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元代戏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h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故乡山西临汾尧都区,是帝尧的故乡,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尧都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关于帝尧的许多美丽传说,就像和煦的春风从远古徐徐吹来,带着文明的雨露,永恒地滋养着这一方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最令尧都人自豪的是,在汾河的西岸,土门镇、魏村镇、吴村镇三个相连的乡镇,各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元代戏台,这三座罕见的元代戏台建筑,是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和中国建筑史的重要实例。
  这三座元代戏台,我去过好多次,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站在古老的戏台上,仿佛穿越到了元杂剧兴盛的时代,台上是粉墨登场、深度入戏的演员,台下是随着剧情发展时而大笑、时而泪奔的戏迷。三座保存完好的元代戏台,千百年来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和历经的沧桑。
  元杂剧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深刻的思想与精湛的艺术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关汉卿、郑光祖、王实甫等一批元代剧作家,以他们的文学生命进行创作,《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经典剧作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戏台”作为传承和展示经典剧作的载体,在设计和构建上异彩纷呈,而元代戏台更是所有古代戏台中的精品。
  土门镇是尧都区西北的一个老镇,名字听着挺有趣。就在它管辖的东羊村,有一座庙宇,人称后土庙,更是因为有一座元代戏曲舞台蜚声海内外,这座戏台是保存最完整、结构最精巧的一座元代戏台。
  一个周末的早上,我慕名来到东羊村。只见村子干净整洁,一所所农家小院展示着我心中向往的那种田园生活。欣赏着村中美景,很快来到庙门前。后土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戏台、山门、圣母殿。现存建筑中戏台主体结构为元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重建。
  戏台两侧石柱上镌刻着莲花、童子,顶部为十字歇山式,内檐梁架上由三层斗拱叠成藻井,为“八卦攒顶”,又称八卦戏台,堪称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绝。东羊戏台规模宏大,是元代戏台中的佼佼者,也是全国仅存八座元代戏台中保存最为完整、造型最为优美和建筑结构最为精巧的一座,是研究元杂剧在平阳一带发展历史和金元时期戏台建造规制的重要实物资料。
  戏台有背墙,上面画着一幅《钟馗降贪图》,栩栩如生,珍贵无比。画上的钟馗怒目圆睁,手举利刃正向胯下的猛兽刺去,这猛兽就是“贪”。遍查兽名,唯独不见“贪”这种动物!原来此处的“贪”不是动物,而是一种意象,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的那个“贪”,意在提醒人们千万不要因贪图钱财享乐而死在钟馗的利刃之下,耐人寻味。
  古老的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戏曲文化,而承载着这种文化的,就是这些历尽沧桑的古老戏台。每逢庙会必唱大戏,是一个不成文的习俗:一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来祈求驱邪避祸、家人平安。而唱戏本身就是酬谢神灵的一种仪式。如今,每年农历三月十八,传说后土圣母生日那天,村里便会请各路艺人来此唱大戏。看戏的人大多来自附近的村镇,常常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魏村地处尧都区西北部的丘陵地带,风景秀丽,物华天宝。现存最早的一座木结构元代戏台就坐落在这里的牛王庙中,历经千年风雨,一直是村民们的骄傲。
  牛王庙坐北向南,山门设在东南,两厢有廊庑配衬,最北面是三王殿,正面广禅侯殿,殿前有献亭一座,两侧各建垛殿三楹,庙内数百年来酬神演戏的戏台坐落在南面,朝向北。
  牛王庙戏台采用乐楼形式,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呈正方形,后面及两侧后半部三分之一筑墙,正面为台口,无前后场之分。整体采用大额枋结构,完全沿袭宋金时期樂亭戏台的独特风貌。观众可以从正面两侧观看,没有视觉盲区,学者们欣喜发现,这一特点与现代的T形舞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前台石柱上刻有“蒙大元国至元二十年岁次癸未季春竖”,这一行大字,提示牛王庙戏台的文物价值无法估量,它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一座木结构戏剧舞台。
  从戏台内部观看,顶部藻井全为木质结构,顶部看上去有点像八卦形状,上边两层全为从大到小的八角形,到了最下一层又巧妙地回归到四方四正的四边形,整座戏台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全部由木材榫卯结合而成。整个顶子看上去,就像是魔方变幻出来的形状似的,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
  看完牛王庙戏台,驱车往南行走四十分钟左右,就可以看到王曲村东岳庙的元代戏台,它是现存最早的一座木结构元代戏台。
  戏台坐南朝北,分前后两部分,前檐为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后部建筑为元代遗构。与其他两座元代戏台相比,王曲东岳庙戏台虽然本体为元构,但是在清代于戏台前檐增建抱厦一坡,这便使得原来三面观的戏台变成了一面观的乐楼,而原来的本体元构戏台则变为了演员更衣化妆的后台。戏台曾有一副对联,把王曲村名巧妙地嵌入其中:
  王非王乎载歌载舞惟妙惟肖听时津津有味,
  曲非曲也忠奸善恶真假美丑看后振振有词。
