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e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写作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拥有了更加自由的成长环境。本文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以分析以往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究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问题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02
  小学是学生塑造自身语文水平的基础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在此时期,学生基礎知识是否牢固直接影响了其未来长远的学习生活。语文课外阅读,属于自主性的学习,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阅读积极性决定了课外阅读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但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第一,课外阅读书籍选择的表面化。因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文学水平有限,所以自己往往无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好书,这就需要教师的推荐和引导。然而很多教师在选择课外书籍方面有所偏差,对选择的课外读物并不了解,甚至只是听了他人的意见,没有真正从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第二,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度不足。很多学校与语文教师只注重学生短期内的学习成绩,因此只重视讲授与考试相关的教材和书籍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低效的,学生只是完成了阅读的过程,但收获甚小。同时,因学校与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轻视,会影响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第三,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较单一。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都仅限于生字词的查阅、中心思想和读后感之间,针对课外阅读所开展的学习项目和学习活动较少,因此导致了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教学的重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认为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是相同的,容易滋生被动的依赖教师的心理,自身的探究意识与自主意识没有得到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会越来越低。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
  近年来,随着图书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符合学生年龄段的课外读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语文课外阅读的范围较广,选择真正适合学生的书籍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其语文知识;反之则会浪费学生的课外时间,甚至会对其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的书籍时,一方面要保持宽广的选择面,但也要严谨地进行筛选。
  第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比如,在教授与自然风光相关的课文后,则可推荐探险类的书籍。例如在《富饶的西山群岛》《海滨小镇》等课文的教学之后,可推荐《金银岛》。书中的冒险和奇珍异兽等元素具有较高的趣味性,以此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此类书籍中的“航海”“岛屿”等又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关联。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单丰富了文学知识,同时又可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形成对比,达到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
  第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代文学相关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古诗词或文言文等;二是以现代文的形式讲述古代的故事或神话,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对于后者,教师可在课下推荐其他神话故事的书籍,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比如《西游记》《封神榜》等。
  (二)时阅读方式更加人性化
  小学生虽然年龄较低,但个人喜好与思维模式亦有所差异,因此喜欢阅读的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这一点,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避免单一化的课外阅读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从而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鲁迅先生则指出: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因此,教师可为男学生推荐关于航天、机器人、悬疑等方面的书籍,如《关于月球的未解之谜》《昆虫记》等;对女生则可推荐童话故事集。最后,为了提高课外阅读资源的利用率,可让学生之间交换书籍阅读,依靠在有限的资源下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三)优化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不能是盲目地读,在阅读过程中还要使用一些方法,在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明确课外阅读的目标
  课外阅读的目标可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是短期的阅读目标,二是长期的阅读目标。短期的阅读目标可以是学生在一次或一周课外阅读后应当得到的收获和感受,如认识生僻字词的、提高造句能力等。长期的阅读目标是一年课外阅读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意识的改变等。同时,长期的阅读习惯也是语文课外阅读最终的目标。
  2.做阅读标记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应教授学生做阅读标记的方法,如圈点、勾画、批注、写心得等。可以圈画生僻的字词,然后查阅工具书,标注拼音、意思。如有不理解的句子,可用横线加问号进行标注;遇到喜欢的句子,可以用波浪线标注。同时,可让学生以阅读笔记的形式摘录特别或优美词句,再分门别类地整合在一起。也可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较不常见的字词整合在一起,以便于日后的复习和应用。
  3.写读后感
  写读后感是课外阅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写读后感,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与收获表达出来。教师要注意的是,课外阅读应赋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性,因此对读后感也不应设置过多的条件,无论是在字数或内容上,都应以学生的成长所需为核心。读后感的内容可以是针对所阅读书籍的分析和感受,也可以自己为写作的中心,结合实际,书写自己在阅读中和阅读后所产生的各种想法与心理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与写作意识。
  最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因为具有较高的自由性,因此教学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包括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量、作业完成质量和对相关活动的参与程度。除笔试类的考评外,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阅读兴趣;而从长远的语文学习需求来看,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黄莺《小学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拓展的策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37期。
  [2] 陈龙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江西教育》2016年第36期。
  [3] 陆雪梅《优化语文课外阅读组织与指导的研究》,《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升小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保证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表达 培养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23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学中的途径更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更为舒适。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
语文新课改以来,探究观念成为《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观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北京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21条改进意见》再一次强调“高中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批判的习惯”,同时主张“积极拓展、整合教学资源”。笔者认为,这里的“探究”就是师生在课堂上探讨一个又一个疑难问题,
摘 要: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从低年级就开始重视。新课程改革将口语交际能力定义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本文指出在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28  新《课标
摘 要: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有助于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性格和心理。而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要把握住教材内容的重点,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道德教育渗透学生的生活,并被应用于学生的生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学会尊重 为人处世  DOI:10.12241/j.iss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当下,亟需教师的专业发展,2011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应“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形成终身学习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教师是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研究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
摘 要:高中语文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极大地影响着教育工作整体的发展,同时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需要顺应新课程改革及时代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针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思维 培养策略  一、语文思维的概念  语文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由
笔者从教近30年,《核舟记》教了6遍,不敢说烂熟于心,自觉在字、词、篇章、内容、结构等方面心中有数,指导学生绰绰有余,但前不久在教学《核舟记》时,没有深究学生提出的问题,错失利用课堂教育学生的良机,倍感遗憾。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梳理《核舟记》文意时,读到文末“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一句,有同学说:“‘简’,书中注释为‘挑选’,是不是就相当于‘捡’?”我并未细想,便当堂表扬了那位同学,说他肯动脑筋。 
摘 要:学生的习作写成后,合格不合格,是优是劣,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新《课标》指出:“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查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虽然新《课标》已经对写作的评价有了大方向的指引,但当下许多教师对此依然十分困惑,表现就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初中语文课堂越来越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运用情景创设、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表达自己。新《课标》已经明确将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并且提出了口语教学的目标。因此,提高语文口语教学水平不仅是新课改理念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十分符合语文课程的特征。  一、当前语文课堂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伴随着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46  2020年的春节,一场疫情打破了人们原有的生活节奏。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极大挑战,从线下转为线上,课堂也“搬”到了网络上。网络课堂在多媒体课堂的基础上,融入了线上播放的特点,让学生既能够在家里跟随老师学习,又能方便通过回放来查缺补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那么,是否仅仅通过网络教学就能在疫情期间达到语文教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