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催生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占据了主要比例。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介绍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常见质量問题,提出了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以期对建筑工程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混凝土 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占据了重要的部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要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一定要从机器、工作者、原材料等多个角度入手,高效的分配安排各种施工原材料,需要施工技术人员、质量监督人员、监理人员等的多方努力。
1、影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1.1管理意识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要科学严格的进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可是分析实际的施工工作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管理规定都未真正贯彻落实到实处,企业建设工程的关键依然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工程质量管理观念还非常差,质量意识非常薄弱。
1.2施工技术落后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虽然引入了很多先进的施工方式、施工观念以及施工设备,可是我国的施工人员整体水平很低,无法熟练的应用这些先进的设备,这便影响了其功能的真正发挥。此外,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不先进性,使得我国的很多管理规定都很不科学,无法科学、高效的将这些先进的设备、工艺等。
1.3资源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资源管理不到位,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等不合标准,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此外,未及时更换已老旧的设备,没有做好日常维护管理等,也会造成设备运行故障影响工程正常施工和施工质量。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常见质量问题
2.1由于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露筋及孔洞引起的质量问题
在建筑模板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表面杂物没有清理干净,或者没有浇水湿润,混凝土表面粗糙而引起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浆、凹坑和麻点等现象,可能引起应力集中导致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配比不合适、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密实,致使水泥浆流失,混凝土局部形成蜂窝状的窟窿而产生质量问题;而如果浇筑过程中,在钢筋很密实的部位混凝土下料被截断,而且振捣不均匀,就会严重跑浆形成松散孔洞造成较大质量事故。
2.2由于混凝土裂缝引起的质量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而且这也是控制工程质量最重要的一方面。引起裂缝产生最多的因素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度不均或者外部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引起的裂缝产生。此外混凝土收缩也会导致裂缝产生,基础刚度不均引起的基础不均匀沉降也是原因之一,碱骨反应也可能引起裂缝产生,这些裂缝的产生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进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2.3由于混凝土夹芯引起的质量问题
进行混凝土浇筑之时,特别是对大型复杂的钢结构混凝土施工。需要进行分层施工,如果混凝土间隙的杂物没有清理干净,在下步混凝土浇筑时杂物就会夹入混凝土内造成夹芯,而这对混凝土的强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对分层间隙时间、杂物清理要严格控制,预留的施工缝最好先铺抹水泥浆或者开贯通的接口便于杂物清理,清理干净后再灌注混凝土。
2.4由于混凝土不均匀、强度不达标引起的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中,当预拌好的水泥过期或者受潮、沙石级配差、水灰比不适当或加量不准确,冬天养护不够,拆模过早,就会导致混凝土凝结后不均匀,强度也达不到设计要求等级。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抽查,随意调整水灰比和沙石级配引起的,因而提高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加大施工监理制度对控制混凝土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3、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措施
3.1严格施工前混凝土质量配比关
施工单位应严把原材料质量检验关,工地材料员必须从正规厂家进材料,货比三家,进场必须检验材料出厂合格证等,将水泥用到具体施工之前,除过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之外,还应该有强度、凝结时间以及安定性等方面的试验,在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到施工之中,对于先使用后检验检或者是检验与使用同时进行这些行为应该严格禁止。
混凝土的配合比对于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应该根据设计的要求以及依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之中具体的规定来进行配置,依靠经验来进行配合的行为没有办法保证施工的质量。
3.2控制搅拌以及浇注的质量
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对于优化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因为搅拌的时间对于混凝土拌合物的均质性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应该严格依照最短搅拌时间上的规定,进而实现搅拌均匀的目的。对于搅拌之中加入硅粉和掺合料的混凝土之时,应该适当的延长搅拌的时间。一旦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轻骨料混凝土之时,那么其加料顺序和搅拌的时间则另当别论。用水量以及掺入外加剂的品种和数量对于混凝土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混凝土生产以及使用之中对于水的用量应该严格禁止。
浇注地点要检查塌落度,每班不应少于两次。预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对可能的塌落度损失进行充分考虑,保证在进行浇注时混凝土的塌落度在设计值的允许偏差之内。同时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不能出现分层、离析、漏浆等现象,若在浇筑前发现有离析、泌水现象出现,应进行二次搅拌后再进行浇注。
3.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进行使用时,应该做商品混凝土拌合物来进行坍落度的试验,依照试验的结果做好检查的记录,并且现场的监理人员应该进行做好本职工作,加强试验的监督。对于坍落度不符合使用要求的混凝土严禁投入到施工之中;做好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现场控制以及验收工作。
实现施工现场的有序施工,保证施工的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点及时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质量意识定期进行培训,使其可以提供工作的责任心,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4、结束语
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施工的标准,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对施工现场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作科学合理的解决并加强预防此问题的再次发生。对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因素应该及时清除。
参考文献:
[1]王秉政.关于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18).
[2]王猛.关于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研究.工程技术,2017(07).
[3]张宇鸣.关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华东科技, 2013 (7).
