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生物学教学内容中与健康有关的理论,而且要收集大量与健康、保健、卫生有关的知识与资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 健康教育 主体作用
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生物学与健康教育更紧密地结合。为将初中生物学教学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多年来,我做为一名一线生物教师,创造出多种有效的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以下的分析可以使大家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供大家借鉴。
传统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活泼好玩的天性,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施行素质教育,向课堂要效率,归根结底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如何在初中生物课上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一、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迷人的生物界、神奇的生命现象、诱人的科学前景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一些在我们看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学生眼里觉得高深莫测,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耐心地、通俗易懂地加以解释,同时表扬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精神,鼓励他们再接再励,使学生为自己的独到观点和看法感到光荣和自豪。生物课上有各种模型、标本、挂图等,生物更是一门探究课,有很多活动和实验。如:“蚂蚁的觅食行为”实验,我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独立完成时,学生饶有兴致地操作。如此学生既调动了主动性,得出了确切结论,又培养了实验探究能力。再如:在学习感觉器官的知识时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在学习骨胳的知识时让学生理解坚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柱的道理;在呼吸系統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理解吸烟的危害,等等。
二、提供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把学生从“背”中解救出来。只有学生想学了,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师要满腔热情、恰到好处地宣传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从绪论课开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要满腔热情地向学生讲明生命科学的现状和前景;讲明生命科学在工农业、医学等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讲明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粮食、人口、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等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生物学的研究;讲明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时代,使学生对生物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使学生充分感知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会问题即可,学生对概念、原理等总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根本不理解,学习时只凭死记硬背,负担很重,效果也不佳。教师要甘当导演,搞好教学过程设计,准备好充分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在不知结论的情况下,经过教师的启发和自主的实验、探索、讨论、研究,最后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学生自然会在其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此外学生还会产生身临其境的科学探索感觉,从而培养科学素质。当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是所有的课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的,但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能用上的一定要上。
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如制订出三口之家一周符合营养标准的食谱。学习教材中有关合理膳食的知识,食物的营养成分的知识,以及合理膳食的好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中的食物营养成分表,制订合理的食谱,使活动与学生生活贴近,让学生了解社会,最终使学生愿意接受合理的膳食。有些学生在活动之后改变了不吃胡萝卜的偏食习惯。这个活动最终也促进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使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课时密切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用所学知识去解答一些实际问题,看懂一些常见的化验单,校园内各种花草树木的识别,克隆羊到底是怎么回事,等等,使他们体会到生物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应该在生物学教学中结合下列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饮食卫生和营养卫生糖尿病的防治;呼吸系统的保健,吸烟、吸毒的危害;细胞的癌变;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运动与保健。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知识的学习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新初中生物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与健康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有:调查本地常见的寄生虫病;记录三天内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估算每天食物热量;有关糖尿病的调查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调查;检查视力;收集与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调查本地计划免疫实施的状况。健康教育就可以教这方面的内容。摆在每位生物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是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设计与组织活动。
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生物学教学内容中与健康有关的理论,而且要收集大量与健康、保健、卫生有关的知识与资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2]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生物教师教学用书.
[3]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 健康教育 主体作用
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生物学与健康教育更紧密地结合。为将初中生物学教学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多年来,我做为一名一线生物教师,创造出多种有效的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以下的分析可以使大家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供大家借鉴。
传统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活泼好玩的天性,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施行素质教育,向课堂要效率,归根结底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如何在初中生物课上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一、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迷人的生物界、神奇的生命现象、诱人的科学前景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一些在我们看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学生眼里觉得高深莫测,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耐心地、通俗易懂地加以解释,同时表扬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精神,鼓励他们再接再励,使学生为自己的独到观点和看法感到光荣和自豪。生物课上有各种模型、标本、挂图等,生物更是一门探究课,有很多活动和实验。如:“蚂蚁的觅食行为”实验,我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独立完成时,学生饶有兴致地操作。如此学生既调动了主动性,得出了确切结论,又培养了实验探究能力。再如:在学习感觉器官的知识时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在学习骨胳的知识时让学生理解坚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柱的道理;在呼吸系統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理解吸烟的危害,等等。
二、提供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把学生从“背”中解救出来。只有学生想学了,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师要满腔热情、恰到好处地宣传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从绪论课开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要满腔热情地向学生讲明生命科学的现状和前景;讲明生命科学在工农业、医学等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讲明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粮食、人口、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等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生物学的研究;讲明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时代,使学生对生物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使学生充分感知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会问题即可,学生对概念、原理等总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根本不理解,学习时只凭死记硬背,负担很重,效果也不佳。教师要甘当导演,搞好教学过程设计,准备好充分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在不知结论的情况下,经过教师的启发和自主的实验、探索、讨论、研究,最后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学生自然会在其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此外学生还会产生身临其境的科学探索感觉,从而培养科学素质。当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是所有的课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的,但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能用上的一定要上。
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如制订出三口之家一周符合营养标准的食谱。学习教材中有关合理膳食的知识,食物的营养成分的知识,以及合理膳食的好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中的食物营养成分表,制订合理的食谱,使活动与学生生活贴近,让学生了解社会,最终使学生愿意接受合理的膳食。有些学生在活动之后改变了不吃胡萝卜的偏食习惯。这个活动最终也促进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使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课时密切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用所学知识去解答一些实际问题,看懂一些常见的化验单,校园内各种花草树木的识别,克隆羊到底是怎么回事,等等,使他们体会到生物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应该在生物学教学中结合下列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饮食卫生和营养卫生糖尿病的防治;呼吸系统的保健,吸烟、吸毒的危害;细胞的癌变;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运动与保健。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知识的学习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新初中生物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与健康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有:调查本地常见的寄生虫病;记录三天内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估算每天食物热量;有关糖尿病的调查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调查;检查视力;收集与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调查本地计划免疫实施的状况。健康教育就可以教这方面的内容。摆在每位生物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是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设计与组织活动。
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生物学教学内容中与健康有关的理论,而且要收集大量与健康、保健、卫生有关的知识与资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2]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生物教师教学用书.
[3]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