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药理分析与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光叶菝葜的块茎,又称红土茯苓。长江流域南部各省均有分布。全年均可采收,但以秋末冬初采收较好。除去残茎和须根,晒干,或新鲜时切成药片,晒干,生用。味甘淡而性平,入肝胃经。有解毒利湿,通利关节之效,可用治梅毒或因梅毒服用汞制剂而致的肢体拘挛者,功效尤佳。除此之外,亦可用治湿热下注引起的淋浊、带下、湿热疮毒等症。近来又以本品预防或配以其他药物同用预防或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均获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蒲公英; 药理分析;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73-03
  
  1 配伍规律
  土茯苓配川椒、青藤,清热解毒,主治杨风,筋骨肿痛;土茯苓配茶根,治血淋;土茯苓与猪肉炖服,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土茯苓配白酒药、糯米,蒸熟,治风湿气痛,疮疡风毒;土茯苓,水煨,配红砂糖,治红崩、带下;土茯苓配野棉花根、猪肝,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腹大青筋,烦躁哭闹,不思饮食,大便失调,皮肤粗糙;土茯苓配金锁银开、黄药子等,治瘿瘤;土茯苓配银花或苍耳子、白鲜皮,治疗梅毒。
  2 药理研究
  2.1 抗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作用
  土茯苓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提取物(主要含甾体皂苷)在不影响血清胆固醇浓度下,能显著降低实验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此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与可的松结构有类似之处的甾体皂苷[1]。
  2.2 抗肿瘤作用
  土茯苓有抗肿瘤作用,土茯苓在体内外均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2]。
  2.3 抗棉酚毒作用
  土茯苓有解毒作用,对棉酚毒性有显著拮抗作用,而对棉酚的抑精作用无明显影响。其解毒成分为粗黄酮类[3]。
  3 临床新用
  3.1 钩端螺旋体病
  土茯苓60g,甘草9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重而体质较好者,土茯苓可加至150g,并可加黄芩、防风等。治疗80例(住院18例),均获痊愈[4]。
  3.2 颈淋巴结核
  用土茯苓鲜药500g,加水2000g,煎至500g,分两次口服。治疗淋巴结核5例,效果显著,未见复发[5]。
  3.3 急性菌痢
  用土茯苓、车前草及穿心莲制成合剂治疗急性菌痢67例,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日数为3.8天。处方: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穿心莲30g。加水1500ml,煎至1000ml,每服40m I,每日3-4次[6]。
  3.4 冠心病
  赤土茯苓适量,口服100日,治疗冠心病32例,心绞痛显效率为75%,心电图ST段和T波改变的有效率分别为93.1%和86.2%[7]。
  3.5 慢性骨髓炎
  土茯苓、甘草、丹参研成粗粉,过筛混均;分装成袋,每袋400g。药水比为1:40,煮沸15分钟,温度38-40℃时,将患部浸于药液中,煎药以浸没患部为量。每日浸泡2次,每次2小时,30日为一疗程。药液可反复使用3-5日。治疗慢性骨髓炎500例,治愈416例,好转74例,无效10例[8]。
  3.6 肝炎
  土茯苓、虎杖、白花蛇舌草各12g,小儿酌减,水煎服,日服3次。治疗乙型肝炎65例,急性黄疸型肝炎40例,临床治愈4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15例,临床治愈11例,显效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0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4例,无效2例。其中25例HbsAg阳性,转阴16例,转阴率64%。总有效率98.4 %[9]。
  3.7 银屑病
  土茯苓、猪苓、泽泻,采取渗漉法提取后浓缩制成合剂,每日3次,每次10~20ml,内服,1月为1疗程。治疗40例银屑病患者,1-4疗程治愈20例,显效2例,减轻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10]。
  3.8 扁平疣
  土茯苓50g,开水泡后代茶饮,日1剂,局部外搽25 %黄连酊,日2次,连服15剂为1疗程。治疗扁平疣50例均愈,无不良反应[11]。
  参考文献
  [1]张克锦.土茯苓提取物抗动泳硬化作用的研究[J].中草药.1992,(9):411.
  [2]杜极.土茯苓抗肿瘤的研究[J].中成药.1989,11(12):29.
  [3]王文华.土茯苓事抗棉酚毒作用的研究[J].中药通报.1982,7 (1):32.
