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王沟新村唐墓M5发掘简报

来源 :文物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u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河南巩义;王沟新村;唐墓;发掘;简报
  【摘 要】2011年7月至8月,为配合河南益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000MW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车间工程建设,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王沟新村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墓葬22座,其中汉墓3座,唐墓11座,宋墓8座。这批墓葬盗扰严重,仅唐墓M5保存较好,出土器物以粉彩器居多,有镇墓兽、武士俑、白釉瓷壶等,为研究唐代中期丧葬习俗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王沟新村墓地位于河南巩义市站街镇西南王沟新村南部,以北3公里为伊洛河,北距连霍高速公路2公里,东部紧邻焦桐高速公路,北邻河洛路,南邻陇海铁路,西南距黄冶三彩窑址2公里。孝站路从墓地中间东西穿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处于嵩山北麓的北部邙岭地带(图一)。
  2011年7月,巩义市文物勘探队为配合河南益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000MW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车间工程建设,对用地区域进行勘探,发现古代墓葬20座。2011年7—8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工程区内的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墓葬22座,其中汉墓3座,唐墓11座,宋墓8座。这批墓葬盗扰严重,现将保存较好的一座唐代墓葬 M5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M5 为刀把形土洞墓,方向185°,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侧,为长方形竖井式,墓口距现地表深0.3米,墓道长2.8米,宽0.8米,深2米。直壁,平底,底部低于墓室0.1米。
  土洞墓室位于墓道北端,南宽北窄,近似梯形。拱顶,四壁较直,平底。墓室与墓道东壁在一条直线上。墓室进深3.2米,宽1.4~1.2米,顶距地表深0.9米,高约1米。墓室西部有生土台棺床,棺床长2.16米,宽0.62~0.68米,高0.1米。棺床上置棺,已朽,棺长1.96米,宽0.42~0.5米,厚度不详。棺内有人骨一具,保存较差,头北脚南,仰身直肢,面向上,为一中年女性。棺内人骨头部右侧随葬铜钗1件,头骨左前侧随葬铜镜1面、银发拢 1件、铜眉夹 1件、铁剪1把、蚌壳2个,墓室东部随葬有镇墓兽1件、陶俑6件、陶马1件、铁器1件,棺前随葬白瓷壶1件、黑瓷碗1件(图二、三)。
  二、随葬器物
  1.陶器 8件。
  镇墓兽 1件。M5∶1,锐三角形双角,板须宽大,板须前有两小耳。兽面,大眼,眼球外凸,隆鼻,阔口巨齿,颌下三缕胡须。两肩有较宽羽状翼。无尾,蹄足,前腿直立,后腿卷屈,蹲坐于椭圆形低台座上。正面及体侧涂红彩,多脱落,背无彩,板须用黑彩描出,肢用黑彩,胸脯绘墨线卷云纹。宽13厘米,通高35厘米(图四;图七,1)。
  武士俑 2件。M5∶2, 白胎,施红彩,多脱落。头梳宝髻,圆脸阔耳,眉骨粗隆,双目圆睁。右手握拳上举,左手按胯。肩披龙首膊,着开口式臂■,甲身两圆护,腹护呈桃形,胸、腰系索带,腰索下短蔽膝,甲身下摆饰流苏,内有衬裙。两小腿着膝裤,足着靴,右足踩羊头,左足踩羊臀,羊卧于椭圆形低台座上。高43厘米,宽20.7厘米(图五,1;图七,2)。M5∶3, 其形制与M5∶2基本相同,唯腹护呈半圆形。保存较好,色彩鲜艳。高42厘米,宽19.5厘米(图五,2;图七,3)。
  幞头男俑 2件。M5∶4,白胎,头系幞头,后垂带。国字形脸,眉目不甚清晰,两眼紧闭,嘴唇厚重,口唇涂红,面带愁容。身着桔红色团领窄袖袍,腹束黑色腰带,下着裤,足着黑靴,拱手立于底板上。高18.5厘米(图六,1;图七,4)。M5∶5,立于陶马左前方。白胎,体施红彩。头系黑色幞头,后垂带。圆脸,面目不清。低眉塌鼻,口唇涂红。着装与M5∶4基本相同。高19厘米(图六,2;图七,5 )。
  女侍俑 2件。 M5∶6,红陶胎。头梳倭堕髻,发施黑彩。面部丰润,体态匀称,上穿交领窄袖襦,肩披短帛,下束红色曳地长裙,略见足尖。双手隐于袖内,拱于腹前。高19.8厘米(图六,3;图七,6)。M5∶8,其形制与M5∶6基本相同,眼睛微眯。下束枣红色曳地长裙。高20厘米(图六,4;图七,7)。
