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育学和体育学的角度,较系统地阐述了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和运用方法。对学校体育教师创编与运用体育游戏,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编原则 对立统一 合理施教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3-155-01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有鲜明的教育学意义的现代游戏方法。体育游戏熔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人们喜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本文试从体育游戏的创编与运用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体育游戏的创编
随着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不断变化和发展,体育游戏本身也要不断发展和更新,现成的体育游戏,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难免有相对的局限性,较难与实际需要一拍即合。因此,怎样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创编更新颖的体育游戏,改编现成的体育游戏使之更有效,是摆在每个体育游戏组织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使创编的体育游戏产生良好的使用效果,一般应遵循下面几条最基本的原则:
1、锻炼性原则
锻炼性是体育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者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数、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来确定个人活动占时数和单轮活动的占时总数及游戏活动的路线等。总这,要饶有兴趣、富有吸引力、简单易行,做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锻炼效果。
2、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或一种辅助手段,不仅应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而且还应具有思想教育的价值。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必须与游戏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
3、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又一本质特征,如果体育游戏缺乏趣味性,将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群特点和素质、技术及智力水平,在游戏的竞争性、动作的设计、胜负的判定以及游戏的情节等方面多下功夫。提高动作设计的趣味性,主要是看动作设计是否新颖、惊险(惊而无险)、象征和有一定难度。
4、安全性原则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重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一看设计的动作是否容易引起伤害事故;二看游戏的组织教法是否合理;三看规则制定是否严谨;如每队、每人之间的左右距离、前后间隔是否恰当。
5、针对性原则
体育游戏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只有根据参加者的年龄、性别、生、心理特点以及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并紧密结合课的内容和任务,有的放矢地创偏体育游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体育游戏创编者的水平,一方面体现在如何充分利用各原则的统一性上,使其相互促进。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如何处理各原则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
二、体育游戏的运用
1、游戏场地器材的准备
根据体育游戏的内容、性质以及参加的人数和水平等情况p在课前充分做好场地器材 的准备工作,这是完成体育游戏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的必备条件。为了保证游戏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在场地器材布置完毕后,最好由教师亲自试作1—2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游戏的讲解示范
教师应位于游戏者都能听得清和看得见的地方进行讲解和示范。讲解的内容包括:体育游戏的名称、目的、方法、规则和结果,其中应特别讲清楚游戏的方法和规则。讲解的语言简明扼要,生动而又形象。使游戏者一听就明白,并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讲解的方式要因人而异,有所区别。
3、游戏的组织领导
不分队的集体游戏要选择好引导人,分队游戏则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技术高低、训练水平等情况,使各队的实力大致均衡。常用的分队方法有:报数法、队长选人法、固定分队法、单位组织法等,教师应酌情采用。一个游戏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有直接关系。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观察游戏者的行动,掌握进程,控制局面。教师对在游戏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补充说明,加以诱导,使游戏正确顺利地进行。
4、游戏的结束与总结
一般情况下,提前或延迟结束游戏效果都不好,应在规定时间或次数后结束。当学生比较满足,尚有余兴时结束游戏是最适当的时机。游戏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公正地评定游戏的结果,并指出各队在遵守纪律、执行规划、运用技术和战术以及发挥集体力量等方面优点和不足之处,表扬好生,批评差生,鼓励弱生,使学生们通过体育游戏受到教育、学得知识、提高技能。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编和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为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训练水平,这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创编原则 对立统一 合理施教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3-155-01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有鲜明的教育学意义的现代游戏方法。体育游戏熔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人们喜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本文试从体育游戏的创编与运用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体育游戏的创编
随着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不断变化和发展,体育游戏本身也要不断发展和更新,现成的体育游戏,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难免有相对的局限性,较难与实际需要一拍即合。因此,怎样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创编更新颖的体育游戏,改编现成的体育游戏使之更有效,是摆在每个体育游戏组织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使创编的体育游戏产生良好的使用效果,一般应遵循下面几条最基本的原则:
1、锻炼性原则
锻炼性是体育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者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数、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来确定个人活动占时数和单轮活动的占时总数及游戏活动的路线等。总这,要饶有兴趣、富有吸引力、简单易行,做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锻炼效果。
2、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或一种辅助手段,不仅应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而且还应具有思想教育的价值。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必须与游戏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
3、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又一本质特征,如果体育游戏缺乏趣味性,将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群特点和素质、技术及智力水平,在游戏的竞争性、动作的设计、胜负的判定以及游戏的情节等方面多下功夫。提高动作设计的趣味性,主要是看动作设计是否新颖、惊险(惊而无险)、象征和有一定难度。
4、安全性原则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重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一看设计的动作是否容易引起伤害事故;二看游戏的组织教法是否合理;三看规则制定是否严谨;如每队、每人之间的左右距离、前后间隔是否恰当。
5、针对性原则
体育游戏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只有根据参加者的年龄、性别、生、心理特点以及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并紧密结合课的内容和任务,有的放矢地创偏体育游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体育游戏创编者的水平,一方面体现在如何充分利用各原则的统一性上,使其相互促进。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如何处理各原则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
二、体育游戏的运用
1、游戏场地器材的准备
根据体育游戏的内容、性质以及参加的人数和水平等情况p在课前充分做好场地器材 的准备工作,这是完成体育游戏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的必备条件。为了保证游戏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在场地器材布置完毕后,最好由教师亲自试作1—2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游戏的讲解示范
教师应位于游戏者都能听得清和看得见的地方进行讲解和示范。讲解的内容包括:体育游戏的名称、目的、方法、规则和结果,其中应特别讲清楚游戏的方法和规则。讲解的语言简明扼要,生动而又形象。使游戏者一听就明白,并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讲解的方式要因人而异,有所区别。
3、游戏的组织领导
不分队的集体游戏要选择好引导人,分队游戏则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技术高低、训练水平等情况,使各队的实力大致均衡。常用的分队方法有:报数法、队长选人法、固定分队法、单位组织法等,教师应酌情采用。一个游戏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有直接关系。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观察游戏者的行动,掌握进程,控制局面。教师对在游戏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补充说明,加以诱导,使游戏正确顺利地进行。
4、游戏的结束与总结
一般情况下,提前或延迟结束游戏效果都不好,应在规定时间或次数后结束。当学生比较满足,尚有余兴时结束游戏是最适当的时机。游戏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公正地评定游戏的结果,并指出各队在遵守纪律、执行规划、运用技术和战术以及发挥集体力量等方面优点和不足之处,表扬好生,批评差生,鼓励弱生,使学生们通过体育游戏受到教育、学得知识、提高技能。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编和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为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训练水平,这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