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观察

来源 :山西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wei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灸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A组采用针刺穴位治疗,B组采用体表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C组采用神经刺激(PNS)治疗。各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100%,B组总有效率为90%,C组总有效率为30%,A组和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A组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为(41.3±4.3)分,B组为(34.5±3.5)分,C组为(28.6±2.9)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A组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4周后,A组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为(46.3±4.5)分,B组为(40.2±3.9)分,C组为(36.5±3.5)分,A组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采用肩髃、曲池、外关和合谷四个穴位进行针刺利于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正>45°角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特殊角,尽管其最直接相关的图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但当45°角与其它图形恰当"组装"时,打造出的数学问题也同样精彩纷呈.一、活跃在三角形中的45
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腹部外伤104例,经积极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体会报告如下。
①目的 对边远山区儿童眼外伤致伤原因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②方法 对围场县医院近5年来收治的154例(158眼)眼外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结果在154例(158眼)眼外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