  [4]江西中医学院《中医药文摘汇编》编委会[C].中医药文摘汇编.1976:108.
  [5]绍兴红雨公社舒村大队医管组.茯苓治疗颈淋巴结核.科技简报.1972,(8):9.
  [6]解放军6761部队医院.土茯苓车前草穿心莲合剂治疗急性菌痢67例疗效观察[J].新医学.1972,(7):14.
  [7]杨庆仙.土茯苓治疗冠病32例初步探讨[J].中国新药杂志.1992,1(3):5.
  [8]徐晓昭.土茯苓散剂煎水外用治疗慢性骨髓炎50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 (11):648.
  [9]高培德.土茯苓治疗肝炎的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3,10(1):14.
  [10]姚志道.土茯苓治疗银屑病40例疗效观察[J].中成药.1992,14(5):5.
  [11]陈文明.土茯苓治扁平疣50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1982,11(4):208.
其他文献
急诊就诊患者中腹痛是一种最常见的主诉,而这些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很大,疾病与妇产科计划生育科关系密切,漏诊误诊可能性大,故加以整理分析。对我院2005年12月——2011年12月急诊科就诊的284例女性患者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84例患者年龄14~81(平均48岁)岁。胆囊炎及胆结石28例,输尿管结石19例,肾脏结石24例,胃肠穿孔9例,完全性肠梗阻及不完全性肠梗阻1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出发点系统地对中国古代有关哮喘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发掘和研究,以揭示哮喘的病因、病机和演变过程,总结其辨证治疗的经验,系统的为中医防治哮喘提供依据。作者认为久病有瘀,痰瘀互阻,肺脏升降功能失常为哮喘久病难愈的机理。  关键词:哮喘;中医;文献  中图分类号:R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41-03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
期刊
1 病例报告  某连干部,男,30岁,因咽痛、发热2天来诊,查体:体温39.1℃,双侧扁桃体腺明显红肿,可见散在脓苔附着,心肺听诊未闻异常。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腺炎。经询问,患者无任何药物过敏史,曾经常静滴青霉素,未发生过敏反应。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给予生理盐水500ml+青霉素480万U静脉滴注,2次/日,第一日滴注完,患者无任何不适。第二日上午输完后,患者在返回连队路上,突感头晕恶心、胸闷、心慌、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
期刊
疱疹性咽峡炎,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特点:高热、咽痛、流涏、厌食、部分有呕吐,体查见咽部充血,在咽屙弓、软腭、悬雍垂的粘膜上可见多个2-4mm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形成溃疡,病程较长约1围左右,虽然为自限性症,但临床上往往病儿症状明显,家属要求急迫,为了缩短病程,减少患儿痛苦,我们采取了聚肌胞、转移因子联合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治疗。
期刊
[摘要]在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中,海藻酸钠敷料浸提液及其空白对照予家兔皮内注射,结果表明:二者对皮肤均无明显刺激性作用。目的:观察家兔皮肤接触受试物后所产生的刺激性反应情况。  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60-01
期刊
[摘要]:随着中药药剂的开发与发展,竞争市场不断扩大,如何标准化的管理中药药剂的研发与上市流程,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现今中药药剂学管理基础上,通过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并在实际调查现今中药产品质量及材料资源市场之上,在保证药剂的质量与合理性的同时,加以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中药药剂的配制生产开发做研究,促使传统煎熬中药迅速走向国际化标准管理,从而发挥中国中药强大的作用,还全球更多朋友们健康
期刊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L3、4及其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低,仅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10%。回顾分析本院自2008年10月~2011年11月行前或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访47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期刊
为了解新型的进口碘仿、氢氧化钙根管充填糊剂Vitapex在根尖诱导术中的疗效,作者在临床中试用Vitapex对50例年轻恒牙进行根尖诱导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关键词:交叉性失语症;优势半球;左利手;右利手  中图分类号:R74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52-03    交叉性失语症定义为为右利手者右半球病变导致的失语。 1865年,Broca首次报道左侧大脑半球为语言优势半球。研究证明,两侧大脑半球具有机能的不对称性,右利手中有95%以上的语言优势在左侧大脑半球,大多数左利手者的语言优势也在右侧大脑半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