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何景明的诗歌创作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me1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何景明是明代“前七子”中的重要人物,他与李梦阳并称当时的文坛领袖。他所生活的弘治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是明朝由盛入衰的转折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何景明写了大量的诗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由于“前七子”的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所以本文依据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从“情、言”两个方面去品读何景明的诗歌。
  关键词:何景明;情;言;声;义
  一、莫先乎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何景明的诗作内容丰富,数量较多,其中主要表达了这几种感情:怀才不遇之情、离别相思之情、悲凉凄苦之情… …
  (1)怀才不遇之情
  何景明自幼聪慧,八岁能文,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授书中舍人,属从七品。当权,于是上书首辅要求制裁刘瑾,却无功而返,最后被迫还乡。怀才不遇之情便在这段时间滋生。例如《明妃引》,《明妃引》是古人常用的诗题,比如说北宋的王安石也曾用过,这个诗题往往是借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故事,来抒写文士怀才不遇的境况。
  此诗大概意思是:明妃的容貌绝佳,后宫无人可以媲美,可是皇上懒得临幸后宫,就让画工给妃子们画在纸上,供他挑选。明妃自认为自己的美色无人能敌,就不与画师通贿,却不知道美丑都是画师说了算。到后来远嫁匈奴,玉容消陨,葬身沙漠,在那苍茫凄寒的地方只有她的孤零的坟茔。最后两句 “古来抱节本难遇,况复蛾眉人所妒。君不见,长门宫,不用黄金买词赋,纵有朱颜君不顾。”点出他心中所思,借明妃的故事,隐喻贤能之士无法容身的朝政。“长门宫”是汉武帝失宠的陈皇后所居宫殿,后来专门用来借指失宠女子居住的寂寞凄清的宫殿。陈皇后失宠后,用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以此感动了皇帝,陈皇后再一次得宠。作者在此借用陈皇后的故事,隐喻买官卖官的政治现实。此诗作于弘治末正德初,当时朝政由宦官刘瑾把握,使得贤能之士无容身之处,全诗颇有讽刺意味。
  (2)离别相思之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在何景明的所写的诗歌中,抒发离愁别绪的有很多。例如《峡中》,该诗是诗人在弘治十八年五月奉哀诏使滇的返程中路过巫峡所作的,自古以来,写巫峡的诗不少,大多都是赞叹它的绮丽俊秀,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诗人在这里独辟蹊径,借写巫峡的景色与猿猴凄婉动人的啼叫,抒发出自己的思乡情绪。
  (3)悲苦凄凉之情
  言为心声,何景明将他的心路历程熔铸于笔下的文字中,让人读了为之心戚戚然也。例如《雨后次孟望之二首》其二:
  万里看无际,高秋接素氛。沙村昏片雨,石壁断孤云。鸿雁常求侣,凫鸥不离群。寒山有落木,风起暮缤纷。
  这首诗出自《家集》,作于正德二年后何景明归居期间,此次归居的缘由是因为在弘治十八年时,是大宦官刘瑾当权,何景明不满,便上书首辅要求制裁刘瑾,但没有用,何景明便请求还乡。在此期间何景明的大哥、父母相继去世,只剩他一人孤孤单单,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还有其一,其一抒写的是诗人居处荒野,想慕逍遥放歌,高隐出世的情怀。这里所讲的其二,写的则是抒写诗人独居落寞,不耐凄清寒凉、孤单失偶的心境。“素氛”是白色的云气,写出了秋天的一览无遗。“片雨”、“孤云”写出它们的形单影只,后面的“鸿雁”与“凫鸥”经常是成群结队出现,更是突出了“片雨”与“孤云”的孤单。“寒山有落木,风起暮缤纷。”则给我们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秋山寒瑟,林木凋落,日暮风起,落叶乱舞。”让人瞬间感到意象寒寂,情境萧然。由此与作者心中的悲苦凄凉之情产生共鸣。
  二、莫始乎言
  (1)清秀俊逸的艺术风格与善于用典
  纵观何景明的诗作,可以发现他的诗歌风格总体上以清秀俊逸为特色。沈德潜对于李梦阳和何景明的诗作是这样评价的:“李獻吉雄浑悲壮,鼓荡飞扬,何仲默秀郎俊逸,回翔驰骤。”以《秋江词》为例,陈子龙评曰:“清秀之词,不伤古质,所以为大雅。” 沈德潜以“美人娟娟隔秋水”比拟其含蓄蕴藉之风度。
  (2)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是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何景明在他的诗作中大量地运用了这一手法。
  例如《梁实吟》:全诗围绕着梁甫山来写,以之为焦点,将相关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串联起来,甚至本来不相干的事件也被转折系连,如“田疆”原本是春秋晚期齐国勇士田开疆之省称,在这里以田开疆一人代指齐国三勇士,指出他们勇而无礼,将危害国家。“东绝梁甫观蓬莱”一句化用东汉梁鸿故事。梁鸿经过京都洛阳,看到民众极其劳苦,哀伤而作《五噫歌》,汉章帝看见其诗,不满而追捕之,梁鸿乃改姓名,携妻避居齐鲁之间。讽刺了当时的朝政当权者。“瀛洲、方丈列仙占,文成、五利何能验。”该句讽说少翁、栾大之流,玩弄鬼神方术,以为神仙可致,然终无效验。“徐生入岛竟不回,博士儒生尽坑堑。”徐生即徐福,曾奉皇令,到东海寻找三神仙,却一去而不复返,“坑堑”是指秦始皇焚书坑儒,本来这两件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诗人却将这两件事勾连在一起,意谓:徐福的一去不复返引起皇帝的暴怒从而坑埋博士儒生。
  (3)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是何景明诗作中又一大重要的诗歌技巧。如《岁宴行》中:统治者的强征暴敛与“贫家卖男富卖田”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官府征求繁多且急,而民生困苦无以卒岁。“往时人家有储粟,今岁人家饭不足。”用“旧”和“今”的时间对比,写出人民的饥馑困顿。“明朝亦是新年到,北舍东邻闻哭声。”这句以新年与现状作对比,新年本应该是高高兴兴的一年,可诗人却只能听见周遭的为饥寒而嚎哭的声音,完全没有了新年的喜庆气氛。
  又如《官仓行》中:“富家得粟堆如邱,大车槛槛服两牛。乡间饿夫立墙下,稍欲近前遭吏骂。”采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严重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再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狗”的现象。
  何景明与李梦阳一起倡导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复古运动。后来与李梦阳反目,有了自己的思想,认为真正的文学应该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是真情的流露。综观他的诗作,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写出了他真实的声音,也都与社会现实离不开,这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是非常符合的,同时,他的诗作也给后世诗坛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吕艳萍:《何景明诗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16年。
