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穿刺Hook-wire定位肺磨玻璃结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ool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前使用Hook-wire定位肺磨玻璃结节(GGO)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Hook-wire定位、VATS相关数据,采用决策树、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显著影响因素及相关因素.结果 Hook-wire定位成功率98.3%(59/60);穿刺角度垂直47例、非垂直13例;发生并发症气胸11.7%(7/60)、穿刺道出血16.7%(10/60).VATS术中发生钩丝脱落2例,滑出5例.并发症的单因素分析提示穿刺角度、病灶长径以及Hook-wire术耗费时间是并发症产生的显著影响因素(P16 min时,女性和穿刺角度非垂直是并发症产生的2项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安全、有效,医生操作时间越短、垂直进针情况下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指大脑某一部位血流供应不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可伴有脑血栓等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而成为近年医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临床上常采取在缺血早期使用溶栓药物,使血流恢复,降低致残率,但缺血脑组织恢复供血供氧后,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脑组织损伤,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其损伤机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炎性反应、神经细胞凋亡、兴奋性氨基酸中毒、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NO的毒性反应、细胞内Ga+超载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而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上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但其物质基础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