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树种土壤酶活性、养分特征及其与林下参红皮病发病指数的关系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in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林下参护育中选择的楸子树、色树、榆树下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结合不同树种下林下参红皮病的发病指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色树下的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榆树下的碱解氮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楸子树下的有机质含量和蔗糖酶活性最高;相同树种树上、树下的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均表现为树下〉树上,并且差异显著;林下参红皮病的发病指数与土壤酶活性以及有效养分含量关系密切,拟合出最佳方程为Y=-1.701+0.075X,+4.849X3+0.033X5-0.0
其他文献
介入治疗技术作为一种微创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已开始应用于外伤性肝脾破裂中[1]。脾动脉栓塞术由于其不但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而且手术创伤小,安全性好,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成
目的:研究孕期接触褪黑素(MT)对细菌脂多糖(LPS)引起小鼠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孕17d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MT+LPS组,每组12只。LPS组、MT+LPS组孕鼠均给予LPS(500μg/k
该文简要回顾了植物根圈促生细菌(PGPR)能够诱导植物系统抗病性(ISR)这一领域的研究历史,对ISR作用机理、研究法则、研究内容及其它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我国松林的主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su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Nickle的主要传播媒介。该虫在浙江仙居、衢州柯城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在急性动脉性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动脉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控制出血,对出血部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