第一,为了扩大影响,必须在媒体上投放广告,参加展览会。
第二,花大力气铺设销售通道,建立多个销售点,重点进攻高端建材超市。
第三,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销售队伍,进入全上海主要住宅小区。
董事会后,公司在电视上连续投播了一个多月的广告,同时,在多处设 立销售点和组建销售队伍。渐渐地,打电话来问讯的人多了,上门来看样品的人多了;接着,单子多了,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上来,销售额持续上升。
绝处逢生,生机勃勃,乐得公司领导和员工欢呼雀跃。在接到第100个单子的时候,应钢星设酒庆祝。他举杯对大家说:“到今天为止,我们接了第一个100个单子,从量上来说虽然还不是大数目,但这毕竟是第一个100个单子。成功离不开员工努力,我们在此欢聚,要回顾这100个单子获得的经历,总结原因……来,让我们举杯庆祝。”
人们纷纷站起来,欢笑声随着酒香四处飘荡。
谈到创业的历程,应钢星也回顾了曾经的曲折和痛苦。
公司初创时来了一个员工,此人后来突然辞职了。他把无框阳台窗稍加修改后去申请了实用型专利。然后,欲把该专利高价再卖给应钢星,结果遭到了断然拒绝。此人先在浙江攻打市场,碰壁后辗转来到上海经营,无法打开市场。当时一些中小塑钢窗企业都在走下坡路,他把无框窗型材和配件纷纷批发给塑钢厂,于是,2001年下半年,瞬时间,20多家生产安装无框阳台窗的企业冒了出来,并且价格比创开的窗低了150元到200元。当时,不时有客户来报修,并且要求赔偿,有的甚至状告损害消费者权益;一查,那些无框窗均系侵权假冒产品。最让应钢星不平的是,那些假冒企业在散发的宣传资料上把创开公司安装窗子的小区和使用过的广告语等,完全照搬,全部印在了他们的宣传资料上……
创开公司先到工商局状告原来那个员工侵权,工商局派人去调查,那人已经逃走了;创开公司组织律师团同时状告8家企业,结果全部胜诉……
大局细节力求完美
应钢星人生的色彩很丰富。
他从小热衷绘画,中学毕业后到桂林当了6年空军兵,转业后进了上海广播电视公司从事技术和员工培训工作,业余时间则拼命补习文化知识,从初中到大学的文凭都——拿到手,最后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班攻读世界经济专业。以后,飞到芬兰主修西方艺术史,获得硕士文凭。在芬兰读书期间,他涉入商界,做贸易,做咨询,最后在中国创造了无框窗行业,成就了一个大企业。如今,他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分公司遍及北京、广州、南京、杭州、宁波、深圳和青岛等地,全国有600个员工。去年,他成立上海北欧生态别墅制造有限公司,专营芬兰原木生态别墅;又在浙江安吉圈了3000亩土地,建立休闲型度假村……
采访要结束的时候,记者和他有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
“热爱艺术的人往往死不改悔,一条路上走到底——你怎么会从艺术转到商业上来的呢?”
“国外生活首先要生存,要有一份合适的工作来维持生活,这是我经商的原动力。一旦经商,要想回头就很难,因为你要长大,否则你要被人家吃掉,这样你就要投入全部精力;你长大后,你歇不了手,你会投入更多更好的精力。”
“弃文从商,觉得遗憾吗?”
“我从小画画,家里艺术气氛浓郁,姐姐也是画画的,当年人民广场主席台上的毛主席画像是她画的。不过,多年来我画画都是业余的,到芬兰想过专业画画,回顾以往从事的工作比较多,当兵,当工人,读大学等,再和年轻人比拼就缺少竞争优势。我经商后觉得,它是我的事业,可以实现我的全部价值。经商如同绘画,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个完美设想,并把它实现,比画画更有创造性,构思性和刺激性。搞企业是一门艺术,要有胆识,要有魄力,要有智慧,要有艺术。很有意思,更有趣味。”
“经商多年,有什么经验让人分享吗?”
“第一,你能管理好10元钱,那你就能管理好100元钱。能经营好小的。意味着能经营好大的。我的意思是,创业先不要贪大求全,成功的关键是考虑如何创业才能有成效,而不在于求大求快求全。第二,越难的事成功概率其实越高。如果大家都认为容易挣钱的生意,进入的人就多,那你成功的机会就少;多数人认为不会成功或肯定不成功的项目,往往容易成功。前提是,你独具慧眼,有勇气进入,并且用心做,敢于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坚持不懈,那成功一定就是属于你。第三,创业,要精心设计一个好项目,尽管这并不容易。有了好项目,没有钱可以有钱。”
“我想问,绘画经历对你经商有没有帮助?”
“我画画不先画眼睛,而是先布大局,然后再深入细致地画,讲究细节。画画的人善于观察,特别注意细节的完美,再大的画面也是由细节构成的:这些对我有深刻的影响。经商过程中,我讲究大的布局美,也就是先搭好大的框架,或是说大的商业构思,然后慢慢往构架中填充内容,使其扎实完美。项目要好,经营谋略要正确;然后,我追求细节的完美。包括:竞争策略,质量追求,服务,价格,信誉等等,这些商业细节我都十分追求完美。在经商过程中,要诚守信用,保持尊严;同时要保持对客户的足够尊敬,并要把这种尊敬融合到你的产品里,使客户感受到产品的人性化的各个细节设计,质量的保证,这样,你的产品才会在市场上得到相应的品牌尊严和价格尊严。”
平心而论,我两度采访应钢星后没有感到特别的惊奇,因为我并没有听到传奇的经商经历,也没有特别曲折的经商故事,总之他的成功似乎没有神来之笔。但是,写作时坐在灯下静静地想一想,我领悟到,其实我采访到的是一个人成功的真谛。一个人在商场成功,靠奇特的创意、非凡的智慧和出人意外的手段,固然让人肃然起敬,但更多的是,一个平常的人,一个普通的人,只要有创意,只要认真地去做,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最后就会成就一个大格局。
成功之道就是如此简单。
长江的气势在于奔腾万里,但大多数时候,它都是在缓缓地流淌;正因为一直在缓缓地流淌,才会“突然”有飞流直下三千丈的壮丽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