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苦难的生命力量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项目:本文系张家口市2017年度社会科学立项研究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基于胡学文小说创作研究张家口本土作家底层叙事的人文关怀,课题编号:2017137。
  摘 要:胡学文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非常优秀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关注底层小人物的人生命运,反映小人物在人生路上的艰难跋涉和对生活的抗争、对命运的不妥协精神。
  关键词:小人物;人文关怀;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王雅平(1980-),女,回族,河北沙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1
  胡学文是我国当代文学中一位优秀且有良知的作家,他祖籍是河北省沽源县,沽源地处张家口坝上地区,独特的草原风貌及草原文化对胡学文的成长和创作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胡学文的小说创作,着眼于社会底层小人物叙事,这些小人物或者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在灯火阑珊的城市中,却往往被他人所遗忘;或者是男权社会权利制度下的女性形象。在中国自古至今的男权社会背景下,女性角色往往被看作男权制度下的附属品。男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占有绝对的地位使得女性缺少独立人格、她们被物化、符号化,成为男人的附庸,缺少独立存在的意义。[1]
  《冬天里的套子》为我们读者呈现了一个悲剧故事。郝生是故事中的男主人公,他的妻子患有很严重的病,家境并不富裕的他,为给妻子治病已经是倾尽所有,可是自己的女人终不见好。最后面对即将辞世女人卑微、寒酸的愿望:想吃一口肉的时候,郝生却是一筹莫展,因为郝生实在太穷了,他恨不得能从自己身上挖下一块肉来。最终女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也没有实现自己最简朴的心愿。
  《在路上行走的鱼》中的羊靶子,对他而言荞面锅饼卷咸菜再就上一缸子凉水,就是一顿上等佳肴。即便是在春节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他却还是穷得连一斤肉都买不起。
  生活的贫穷使人痛苦,使人绝望。面对生活的惨淡,它可能会让人丧失对未来生活的期冀和憧憬。但是胡学文笔下的这些悲剧人物并没有就此而消沉下去,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虽然每天重复着将巨石推上山顶,到了山顶后巨石却又滑落的周而复始的生活,但在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西西弗斯仍然会像前一天一样目光炯然、意志坚定的将巨石推向山顶。这是一种质朴的面对困难不妥协、不服输的精神,即便这种反抗是徒劳的,就像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中的小人物一样,尽管生活中处处都充斥着人生的不如意,可以说人生处处是悲剧,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丧失对生活的企盼和憧憬。他们依然在生活中艰难跋涉,重要的是他们做了而且无怨无悔。
  《挂呀么挂红灯》中的白乐一家是社会底层中的底层,生活不但贫穷而且不幸。作为一家之主的白乐,要承担起照顾妻儿老小养家糊口的责任。但因为母亲的病、女儿的先天性兔唇,只得借钱看病,但又无力偿还,家庭一贫如洗,被迫到处逃亡。即便是平常人的平常生活,但对白乐来说都是一种奢求。对于自己的女儿,他有着和其他父亲一样的爱,在外躲债的日子,即使拮据、即使贫穷,他还是花一块钱给女儿买了一串糖葫芦,女儿欢天喜地地给他喝叶子各分了一颗,他对女儿说这等于下馆子了。当白乐蹲在饭馆门口用从饭馆讨来的白水就着啃自己几天前从家带来的干馒头的时候,引来了无数饭馆里嫌弃的白眼。虽然白乐心里也难受,但他却在女儿面前说:“闺女哇,这镇上的饭馆实在没啥好吃的,等你长大,爸带你去县上的饭馆吃,人家那是什么手艺?能把鸡做成凤凰,能把死鱼做成活鱼。” 此时,女儿两眼放光,拍手道:“等!等!”在白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白乐和阿Q一样,都是社会底层中的底层,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和命运,只能通过精神胜利的方式让自己内心的悲哀和失落得到暂时的安抚和宽慰。但这种精神胜利,也恰恰反映了底层小人物对现实社会、苦难命运的不屈服。
  《飞翔的女人》中的荷子因为在一次赶集的过程中,丢失了女儿,从此迈上了慢慢寻女的征程。丢失女儿对一个母亲来说,内心本已充斥着巨大的伤痛,但她的遭遇和内心却缺少被关怀和理解。她在一个人寻找女儿的路上经历了被欺骗、被拐卖、被迫害的不幸,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孩子。虽然直到故事的结局她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女儿,但她帮助其他被拐卖的人找到了他们自己的家。荷子是一个柔弱的女性,他遭遇了人生的不幸,但她为母则刚,当所有人都劝她放弃的时候,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寻找自己的女儿。在寻找自己女儿的漫漫征程中,她将由对女儿的爱转变成对所有被拐人员的大爱。这种底层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对苦难生活的搏击精神,为我们每一个读者所深深动容。
  不是任何一个会写文章的人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优秀的作家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叩问者,是人类精神的跋涉者,是人生路上的苦行僧。胡学文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他将作品关注的视角定格在社会底层小人物身上,关注他们的苦难人生,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面对困难的时候精神上的思想闪光……纵然很多底层小人物在社会中是被忽略、被漠视的,他们生活贫穷、人生悲苦,可以说是在他们的人生中处处充满了悲剧,胡学文直面这些小人物的人生悲剧,反映小人物对生活苦难的抗争,目的是通过对这些小人物人生命运的续写可以更好地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我们的思考。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这正是胡学文作品的意义所在。胡学文的作品体现了他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优秀作家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向度。