作者简介:
魏东,男,1968年6月,汉族,山东济南人。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历,工作单位为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站,从事质量监督工作。
关键词:混凝土 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占据了重要的部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要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一定要从机器、工作者、原材料等多个角度入手,高效的分配安排各种施工原材料,需要施工技术人员、质量监督人员、监理人员等的多方努力。
1、影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1.1管理意识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要科学严格的进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可是分析实际的施工工作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管理规定都未真正贯彻落实到实处,企业建设工程的关键依然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工程质量管理观念还非常差,质量意识非常薄弱。
1.2施工技术落后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虽然引入了很多先进的施工方式、施工观念以及施工设备,可是我国的施工人员整体水平很低,无法熟练的应用这些先进的设备,这便影响了其功能的真正发挥。此外,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不先进性,使得我国的很多管理规定都很不科学,无法科学、高效的将这些先进的设备、工艺等。
1.3资源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资源管理不到位,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等不合标准,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此外,未及时更换已老旧的设备,没有做好日常维护管理等,也会造成设备运行故障影响工程正常施工和施工质量。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常见质量问题
2.1由于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露筋及孔洞引起的质量问题
在建筑模板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表面杂物没有清理干净,或者没有浇水湿润,混凝土表面粗糙而引起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浆、凹坑和麻点等现象,可能引起应力集中导致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配比不合适、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密实,致使水泥浆流失,混凝土局部形成蜂窝状的窟窿而产生质量问题;而如果浇筑过程中,在钢筋很密实的部位混凝土下料被截断,而且振捣不均匀,就会严重跑浆形成松散孔洞造成较大质量事故。
2.2由于混凝土裂缝引起的质量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而且这也是控制工程质量最重要的一方面。引起裂缝产生最多的因素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度不均或者外部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引起的裂缝产生。此外混凝土收缩也会导致裂缝产生,基础刚度不均引起的基础不均匀沉降也是原因之一,碱骨反应也可能引起裂缝产生,这些裂缝的产生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进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2.3由于混凝土夹芯引起的质量问题
进行混凝土浇筑之时,特别是对大型复杂的钢结构混凝土施工。需要进行分层施工,如果混凝土间隙的杂物没有清理干净,在下步混凝土浇筑时杂物就会夹入混凝土内造成夹芯,而这对混凝土的强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对分层间隙时间、杂物清理要严格控制,预留的施工缝最好先铺抹水泥浆或者开贯通的接口便于杂物清理,清理干净后再灌注混凝土。
2.4由于混凝土不均匀、强度不达标引起的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中,当预拌好的水泥过期或者受潮、沙石级配差、水灰比不适当或加量不准确,冬天养护不够,拆模过早,就会导致混凝土凝结后不均匀,强度也达不到设计要求等级。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抽查,随意调整水灰比和沙石级配引起的,因而提高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加大施工监理制度对控制混凝土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3、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措施
3.1严格施工前混凝土质量配比关
施工单位应严把原材料质量检验关,工地材料员必须从正规厂家进材料,货比三家,进场必须检验材料出厂合格证等,将水泥用到具体施工之前,除过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之外,还应该有强度、凝结时间以及安定性等方面的试验,在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到施工之中,对于先使用后检验检或者是检验与使用同时进行这些行为应该严格禁止。
混凝土的配合比对于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应该根据设计的要求以及依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之中具体的规定来进行配置,依靠经验来进行配合的行为没有办法保证施工的质量。
3.2控制搅拌以及浇注的质量
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对于优化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因为搅拌的时间对于混凝土拌合物的均质性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应该严格依照最短搅拌时间上的规定,进而实现搅拌均匀的目的。对于搅拌之中加入硅粉和掺合料的混凝土之时,应该适当的延长搅拌的时间。一旦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轻骨料混凝土之时,那么其加料顺序和搅拌的时间则另当别论。用水量以及掺入外加剂的品种和数量对于混凝土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混凝土生产以及使用之中对于水的用量应该严格禁止。
浇注地点要检查塌落度,每班不应少于两次。预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对可能的塌落度损失进行充分考虑,保证在进行浇注时混凝土的塌落度在设计值的允许偏差之内。同时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不能出现分层、离析、漏浆等现象,若在浇筑前发现有离析、泌水现象出现,应进行二次搅拌后再进行浇注。
3.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进行使用时,应该做商品混凝土拌合物来进行坍落度的试验,依照试验的结果做好检查的记录,并且现场的监理人员应该进行做好本职工作,加强试验的监督。对于坍落度不符合使用要求的混凝土严禁投入到施工之中;做好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现场控制以及验收工作。
实现施工现场的有序施工,保证施工的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点及时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质量意识定期进行培训,使其可以提供工作的责任心,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4、结束语
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施工的标准,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对施工现场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作科学合理的解决并加强预防此问题的再次发生。对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因素应该及时清除。
参考文献:
[1]王秉政.关于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18).
[2]王猛.关于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研究.工程技术,2017(07).
[3]张宇鸣.关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华东科技, 2013 (7).
作者简介:
魏东,男,1968年6月,汉族,山东济南人。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历,工作单位为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站,从事质量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