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更好地开展语文分层教学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p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教学法是教师应该在教学得以贯彻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当然,分层教学法的开展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一些问题,而不能盲目开展。在此,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从多个方面出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以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布置一些层次化的语文作业”这几方面出发,对于语文分层教学的高效开展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沟通
  由于对于学习的态度不同,个人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都有限,所以一个班的学生总会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较深,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较快地完成知识的掌握。有的学生则是没有在之前打好基础,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学习知识。若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总是将学生“一把抓”,引导学生进行“相似”学习,就会出现好学生不够学、学困生学不会的尴尬情况。这对于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在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对语文分层教学的开展进行了分析。
  一、从多个方面了解学生
  对于学生的了解是开展语文分层教学的重中之重。每个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不同的学生在语文表达、理解分析等方面都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差异,才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出更加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和不同的学生有效互动。但是在分析学生的差异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习成绩这一个方面。导致学生语文成绩不同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因此,为了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出来了解学生,以此对于学生高效分层。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每个学生对于相同阅读内容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还是有章可循的。有的学生喜欢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也总结每个段落的大意,有的学生在分析文章的时候喜欢去找出中心句。那么教师在对于学生分层的时候,就需要将具有不同阅读习惯的学生分到不同层次中。同时还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以促使学生相互启发。同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态度等方面。在了解学生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当面沟通、问卷调查和定期测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或者教师还可以借助班级干部来了解学生。学生往往是最了解学生的人,他们对于各自的学习习惯、态度等比较了解。所以借助班级干部的力量来了解学生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样的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性的设计教学。
  二、在课堂上以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但是尽管一些语文教师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出了问题。但是,细细分析这些问题,可以发现,问题具有统一性。面对统一难度的问题,不同学习层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如部分学优生,会觉得问题简单,无视问题;部分学困生会觉得问题复杂,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备受打击。因此,在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级的问题,满足各个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教学《观潮》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对相关层次的同学进行相应的提问,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比如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老师可以询问学生:《观潮》这一章节重点知识有哪些?学生回答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和该文的描写方法。对于处于知识瓶颈的学生,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定的思维导图,随后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而对于知识基础十分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绘制相关的思维导图,由《观潮》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知识迁移,帮助学生形成语文知识网络,提高知识整合能力。如此,使他们在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思考、探究,且能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获取不同的语文认知,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布置层次化的语文作业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的自制能力相对薄弱,他们对于枯燥的、单一的作业不感兴趣。若想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就必须设立相对合理的作业。在作业方面教师应该意识到,要以满足学生需求为主要目的,所以相对的作业布置也应该实行分层机制,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交流,为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创造一定的便利条件。
  例如,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只给基础层次的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作业,如让学生去巩固生字词;而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探索性作业,让学生课下利用网络和圖书馆去拓展知识学习。此外,教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实践作业,比如为其布置观察类、感悟类的作业。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分层教学落到实处。以上就是本文关于分层教学开展方法的具体论述,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婧.小学语文分层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95):53-54.
  [2]聂良春.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研究[J].读写算,2021(02):149-150.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小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借助体育教育的团体性结合德育教育,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将德育教育渗透在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关键词:中学体育;德育渗透;教育健康  中学阶段是学生们身心发展以及学习的关键时期。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全面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情况,通过中
期刊
摘 要:听障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自身身体残缺,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负面情绪,导致他们无法实现心理健康成长。但如果特殊教育学校能够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那么就可以较好地改善听障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本文先阐述了劳动教育对于听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接着从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使用多种劳动方式、积极进行教育反思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心理健康的听障青少年劳动教育策略。  关键词:劳动教育;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是小学知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关系到小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而且还影响到小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与运用。因此,小学英语老师需要高度重视英语有效教学。本文即是从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学生的英语兴致;改进教学模式,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开展教学活动,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三个方面,对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会从生活中去发现一些数学。虽然在课堂上是主要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来源,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只能从书上学到数学。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去教授学生去自主思考,也就是提前思考。让學生主动地去思考,去预习将要去学习的数学知识。这就侧面地强调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如果能够在课前预习中,预习得当有效,这就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时集中精力进行听讲,
期刊
摘要:地图技能的运用是地理教学关键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绘图为主,结合教师的口头讲述与图形板书,为学生教授地理理论,揭示出一定的地理本质以及发展规律。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地图;技能培养  在实际课堂上有效地应用图示教学法,可以促使课堂内容在贴合学生个性发展及兴趣爱好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活跃度,并将抽象化的地理现象和概念以简单直观的图形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更为高效地理解和掌握地理教材内容
期刊
摘 要:民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民歌,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本地区的风土人情,而且还能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应的乐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音乐掌握能力的提升。为了达到上述效果,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运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反馈,进行针对性指导。真正在互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促进本民族音乐的传承,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
期刊
摘 要:很多高三学生在备考过程疯狂刷题,各类的试题、模拟卷,目不暇接。但是在众多的试题资料中,如何有效取舍和利用呢?其中历年的高考真题卷就是同学们高效复习、通往高分的重要途径,是同学们最宝贵的资料。让学生通过高考题来了解高考,通过高考题来知道高考题目的形式、内容和规范,让它们为我们的备考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以2020年英语全国卷一为例,主要探讨了高考真题的重要性,以及针对如何高效利用真题提出一些建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创设典型情境,运用抽象的语言形式将其转化为生动、具体、直观的语言,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贯穿整个过程,体验情感、实践性,注重发展。情境教学法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达到教育目的,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小学英语教学法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引入或创设各种社会情境来理解和掌握英语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知识教学课堂上面,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合理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来加强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程度,可以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学习效率,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知识点探索意识进行理论重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的语文知识教学的过程当中,合理地运用相关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理论重点知识学习的主动态度是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教学;学
期刊
摘 要:爱都是相通的,各种感情也是。从爱自己到爱他人,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自己成熟的程度,以及在我们同世界和同自己的关系中能不能发展出一种创造性的倾向。爱上某人不只是一种强烈感情,还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种承诺。  关键词:爱的艺术;爱的瓦解;争执;矛盾  艾里希·弗洛姆谈及当代西方社会的爱及其瓦解时,提出爱的瓦解正以伪装的爱的形式体现的观点。除去两种“正常”的瓦解形式:弗洛伊德式的爱——作为相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