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m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公司制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具有较高的效率,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前提和保障,而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是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和健全过程的推进者,二者在共同发展中相互作用、互为推动,进而达到良性循环。
  关键词:内部控制 管理 关系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渐趋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作为市场交易主体法,从颁布实施、实施过程中的修改及一系列司法解释的出台,进一步从法律制度层面完善了我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强调企业经营者对投资者负责,要求公司治理更有透明度,经营者更加诚实。并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机制。《公司法》及其相关法规为我们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仅就法人治理结构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做一个浅显的分析。
  1 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既定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建立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按控制目的不同,可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次序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证单位内部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很多缺陷,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局限在内部牵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阶段,甚至有些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俗称的内部监督,这种认识与现代企业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法律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备,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迫切要求,我国从理论和制度层面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规范,先后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具体应用指引,比较系统全面地规范了企业管理中各环节内部控制活动,促进了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怎样通过建立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强烈诉求。
  2 法人治理结构概述
  法人治理结构也即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构架。公司作为法人,也就是作为由法律赋予了人格的团体人、实体人,需要有组织体制和管理机构,使之具有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行使权力,承担责任,这种体制和机构使公司法人能有效地活动起来,是公司制度的核心。
  法人治理结构,代表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主流与精华。所有权与经营权在这一法人组织中完全分离,股东作为委托人可以委托职业经理作为代理人负责经营,同时又设置了一个比较庞杂有序的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是一个由股东组成的最高权力机构,它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再由董事会委托经理人经营企业,由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实施监督。从这个意义看,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多极权力相互制衡的控制系统。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明确的分工,股东、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他们各行其职,各负其责,避免了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而导致的混乱。同时各职能密切结合在一起,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有效运转,为确保有成效地治理公司提供了可能。
  3 法人治理结构环境下的内部控制
  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定原则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完善提供了有效的法律、环境保障。
  法人治理结构关系到公司投资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凡是法律有规定的,就应当遵守法律规定。比如,在法人治理结构条件下,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角色担任条件及竞业禁止的规定,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背景、人员素质的控制。
  现代公司制企业所提供的治理结构为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整个组织是在一个既定的规则下运作的,而不是在经营者随心所欲摆布下运作的。就如同一个法治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各种社会活动,而不是服从于某个人的个人权威、意志或意愿。在一个公司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威大于一个经理人的权威,除非通过正式渠道对此制度进行了修正,否则,任何人都应服从制度权威。这是克服企业中实行“人治”的一件法宝。在公司企业中,由于存在着多级复杂的权力牵制,内部控制及制度权威易于实现,内部控制模式和制度产生过程也充分体现了群体合议的民主过程,包括章程、规章制度等的产生程序,从程序上保证了制度本身是合议各方制衡的结果,而非某个个体的意志结果。所以从公司企业内部的小环境范围来说,内部控制及制度的科学性是有一定保证的,所以可以产生较明显的控制效率。
  而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实现企业战略、保证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保证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上述目标特点,与法人治理结构的需求有着天然的联系,内部控制在公司中的有效建立、实施是实现法人治理目标的科学手段。在公司制企业中,庞大的组织体系、精细的分工授权以及科学的管理手段将内部控制的技术含量推到了高峰,这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而优良的治理结构所形成的有序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其中包含的约束机制、监督意识、制度监控等,也是国有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内部控制设计对法人治理过程中的每一角色、每一动作的精密设计和规范,使得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行动都有章可循,进而确保法人这艘大船不会偏离航向,总是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虽然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现阶段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监事会职能缺失、信息失真及外部政府治理不力等诸多问题;内部控制与国际先进、成熟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相比较,也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内涵认识不清、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还不完善等。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科学有效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不可少的条件。
  因此,在公司制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具有较高的效率,可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前提和保障,而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是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和健全过程的推进者,二者在共同发展中相互作用、互为推动,进而达到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摘要:本为主要从利润、竞争力和企业的成长等三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效应。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内部效应 竞争力  虽然对于与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只是在相关的文献中提及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等,具有零散性、局限性、非系统性的特点,并且他们也只是从广告效应,传
幼儿教育是重要的教育阶段,人生最重要的习惯、倾向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多半是在6岁前形成的,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品质,将使幼儿终身受益。有研究者经过长
最近私人董事会比较火,很多商会和协会都在引入这种形式,还有人认为这是继EMBA之后企业家要“混”的“圈子”。商会和协会想要用私人董事会加强会员的归属感,为会员提供更多价值,这些都是应有之意,但参加私人董事会真的只是“混”一个“圈子”么?  不可否认,私人董事会有增强组员之间感情的作用。但这只是私人董事会的副产品,并不是私人董事会的核心功能,也不是其初衷。私人董事会也有解决问题的功能,不过,由于每次
如果余额宝在2014年规模突破3000亿,就能抢占货币型基金的半壁江山。  5个月,1000亿,2013年余额宝震撼了金融。在2014年,这种震撼或许还将继续。如果一定要给这场震撼加一个量化的预测,那突破3000亿人民币也并非不可能。  对于货币型基金,3000亿是颇具标志性的一个数字,在2013年6月余额宝推出之前,货币型基金的规模一直维持在3000亿元左右。如果余额宝在2014年规模突破300
美国最近有不少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宣布要退休,也有不少的主持人被退休,转岗到视频网站或其他新媒体网站。电视台似乎留不住人了。而新人在这个时候还不能担当大任,即便他们能担大任,但是这个行业不可避免的滑落了。中国的情况也大抵如此,视频网站们也都在叫苦,日子也不好过。媒体不论新旧都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亚马逊公司推出99美元的电视盒子,得到了各方的追捧,为什么?因为亚马逊颠覆了图书出版业,现在大家期待它能颠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各行业对党群工作的有效开展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党群干部作为开展党群工作的重要人员,不仅担负着党的组织、宣传等工作,承担着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更加要参与参加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创造当中,更好地落实工作、发挥作用、增添活力。在新形势下,党群干部面临的工作越来越复杂,如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党群工作也成为了党群干部的重要突破。  关键
人文素质在现在的社会工作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文素质修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是大学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