  [2] 周丽、叶翠:《明清桐城麻溪姚氏女性诗人诗歌研究》,《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3] 金荣权:《何景明及其诗文创作简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第3期。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逐步深化,城市规划问题愈发凸显。在城市规划中如何能够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现代城市规划中,能够更好的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大大提升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鉴于此,本文对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大数据;应用构想  我国的城市规划都属于政府行为,以扩展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在城市规模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现在已经生活在数字媒体时代。数字媒体技术,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得更多的视觉艺术作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数字化的视觉技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已经被广泛传播。因此,视觉艺术应当跟随时代发展脚步和人们的需求,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焕发活力。本文对数字媒体技术语境下,视觉艺术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根据时代的要求,对视觉艺术进行创新。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重心由宫廷音乐转向了市民音乐。在此背景下,歌曲艺术、说唱艺术、戏曲艺术等蓬勃发展开来,形成了多种音乐形态。以歌曲音乐为例,其艺术形态主要有曲子、唱赚及元散曲等等。  关键词:宋元;歌曲;曲子;唱赚;元散曲  一、音乐形态的含义  音乐形态是指,根据音乐的形态即具体每部作品的音乐结构、作品样式、创作逻辑等来研究音乐中形式与内容间的诸
期刊
幼儿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有其独特的意义,因为它与幼儿教育中其他各领域是相通相融的,而幼儿美术教育最富有意义的,更在于它能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在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美术活动中,会有多少这样的作品?有多少时候,教师给予了幼儿主动学习的权利?我们只是劳碌地按照成人意愿将所谓的“幼儿应该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按约定束成的方式灌输给幼儿,强加给幼儿,不管他们是否乐于接受,能否真正地“消化吸收”。  一、创设开放式
期刊
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平稳的降落在曼谷国际机场,开启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国外之旅。第一天来到这里我本该兴致勃勃,然而在办理入境手续和等行李的漫长过程中,我的耐心慢慢被磨光,甚至有一些焦躁情绪。拿了行李后跟着团队一起坐上大巴到泰国的巧克力小镇吃晚餐,看到摆上桌的食物大家睁大了眼睛,脸上不自觉的露出微笑,也不管导游在前面讲着桌上哪个食物的来历,大家自顾自地低着头狼吞虎咽般吃了起来。我也埋头大吃
期刊
摘 要: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渗透性更强,传播面更广,也使得新闻传播更具时效性与可读性。本文对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媒介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  现代技术传媒中,全媒体是常用语。它是在创新的大环境下,计算机技术的利用方式与形态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使得新闻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与功能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统称。传统新闻传播主要通过实体平台来实现,在全媒体新型传播技术媒介
期刊
摘 要:文化素养是高校艺术生的立身之本,是高校艺术生的创作动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能够帮助高校艺术生,提升人文修养,提升思想观念,提升审美水平,进而提升他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但是,目前高校艺术生文化素养普遍偏低,不能有效发挥文化对艺术创作的促进作用。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提升高校艺术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校艺术生;文化素养;问题;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越来越注
期刊
1 选题依据及概念定位  1.1 项目背景及痛点  榫卯结构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设计领域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玩具是人类进行自我教育和文化传播的物态形式。在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大行其道的今天,实体拼装玩具正逐渐被可操控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电子与虚拟游戏所取代。但同时人们也忽视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需求与体验,如使用者在空间思维、创造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锻炼以及与他人面对面的沟通互动。玩具设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探究舞蹈美育价值,可以对新木桶理论进行研究,提高我国舞蹈水平,本文通过提高审美能力、提升创造能力、全面素养教育、身心教育、全脑教育,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使舞蹈美育具有一定的价值,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木桶理论;舞蹈;美育价值  引言  舞者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舞蹈动作表达内心的情感,并且能
期刊
摘 要:19世纪后半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新艺术”运动中的一支“主力军”分离派拥有独特的绘画理念与主张,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和代表画家,他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本文以克里姆特绘画风格来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创作,浅谈克里姆特绘画风格影响下的个人油画创作。  关键词:克里姆特;装饰性;象征性;主观性  克里姆特是本人最喜欢的艺术家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