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学作品是作者思绪的挥洒与漫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达到高效地解读再创作的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极为重要的一项任务。本文分析了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想象力 培养策略
  想象力是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想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积累语言及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想象力对于小学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文学离不开创作者想象力的“漫游”。对于小学生而言让思绪随着作品运行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内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不能忽略的一项工作。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存在依赖性,尚处于混沌的思绪状态。但是小学孩子的想象不再是没有缘由的空想,这个时期对小学生想象力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培养,对于未来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感悟作者内心的情感,达到与作者思想共鸣的境界。与此同时,通过发挥学生想象力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语文课较高的教学效率,继而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措施
  1.层层设问
  一是根据小说的设问启发,小说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主题,所以就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此时设问,有助于将好的诗歌所蕴含的意境留给学生。二是利用文本“空白”启发,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文遵循艺术形式精练含蓄的要求,作者对情节和意境不能巨细无遗地抒写,总要给读者留下一些空白。分析艺术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指作者写文章时,为了某种需要而留下一个情节上的空缺。“空白”需要读者凭借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和发掘文本的潜在密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空白”设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江南逢李龟年》一文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就是诗的艺术空白处。诗人寥寥几笔勾勒了一段历史长河中的两个特写镜头,写尽了风雨沧桑和世事变迁。诗中技巧高超,小学生理解起来很难,此时教师可以寻找有关历史背景提供给学生,启迪孩子们想象诗中隐去的丰富内容:杜甫受颠沛流离的痛苦、战乱所至的那些哀鸿遍野的人间惨剧,并进行扩写,利用好这些文本中的“空白”就可以给小学生带来无限想象的空间,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联想来启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联想是把分散的彼此不连贯的思想片断连接在一个思维的链条上。小语教材里中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粗看起来故事已讲完,但细细品味还是言虽尽意未。对这类教材的处理,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要在表扬他们敢想的同时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想象的空间变得开阔。如《小摄影师》表现了高尔基对小男孩充满关心,可以启发学生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进行扩展想象:“小摄影师第二次能给他照到相吗?你能想象他照到相后说想些什么吗?”这样的设问,使学生得到更多培养想象力的机会,激起想象的兴趣,也使学生遨游在想象的天地。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孔隙”启发学生想象,这样既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容的深层次理解,又能够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来源,更能够进行拟想思维训练。语文写作手法千变万化,通过这些案例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感知,是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渠道。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如:《金色的鱼钩》中有这么一句话“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作者用这样的比拟老班长虽然不在了,但他忠于人民的精神永存,讲解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比拟想象的训练。
  3.通过语言训练来启发
  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改进而形成的过程。有了丰富的表象,必须借助语言对表象进行改造,形成自己所需要的新形象。对于某些抽象的材料尽量运用贴切的比喻、比较,使语言形象化,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讲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准确遣词造句的表现力量,可以教师用生动的言语示范,这些对学生语言训练都有重要的作用,如分析一篇洋溢着细腻情感的散文时,教师通常先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来吸引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品味描绘的意境同时加以分析。
  4.借助多媒体来启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对形象、直观的画面尤其感兴趣,而形象直观能较好地迎合他们的心理。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乌鸦喝水》一文,教师利用多媒体先让学生欣赏相关的动画,正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观看时出现另外一幅图: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老师顺势引导:“没有小石子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呢?”接着,让学生大胆发言,让他们发挥想象。随着年级的升高,想象力的逻辑性出现了创造性成分。教学中,可巧用多媒体与诗歌意境相结合,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悟和体味诗境。
  参考文献:
  [1]张浩航.立足成才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成才之路,2014(21).
  [2]张春英.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探索.学园,2014(17).
  [3]邵惠新,郑卫平.培养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宁夏教育科研,2006(02).
  [4]付志勇.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策略.吉林教育,2015(12).
  [5]杨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途径和方法.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现状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逐渐趋向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模式,不同于企业传统的工作运行模式,这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人工为主要劳动力的工作现状,从而在保障信息完善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明确信息化建设主要方向,通过采取现代化的手段,促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措施  财务管理工作作为现代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关键内容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修辞教学一直以“点缀”与“附庸”状态呈现,教师不重视修辞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向存在一定误区,不利于学生对课文主旨与作者感情的深入把握。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修辞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写作中灵活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修辞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修辞作为一种文学工具,通常用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修辞教学的主要目的
摘 要: 阅读能力是初中学生的重要能力,是阅读者要求学生应当重点掌握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于提高语文素质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进一步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就必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阅读教学是人类教育历史长河的先进成果,为了给初中语文教学开创出新的教学局面,就必须让阅读教学进入到一种
摘 要: 随着教育的发展,初中语文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新时代的教育不仅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本文对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方式 多元化  近几年,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对教育的需求,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式的
摘 要: 要想小学语文课堂有朝气、有活力,首先教学理念要转变,教学模式要新颖,老师授课要有激情,幽默风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展示,情感交融。其次,巧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生生探究,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从而把小学语文课上出艺术来,上出魅力来,使学生激体验之趣,享写话之乐,实现课堂激情荡漾,趣味横生。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更新观念 幽默激趣 燃烧激情  语文是一
摘 要: 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要做好领路者,引领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汲取知识财富,才能渗透人文精神。语文教师的工作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组织与管理教学就是把安排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驾驭调节课堂和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 语文知识 课外阅读 专业技能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这台戏的人物有教师、有学生,教师起主导的作用,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清
现代社会,说话能力已成为个人整体素养的重要因素,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近年来,我把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方法让学生想说、敢说、多说、善说,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营造氛围,诱发学生想说  兴趣是学生说话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