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贵在自我发问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88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来提问”“为谁而问”“怎么提问”等问题是大家对阅读教学课堂提问这一现象进行讨论的几个关键问题。新课标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该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如何指向个体?一句话,指向个体就是指向阅读本身。真正的阅读过程就是不断的提问过程,这是由阅读心理机制决定的。学生指向个体的阅读也就是自我发问的阅读。
  学生的自我发问,不同于一般课堂师生间、同学间的提问,是一种内部的自我提问。提问时间可以瞬间即逝,可能长驻心间。学生的自我发问使思维、情感呈开放型结构,是对文本的一种整体观照。而一般课堂提问是在师生思维相对封闭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些问题往往不够全面,学生心理状态各不一样,问题的重点不一样,思维、情感的发展方向也就不一样了。
  根据现代阅读心理学理论,阅读主体总是带着自己的阅读期待进入作品的。当作品的语言、意象、思想情感一起进入我们脑海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凭借自己的阅读期待视野进行辨识、理解、联结与填补并生成新的意义、意象,从而感受作品的内涵。阅读时,总是把作品提供的意义意象世界与自己已有的意义意象世界进行碰撞、对比,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就开始不断地涌现出来。只有当问题涌现的时候,阅读才算真正开始。比如,初读李商隐《无题》的前四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有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别难亦罢,相见何难?东风无力,怎见得百花就残呢?蜡炬何来泪,又如何干呢?“无题”说的什么意思,表的什么感情?这些问题从意义层面到意象层面,再到思想感情层面,表现出一种心理流向。提问是读者与作者两种视野的联结与交融。相见难是李商隐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别时难却是另一种难(难舍难分);东风无力的秋冬时节百花自然凋谢,原来是侧写;蜡烛流泪是形象化的比喻,是拟人手法;春蚕、蜡烛两句把爱情之深挚忠贞写得淋漓尽致。
  自我提问要成为我们阅读的一种自觉行为,提问的过程是一种阅读过程,也是一种理解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开展自我提问,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促使阅读问题的解决,这也是开展阅读教学的较好的自我调控手段。比如在开始阅读的时候,读到精彩的句子,不能就马上过去,我们要停下来,给自己提问题:我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吗?不能很快理解内容,阅读受到阻碍,怎么办?就应该寻求帮助。能够回忆,就继续阅读。读完之后,应该问自己:我能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吗?我能提出疑问吗?在自己疑问的基础上进行深层加工,比如概括、比较、评价等。在此基础上,再次问自己:我能全面理解课文吗?等等,直到完全理解文章,获得阅读体验。
  非指示教学就是尊重学生自己发问,尊重学生个体阅读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开始时,学生总要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文本,获得原初体验。教师没有固定在封闭的几个问题上,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期待视野进入作品。通过教师的补充和引导,学生再次提升自我的阅读视界。我们来看看郑逸农老师是怎样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的:“学生初读全诗,说说自己的原初体验;再读全诗,推测判断一下诗人的情况;教师介绍诗人的简况(自杀结局、单调生活与孤独心灵),让学生三读本诗,说说自己新的理解与感悟;四读本诗,欣赏研究本诗的艺术价值;讨论交流之后,教师介绍一篇他人的赏析文章,深化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并反省自身的研读欣赏,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教师介绍诗人之死的文章《海子:诗与死》,再让学生五读本诗,深入体会,并说说此时的理解与体验;最后,每人说一句最有感受的话,作为学习本诗的结束语。”(郑逸农《步步引导,层层深入》,《人民教育》2004年第1期)课堂上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热热闹闹的提问形式,但学生自始至终都在阅读,都在自我发问,自我答疑,自我提高。在个体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再相互对话与交流,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06年1—2期我们讨论了课堂教学中应该由老师提问还是应该由学生提问,很多老师热情地参与了讨论。本期我们刊发两位老师的文章,探讨课堂教学中该问什么、该怎样问,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阅读是以理解为基础,理解又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标志,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同时又必须有助于完成相应的阅读教学任务。基于此,
馄饨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食品。但是,人们对“馄饨”的“饨”却是“深知其义,而未知其音”。笔者曾经在南京大学食堂馄饨窗口作过一次调查,站在一旁,暗中记录购买馄饨的大学生对“馄饨”一词的发音。调查结果统计表明,在所调查的106人中,仅有8人发音完全正确。一般而言,大学生的普通话相对标准些,发音错误率较低,但是在“馄饨”一词上却产生了普遍的误读。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都给出了“饨”的注
单元整体设计一、学情分析本单元选文属童话、科幻类作品,学生第一次接触此类文体。童话、科幻是人类丰富想象力的产物,是人类美好心灵的寄托。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株洲市芦淞区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得出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不高,层次较低;体育组织不健全;缺乏场地及指导人员;居民参
感悟一般指受到感动而有所觉悟。我们这里所说的感悟,是指感受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表象,从而获得某种启迪,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升华,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完整过程。  感悟式教学是由教师创设种种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听讲的兴趣、说写的欲望、合作探究的心情,为有感而悟打下基础;或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有所感触而领悟;或通过品味课本、体验生活,打通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界限,使
音乐,做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音乐教育从心理学层次说,是建构人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文化—心理结构;从脑科层次说,主要是开发的具有巨
《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人》是爱因斯坦1936年10月15日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稿。这一年爱因斯坦57岁,已经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