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ng_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雨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平台,将其运用在“气象学与气候学”的课程教学中,既可以提高“气象学与气候学”课堂的高效性与吸引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达到学校三全育人的效果。“雨课堂”教学模式把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全方位互动。同时,改革“气象学与气候学”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效果,通过该模式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學过程中体现了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为花样灵活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教学效率,而且改善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气象学与气候学”;“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宁夏师范学院专业、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基于雨课堂‘气象学与气候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NJYKCJX2103)
  [作者简介] 陈红翔(1979—),男,山西霍州人,理学博士,宁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研究;简太敏(1987—),女,宁夏固原人,理学硕士,宁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生态遥感研究;李亚屏(1980—),女,宁夏固原人,理学硕士,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旅游地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其他文献
在百万扩招的背景下,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成为高职院校的培养对象,结构复杂、教学基础差异较大的生源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入企业调研,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构建了以学校企业为主体,三个层次职业能力为目标,四个模块为教学内容的“两主体、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了职业领域和学习领域相融合、实操和仿真系统相结合,化学实验技术实训、化工专业技能实训、化工生产综合实训三个平台为支撑的“一融合、二系统、三平台”实训基地,并收
[摘 要]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应用数学教研团队”一直致力于“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通过问卷调查,找出“离散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优化和整合课程教学内容,逐步规范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形成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基于课程思政背景,针对“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大力创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