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的逆袭:变身微生物燃烧电池为手机充电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wy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尿液的春天要来了!最近,英国布里斯托尔机器人实验室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利用尿液作为燃料的微生物燃烧电池,成功给手机充电,产生的电量足以让手机收发短信,上网冲浪和进行一次简短的通话。
  科学家们对此发明激动不已。在此之前,没有人从排出的尿中找出“电力”,更没人想过我们的“嘘嘘”会与高端大气的手机扯上关系。这种被人嗤之以鼻的人体废物,居然可以这样变废为宝!研究者称这是世界上第一款能为手机充电的尿液微生物燃料电池。区别于风能和太阳能等飘忽不定的能源,尿液的供应是源源不断的,如果这种电池可以大量投入使用,将为人类提供稳定的电力,产生人们需要的电量。
  这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其实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利用细菌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换成电能。科学家在碳纤维上培养细菌,再将细菌放到有尿液流过的容器里,细菌就会分解尿液里的化学物质,产生电子,累积成电荷再储存于电容器里,连接上手机便可为其充电。
  目前,这种电池还在雏形阶段,不能提供大量的电力。用来为手机充电的电池大约储存50毫升的尿,但其产生的电力只能供手机短时间使用,不能用于长时间通话。研究者称,目前他们正在对电池进行改进,以研发出既方便携带又能让手机电池充满电的尿液型微生物燃料电池。
  这种电池因为用尿液作为原料,所以既环保又廉价。据统计,全世界每天牲畜和动物排泄的尿液多达380亿升。科学家表示,做一个尿液电池只需要10元左右,或许是未来产生廉价新能源的途径。他们还认为这项技术不仅能用于为手机充电,未来还能够应用于家庭浴室,满足淋浴、照明、电动剃须刀等的用电需求,甚至打造一种原料现取现用的智能卫生间,发挥成本低廉优势,在发展中国家和偏远地区使用。
  尿液的用途多多
  实际上,科学家的奇思妙想还不止于此,寻常人眼中一无是处的尿液在科学界可算是宠儿,多年来不少研究者发挥了“不怕脏,不怕累”的科学钻研精神,对尿液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喜人的发现。
  利用尿液制造脑细胞:去年,中国的科学家成功创造出一种利用尿液制造人体脑细胞的方法。人体皮肤细胞会习惯性地从肾脏中随着尿液流出,而科学家就是用这些细胞来重新制成了干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变成人体内任何一种细胞,包括脑细胞。因为这项技术依赖于人体尿液,所以会比原来通过抽取患者血液制造脑细胞的方式更为简单方便,也更加安全。未来该技术如被广泛应用,医生就可以快速获取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的脑细胞。这项研究成果被认为是目前该领域最先进的。
  用尿液吸收温室气体:西班牙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尿可以作为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活性物质。在尿液中加一些橄榄废水(从研磨过的橄榄酱中提取的一种黑色、恶臭的液体)作防腐剂,每升尿液混合一小部分橄榄废水可在超过六个月的时间内稳定吸收好几克二氧化碳。可以把这种混合液加入到居家或工业的烟囱中,让其吸收二氧化碳,吸收废气后的混合液还可以引流出来作为农业肥料。
  用尿液制造火箭燃料:2011年,荷兰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厌氧氨氧化菌用以转化肼的分子结构。厌氧氨氧化菌可把尿液的成分铵转化成肼,而肼是一种珍贵的火箭燃料。科学家称,他们已经精确确定这种分子结构,如果加深对这种复合体如何聚集的理解,或许能加快这一转化过程,从而转化出多量的肼作为火箭燃料。
  本栏插图 赵 芳
  本栏责任编辑 周锦宜
其他文献
从游戏研究的角度来看,数学个别化学习是“有目的的游戏”,它有清晰的教育目标,教师在设计数学个别化学习材料时都很明确所涉及的活动能给予幼儿什么数学核心经验。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发现幼儿在“有目的的游戏”中常常不在“有目的”地进行,而是会以自己的方式来玩。于是,很多教师就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当幼儿玩的与教师预设的不一样时,幼儿会不会偏离预设的学习目标,会不会得不到相应的发展?由此,我们带领教师进行了一次