  陶马 1件。M5∶7,泥质陶,白胎。无革带。勾首,头微偏向一侧,口微张,露齿。肩略抬起,分缨,剪鬣。背部有鞍,橘红袱,鞍袱打结下垂。身后挫,束尾上翘,立于长方形底板上。体形肥硕,全身涂枣红彩。高31.2厘米,长29厘米(图七,8;图八)。
  2.瓷器 2件。
  四系盘口壶 1件。M5∶10,白瓷胎,略泛青,盘口,圆唇,束颈,近平肩,鼓腹,平底,肩置四系。口径11厘米,腹径16.5厘米,底径7.4厘米,高23.2厘米(图九,1)。
  瓷碗 1件。M5∶9,覆置于盘口壶上。白黏土胎,变形严重。侈口,圆唇,唇下微束,弧腹,假圈足。内、外壁施黑釉,外壁半釉。口径20.8厘米,腹径20厘米,底径10.4厘米,高12.4厘米(图九,2 )。
  3.铜器 3件。
  铜镜 1件。M5∶11,八出葵花形,桥形钮,圆钮座,座外有双线方栏,方栏外饰四个T形纹与V形纹,内饰缠枝花枝。图案外饰一周凸弦纹和一周斜短线纹。外缘饰一周齿状三角纹。直径10厘米,缘厚0.3 厘米(图一○,1)。
  铜钗 1件。M5∶14,残。 “U”形,两端细,中间粗。截面呈圆形。残长6.1厘米,宽1.5厘米(图一○,2)。
  铜眉夹 1件。M5∶12,一端有两对称夹子,用来夹眉。另一端较细,为挖耳匙,匙端残断。残长12.5厘米(图一○,4)。
  4.银发拢 1件。M5∶13,为“U”形,剖面呈圆形,前部稍弯。 长12.3厘米,宽5.8厘米(图一○,3)。
  5.铁器 2件。
  铁剪 1件。M5∶16,压股剪。残长25.4厘米(图一○,5)。
  铁块 1件。M5∶15,残为碎片。
  6.蚌壳 2件。M5∶17,白色,蚌纹呈放射状,内装脂粉。长4.2厘米,宽4.4厘米,厚3.1厘米(图一○,7)。M5∶18,长3.4厘米,宽4.2厘米,厚2.7厘米(图一○,6)。   三、结 语
  巩义站街镇原为巩义县治所,西周、春秋为巩伯国,战国属韩,秦属三川郡,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置巩县,汉晋属河南郡或河南尹,唐属河南府。巩县以 “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因地扼古都洛阳,故史有 “东都锁钥”之称。境内东南部为高山区,中部为浅山丘陵,北部为邙岭。伊洛河自偃师入境,向东北流入黄河,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冲积平原。隋唐两代洛阳为东京及东都,巩义属近畿之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和漕运等方面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墓葬形制、埋葬习俗与洛阳地区相类。
  1.墓葬性质
  M5为刀把形单室土洞墓,墓道衔接于墓室南壁,与墓室东壁成一线。墓室西部置棺和棺床,棺床为生土,木棺已朽。棺内置人骨1具,保存较差,头北面上,仰身直肢。墓室东部、棺内头部和棺床北部放置随葬品。据巩义以往发掘的唐墓,器物组合为四大类, 即神器类、侍俑类 、家用类、器皿类[1],而M5出土器物有神器类(镇墓兽、 武士俑)、侍俑类(马、幞头男俑、女侍俑)、起居类(镜、钗、眉夹、发拢、盛脂粉的蚌壳、剪刀)、器皿类(瓷壶、碗)等。神器类有镇墓兽、武士俑,无文官俑、武官俑,《唐六典》卷25记载:“ 丧葬则供明器之属, 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当圹、当野、祖明、地轴、诞马、偶人其高一尺…… 。”按照 《唐六典》 所记四神名称(祖明、地轴为镇墓兽,当圹、当野为武士俑 ),镇墓兽与武士俑应成对出现,而M5镇墓兽为单体出现,无文官俑、 武官俑,这种现象可能是当时随葬品主流组合之外的一种组合。另外,缺少家用类而增加起居类器物,与洛阳地区多数唐墓随葬器物略有差异。
  2.年代
  由于M5未出土墓志,没有确切的纪年依据,只能根据墓葬的形制及随葬器物的类型来对墓葬年代进行推定。M5出土的镇墓兽与巩义芝田 M151出土的B型IV式[1]、巩义河南省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唐墓M2∶2[2]、巩义市食品厂93HGSM1∶2[3]镇墓兽相类似,武士俑与巩义芝田C型Ⅲ式(88HGZM151∶5)[1]、河南省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唐墓M2∶3[2]、巩义老城砖厂 M2∶10[4]三彩武士俑形制相类似,幞头男俑与巩义芝田B型Ⅲ式(88HGZM10∶3)[1]、河南省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唐墓M3∶4和M4∶6[5]形制相类似,女侍俑与巩义芝田88HGZM4∶5[1]相类似,陶马与巩义芝田Bb型Ⅱ式(88HGZM151∶3)[1]相类同,四系盘口壶与巩义芝田出土的A型陶盘口壶(88HGZM66∶6)[1]相近。
  巩义唐墓出土的镇墓兽、武士俑发展序列为台座由低到高,如672年的偃师杨堂墓[6],镇墓兽和武士俑均立于底板上, 到676年的郑州丁彻墓[7],底板变为低台座, 至691年的孟津屈突札墓[8]变为高台了。M5镇墓兽、武士俑的台座还没有发展到巩义食品厂93HGSM1∶2的中台座,根据上述此类器物的特征,推断M5与巩义芝田 M151、老城砖厂 M2 、河南省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唐墓同处一时期,其时间在675~680 年间。