  参考文献:
  [1][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陶鐵柱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97-198页。
其他文献
摘 要:日本作家中上健次在其“纪州长篇三部曲”中,以部落民问题为主题描绘了纪州熊野地区一个“部落”共同体的故事。“部落”的地缘关系极其恶劣,部落民的血缘关系非常复杂,“部落”里接连不断地发生着各种事件。“部落”是部落民生命的依托和生产生活的平台,同时也是导致他们命运多舛的根本原因。虽然“部落”消失在了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中,但部落民背负着沉重的负面包袱,他们难逃被时代进步所淘汰的宿命。  关键词:中上
摘 要:爱,是文学创作中常谈常新又不可避免的主题,这里有两性之间的爱,也有宏大的家国情怀之爱,女作家舒婷在20世纪70年代,“红色主题”占据诗坛的背景下,独特而大胆抒发自己对恋人的情爱观与对祖国深刻的爱,充分体现了作者为人为诗所恪守的初心。  关键词:爱;爱情观;大爱;本真  作者简介:马敏(1984.2-),女,回族,宁夏人,文学硕士,寧夏警官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  [中图分类
摘 要: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这部作品中为我们展示了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本文开篇简要论述了海明威英雄主义的根源及表现,再深度剖析了这部小说中两名主要人物所呈现出的英雄主义意识。  关键词:英雄主义;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简介:刘畅(1995.3-),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二作者王冠丹(1993.3-),女
摘 要:《永别了,武器》自1929年出版以来便受到一致好评,时至今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蔚然大观,囊括作品的人物、思想、艺术特色等各个方面。本文无意于重蹈前人之功,笔者拟用印象式的体验之刃开凿未露的冰山,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发现个体偶在(胜利、爱情)与长存的命运(死亡、孤独)的张力,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亨利从履行职责到远离战争,从佳人相伴到雨中独行,最终完成了对人生虚无的体认。  关键词:海明威;永别了,
1  有多少年了,我的目光为什么要落在一根又一根的缆绳上?我问自己。  做水手的时候,睡在船舱里,夜晚的梦,事实上是被缆绳牵住的。船靠泊在码头趸船,缆绳在系住岸上那一个个地名时,也将我的梦一次又一次带到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地方,并在城市或乡野的岸边,如雾一般地弥漫开来。风平浪静时,舷下的江水,依然會流出哗哗的响声;这流水的响声,就蕴藏在湍急的江水内部,仿佛也与江水一起,能够反射天光,照亮了我的梦境,也
“诗意的栖居,不应只是观看的诗意,而是居住的诗意。”这对年轻建筑师夫妇借海德格尔之言,向我们介绍这个耗时5年、 在北京郊外从建筑盖起的家。  “铁血山庄”(W之家)的两位屋主:王旎和张大为,亦是建筑工作室左通右达的创始人。二人早年移居澳大利亚,在海外接受了完整的建筑学教育,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参与实践了建筑和室内设计。他们致力于国际化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试图打破和消解东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的隔阂
摘 要:“我不知道哪个人像他那样总是强烈地意识到 自己的存在”。看过英国作家毛姆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人,无论对其根据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生平为素材创作的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或爱或憎,相信都曾被他独特的灵魂所震颤。那如烈焰般的自我存在意识,强烈到可以荡平一切妨碍他实现画家梦想的阻碍。为何会对斯特里克兰德陈述性的一句评价,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我想这正是找寻的答案。  关键词: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摘 要:《说唐全传》是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变的关键性作品。它的世俗化的创作倾向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英雄传奇小说和历史演义小说创作。本文通过分析《说唐全传》中的英雄形象——平实化的英雄,认识其在文学史中的独特地位。  关键词:《说唐全传》;英雄形象;平实化  作者简介:王岩(1989.6-),女,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
“白日梦想家”(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是一部拍摄于2013年的美国轻喜剧,影片主人公沃特.密提是一名在《生活》杂志工作了16年的胶片洗印经理,他性格内向,腼腆害羞,人生平淡无奇,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同事却不敢开口表白。表面上他像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内心却极度渴望成为别人包括自己崇敬的、无所不能的大英雄,因而时常“走神”做着白日英雄梦。直到有一天杂志需要找到狂野
摘 要:田汉从最初的戏剧文学的试水者到中国公认的现代戏剧“梨园领袖”,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条线,即“Violin and Rose”情结,与艺术和爱情紧密联系。而创作于1958年的历史剧《关汉卿》,是他话剧创作的一个高峰,他一以贯之的“Violin and Rose”情结亦得到进一步体现。  关键词:《关汉卿》;田汉;“Violin and Rose”情结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