  舞龙灯是吴村镇王曲村的一项传统民俗表演,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帝尧时期。王曲村的龙灯跟其他地方不同,是极为少见的水龙,夜晚舞起来,龙目灯光闪耀,龙身火焰跳动,活灵活现,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许多游客远道而来除了观赏元代舞台,还有一个心愿,就是看这里的舞龙灯,享受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乡村娱乐。
  一出戏,是人生几十年沧桑变化、悲欢离合的浓缩;戏台,是人世过往的袖珍场所。那些似水流年里握不住的人生,在小小的舞台上却是拢不住的魅力。如今,村庄里古老的戏台,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渐行渐远,定格为一个古老的意象,摇曳在漂泊千里的游子的心里。
其他文献
2019年9月29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京举行。于敏、申纪兰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南仁东、董建华、于漪、王蒙、王有德等28人获授国家荣誉称号。这些闪亮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与时代同行、砥砺奋进,为共和国的事业鞠躬尽瘁,不朽的“钢铁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祝贺王蒙老师!提起王蒙,我不禁想起了去年跟他老人家的一次难得的缘分。  去年,
期刊
小丽放出了狠话:她要跟锁柱分手,如果锁柱再纠缠她,她就报警,告锁柱对她用强。  “人要脸,树要皮。”锁柱再怎么爱小丽,也不得不答应分手。因为爱情里,不管是男是女,向心爱的人奔赴的步伐里,前九十九步都是爱意,最后一步还是得为自己留点尊严。  锁柱没地方可去,不得不开车回村。一路上,锁柱一改往日的车速如飞,而是不时停下来抽烟沉思。过去的一幕幕突然像电影桥段一样,在他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那时,25
期刊
忘记在哪篇文章中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文章格局中写我的,只是个作者,文章格局中写大家的,叫作家。”初读时心里好似豁然开朗,觉得真的是总结精辟到位。回头看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真正触及心灵的大多是信笔书来的“随笔”,大多都是自己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字。我从来不敢说自己写的是文章,因为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怕简单的文笔承受不住“文章”二字的厚重,我对写文章和写段文字的区分很清楚,甚至对写文章这件事的说法都是充满敬
期刊
每个人都有值得自己珍藏的东西。有人珍藏照片,有人珍藏钢笔;有人珍藏思念,有人珍藏感动。而我呢,一直珍藏着那些美好的微笑。  每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都会主动地跟妈妈说:“妈,我这次没有考好,下次我一定认真学习,争取好的成绩。”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笑着说:“没事。分数不是唯一的目标,因为你曾经努力过。”妈妈的微笑,让我感受到她给予的爱,像一股暖流,流淌进我的心里。这是理解的微笑,我把它珍藏在心里。 
期刊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古人喜欢菊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赏菊诗句。菊花舞弄着秋风,我随着络绎不绝赏花的人群来到了鲜花港。  是沧海桑田的遗存,还是世事变迁的见证?我站在原是古窑址周边的梯田岸上,眼前的景象与我之前见过的完全不同,感慨顿生。  据专家考证,这里曾是古刺桐港(福建泉州)制造瓷器的大型窑口,一船船的碗、盘等瓷器从这里载出外销,运向南洋(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泉榕古道就从这
期刊
六月在绵绵不绝的爱意中拉开了欢乐的序幕,手挽手欢跳多情的舞蹈,无忧无虑高歌欢腾的旋律。纯真的因子将六月涤净,于是有了雨水的颜色:白色且透明。纯粹得没有一丝杂质,却可以让心灵充满智慧的源泉,让你的笑天真无邪、灿烂无比。  六月的骄阳热情似火,将十年寒窗苦,化为锦绣光明前程路。天空一片祥云,传来了谁的捷报?那美艳无比的鲜花映衬谁的笑靥?年华将六月染成宝贵的金色,你在喜悦中感受万千光芒。付出终归会有回报
期刊
我不惜千里迢迢  拒绝似曾相识的花期  只为相逢 永恒的你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转身的  当封存的冰川开始新纪元  我知道 一种注定无法缺席的  悸动 正在破冰  你的坚贞 执着  让一座星宿放弃变幻  原封不动地折叠在天空  坐在你身边看云  不知不觉  你我都把彼此看成了  低處的海和一片虚无  万物易逝  唯有高山上冰雪喂养的雪莲  一朵千年
期刊
马致远的《汉宫秋》取材于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据《汉书·元帝纪》和《匈奴传》记载,汉元帝时期,汉朝的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元帝就将宫女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后来此故事不断演化,到了元代,马致远在结合民间传说和历代文人诗篇的基础上改编成了这部元杂剧—《汉宫秋》。  在前代文人的诗篇中,有一些是对王昭君美貌的赞美,比如,曾巩的《明妃曲》中“蛾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
期刊
什么是阳刚?阳刚,顾名思义即乐观、刚强。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种永不放弃的决心,一种豁达宽广的胸襟。新时代,新征程,阳刚之气不能丢。身为一名高一女生,我谨向全校发出倡议:我们作为阳刚青年,应用坚强不屈的精神建造美好未来。  或许有的同学觉得,在重视文化课的当下,只要读好书就可以了;又或许有的女同学认为,只要男生具有阳刚之气就可以了,为什么女生也要如此呢?  现在很多学生写文章都是无病呻吟,缺少
期刊
不到早上九点钟,我便离开了家,向着云龙山西麓的十里杏花村而去。  一直念叨着十里杏花村,我在最初却一直以为自己正观赏着的是梅花。  红色的花萼,纯白的花瓣,里面有一簇细细长长的蕊,这便是杏花了。遒劲的树干,弯曲的枝条,上面开满密密匝匝的白色花朵。放眼远望,大片的白色,如棉似雪,颜色虽单调却也别有一番味道。  并非所有的杏花此时都同步进行着其最美丽的绽放。不时有光溜溜的枝干,一片静寂地立在那儿,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