  M5的发掘,对于研究唐代东都洛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领队:信应君
  发掘:闫付海、刘秀秀
  绘图:潘寸敏
  执笔:信应君
  [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芝田晋唐墓葬[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省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唐墓发掘简报[J].文物春秋,2009(3).
  [3]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巩义市食品厂唐墓发掘简报[J]. 中原文物,2003(4).
  [4]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巩义市老城砖厂唐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6(1).
  [5]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省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唐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2008(3).
  [6] 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四座唐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2(11).
  [7]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丁彻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0(4).
  [8] 310国道孟津考古队.洛阳孟津西山头唐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3(1).
  〔责任编辑:张金栋〕
其他文献
在知识产权时代,创造的重要性无论如何拔高都不过分.但在今天谈论创造,本质上已不是重要性的问题,而是如何推动创造、尊重创造、弘扬创造和造福于创造的问题.
本文立足于省情,结合辽宁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对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为下一步辽宁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土地资源利用管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Based on the r
摘 要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高校各项建设也开始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大专院校档案管理是保证大专院校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但现阶段,大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管理规范与原则的相对滞后。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关于新形势下大专院校档案管理的新思考,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大专院校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推
期刊
蝉多情地唱起夏日的香颂  清风像翩翩公子温柔的手臂  将你纤纤的腰肢高高托起  跨红渡绿,暗藏清芬  雨露在你的耳旁缀成玉坠  嘴唇花瓣似的微微翘起  你宛如凌波而来的仙女  径自散发温润的体香  静静的你高傲地仰起头  像面颊丰满的天使  綻放遮掩不住的潮红,  守着孤清的淡泊之心  你摇曳着美丽的身姿  薄施粉黛  却幽香浮动  与天地同芳
期刊
本文首先阐述了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市场营销实训教学实现的途径,最后对市场营销课程实训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4年河南、广西、贵州、云南、湖南、四川5个省、一个自治区的贫困人口都在500万以上.这些地方成为了中国扶贫攻坚的主要战场.贵州省的广大贫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