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动脉形态与斑块分布及卒中的HR-MRI研究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大脑中动脉(MCA)几何特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和卒中的关系.方法 纳入症状性MCA斑块患者,根据有无梗死分为两组;并进一步根据斑块是否累及内侧壁分组,利用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3D-MRA)及重组最大密度投影(MIP)识别MCA曲线类型及方向,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上确定斑块分布及其他斑块特征(斑块负荷、斑块长度及强化程度等),分析症状性MCA动脉粥样硬化患者MCA几何特征、斑块分布与卒中的关系.结果 最终纳入46例患者,其中MCA M1段弯曲占91.3%;与20例MCA无梗死组患者相比,26例MCA梗死组患者有较低的下向曲线(P =0.013),较多的上侧斑块(P =0.031)、较大的斑块面积(P=0.045)、较大的狭窄程度(P=0.02)和更高比例的斑块强化(P =0.001);累及MCA曲线内侧壁的斑块更长(P=0.016);上侧斑块的存在与卒中独立相关(OR =9.24,95% CI 1.04 ~82.27).结论 MCA上向M1曲线可能为上侧斑块的形成和进展创造不利环境,提示血管几何学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斑块的位置而促进缺血性梗死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颈肩部疼痛患者脑默认网络(DMN)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 搜集2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颈肩部疼痛患者以及22名健康受试者的静息态脑功能数据,运用独
《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创设情境,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1. 什么是情境教学法?  高中英语情境
目的 探讨三维重组技术在微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50例(共167枚)肺小结节患者,全部行CT扫描、薄层重组及三维重组.以三维重组作为研究组与轴位图像
目的 以胸部CT为标准,探索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理想位置在胸片上的两种定位方法.方法 以585例胸部CT扫描定位图像为模拟胸片,参考CT轴位图像:记录并对比上腔静脉(SVC)起始处、SV
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如编选歌诀、利用谐音、形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
目的 评估术前CT血管造影(CTA)影像特征对于颈动脉体瘤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海拔地区经病理确诊的101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用统计学方法评估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是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由此给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笔者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在初中课堂上引入“快乐教学”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教学实效。   一、优化导语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