面对日趋紧张的能源供应状况,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想办法研制新能源。几十年来,制造“人造树叶”一直是科学家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知道,树叶可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因此,科学家一直希望制造出能模拟光合作用的人造树叶,这样,只需利用阳光和水就能产生氧气和氢气,将这些气体储存起来便可用于燃烧发电。  早在1998年,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约翰·特纳(J
最近,篷篷很喜欢洗东西。  她要洗衣服,妈妈说:“去去去,你不会洗的。”篷篷只好去洗自己的玩具。  一样一样玩具都洗过了,篷篷把脚上的白跑鞋弄湿了。她把跑鞋脱下来,拎去给妈妈看:“妈妈你看,鞋子脏了,我把它洗洗干净,好吗?”  “你不会洗的。”  “会的。”  “不会的。”  “我会的嘛——”篷篷追着妈妈说。  “好好好,你去洗吧。我去买菜。”妈妈发给篷篷一把刷子、一块肥皂。篷篷笑得嘴也合不拢了,
什么样的比赛最疯狂?什么样的比赛最扣人心弦?什么样的比赛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如果你想到一个有趣好玩疯狂的比赛,告诉我们吧!  “极速”校运会 江门市范罗岗小学六年级 张智茹  “极速”校运会跳高项目正在激烈地进行中。马上到我班“青蛙王子”夺冠的关键一跳了。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班上“智多星”下了个“高密命令”,让52名同学齐齐喊“加油”。只见 “青蛙王子”起跳的瞬间,“加油”声形成莫名的强大气流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
乘着亚运会的东风,广州把自己打扮了一番,广州变美了!  如果你是一只候鸟,去年离开的时候,你可能会埋怨一下这里灰蒙蒙的灰霾天气。今年冬天,你和伙伴们如期成群结队地飞过来,一路上依然叨叨絮絮,可是,当你再度来到南方,经过广州上空,你会惊讶这里的变化——广州变美了!  我们抓起相机,拍下美好画面;我们拿起画笔,涂画难忘美景;我们用文字,记录广州的华丽转身:因为,我们要把这份美好保持,要把这份美好传递!
游戏的材料至关重要,您觉得“安吉游戏”的材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的游戏材料让教师走出了困境?  华:我们首先要知道教师面临的困境是什么,才能知道走出这样的困境与游戏材料的特征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我一直持这样一个观点,即“环境的创设是教师刻意而为的,但作用于环境的方式应该是幼儿自主的”。教师创设环境(投放材料),依据的是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幼儿的接受可能性,这样的环境有别于园外自然状态下的环境。
《广东第二课堂》里有“纸条飞呀飞”栏目,班级里,“传纸条”成为小秘密的传递方式,你如何看待“传纸条”? 深圳市福田区景莲小学六(四)的同学有话说,请听他们讲!  蒋子欣:传纸条,其实是一种变相讲话。为使自己不被老师发现的同时又能“说话”,只能靠传纸条了。传纸条是发泄不良情绪的一种方式,也是打发无聊时间的方法之一。当然,上课传出纸条后,总是等待回复,无法认真听课,这样就会影响学习了。  刘诗华:传纸
学校:广州市越秀区满族小学  年级:四年级  学名:石梓皓  小名:小石子  年龄:11岁  生日:11月21日  形象特点:活泼好动  我喜欢  食物:薯片  饮料:椰汁  颜色:红色  动物:小鸡  音乐:儿歌  课程:体育  业余爱好:跑步、打篮球  我最讨厌:说谎的人  梦想的职业:警察  最大的愿望:爸爸妈妈长命百岁,永远幸福  小小新闻发布会  听,那阵阵热烈的掌声,欢快的笑声;瞧,同
2007年8月初,国内第一部反映都市人心理问题的电视剧《谁懂我的心》在青岛开拍。《谁》剧中几位国内当红明星童蕾、郭晓冬、朱泳腾、杨雪,将在剧中组成两个家庭。童蕾饰演心理咨询师卫娜,和朱泳腾饰演的司徒夏是一对夫妻;郭晓冬饰演律师邵永康,与杨雪饰演的方小雨组成另外一个家庭。   《谁》剧通过三个家庭,两代人的人生纠葛,反映都市人的心理疾病,运用悬念推理的叙事手法,逐步揭开事件的真相。全剧跌宕起伏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