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循征医学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临床医生规范科学地对已有的最优化临床证据进行应用,进而对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诊疗方案。本课题在分析目前麻醉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循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麻醉临床教学提供依据。
  【关键词】 循征医学 麻醉临床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82-01
  循征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得出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新型教育体系[1]。要求临床医生合理科学地应用已有的最优化临床证据,进一步对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诊疗方案。然而,目前麻醉临床教学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鉴于此,本课题对“循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 循征医学概述
  循征医学指的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定义为:临床医生规范科学地对已有的最优化临床证据进行应用,进而对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诊疗方案[2]。其中“规范科学”代表医生需要具备负责、明确以及深思熟虑的严谨工作态度。在循征医学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需要医生建立在当前最优化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同时配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及患者需求,以此保证循征医学的有效性。另外,对于循征医学,其目的是将患者作为中心,把最具科学依据的医学信息用在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上,以此实现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两者的有机结合。
  2 目前麻醉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整体学员当中,除了部分为麻醉专业学员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员,他们只是在外科学总论当中学习了有关麻醉专业的基础知识,由于授课学时较少,同时这类学员今后不会从事麻醉工作,因此常常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带教教师对这类学员也不够重视,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了麻醉临床教学的质量。
  2.2 学员层次参差不齐
  在医学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及发展的背景下,学习麻醉科的学员也呈现了逐年增多的势态。然而,这些学员类型差异化较为突出,硕士、本科及专科学员参差不齐。同时,这些学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学习麻醉科的时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这样便导致每一位学员对麻醉专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加大了麻醉临床教学的难度。
  2.3 学科知识量大,技能操作繁多
  在临床医学中,麻醉学是一门重要的二级学科,具有知识面广及技能操作繁多等特点。同时,由于医学技术及疗法进展较快,学员在临床学习过程中,需要接触大量麻醉药物及各类型号不一的仪器,如监护仪、麻醉机及呼吸机等[3]。麻醉工作节奏快且技能操作繁多,便使带教教师在很多时候没有时间或者直接忽视了详细的讲解,这样便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
  3 在麻醉临床教学中应用循征医学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
  3.1 对带教临床医师加强培训
  对于带教临床医师来说,首先便需要改善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具备循征医学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文献查找方法,通过各类文献数据库、相关杂志及书籍对相关医疗信息进行有效查寻,进而将学习到的技能充分应用在教学工作当中。
  3.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麻醉带教医师不可仅凭个人经验进行教学,需要及时更新麻醉知识,同时转变临床教学,从以往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的思想转变为“终身教育”思想。需要具备不断探索及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的积极性。另外,还需要掌握麻醉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对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动态充分了解,进而将其运用到麻醉教学当中,以此提高学员学习麻醉知识的积极性。
  3.3 有效改善教学方法
  要想使教学方法得到有效改善,便需要明确循征医学的基本步骤,即为“提出问题→查寻证据→分级评价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4]。
  教师需要做好学院的指导工作,针对循征医学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系统训练。教师需带领学员诊察患者,以患者的病狀、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依据,进而提出需解决的问题,最终给出诊治意见。此时,教师需要对学员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例如:问学员诊断的依据在哪里,治疗是否具备合理性?
  讲解联机医学文献分析与中文CNKI检索系统及Cochrane图书馆资料库的利用,讲解怎样将查阅到的文献进行批评性评价。并指导学生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充分利用,并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查寻文献或咨询其他教师。在分级评价证据方面主要是看是否存在别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对各种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证据方面,主要是对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进行综合分析,并在今后临床中碰到此类问题能够具有分析及应用的能力。
  充分依照上述步骤,对学员实施启发式教学,充分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另外,对学员的实践行为进行规范,以此为今后优良的职业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目前麻醉临床教学存在的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在麻醉临床教学中应用循征医学教育便显得极为重要。然而,这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例如:对带教临床医师加强培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及有效改善教学方法等。相信做好以上这些,麻醉临床教学将更具实效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龚虹云.宋启斌.姚颐.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育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2,02:412-414.
  [2]周虹媛.宋云华.循证医学理论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2:26-28.
  [3]邵喆.尚政军.刘冰.张文峰.循证医学教育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02:351-353.
  [4]丁友建.尹莉.循证医学在急诊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25:101-103.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以标准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以高脂饲料喂养4
【摘 要】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占30%-40%,大脑半球出血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占20%,病因 主要有高血压并发细小动脉硬化、当血压骤然升高时破裂出 血, 尽管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多数患者保住了生命, 但留有后遗症[1] 。 我科近年来收治脑出 血患者 70 例, 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出血 护理体会  【中图分
【摘 要】 目的 总结分析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体会。方法 以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强化心理干预,然后观察心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变化。 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值分别为(49.61±9.20)分、(51.67±8.19)分,与护理前评分对比,有明显的下降,该两项指标对比存在
目的探讨鸟司他丁对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病人炎性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例全麻下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20例),乌司他丁组于麻醉给药前及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正己烷为溶剂从樟子松和黑皮油松新鲜针叶中提取松针提取物,对提取物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并分别研究了这2种松针提取物与松木屑木醋液的复配剂对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R-CRT)不同靶区的设计对放射治疗效果及放射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4例应用3D-CRT治疗的65岁以上、病理确诊的NSCLC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脑钠利肽(BNP)是利钠肽的一种,近期研究显示,心肌缺血、低氧可
【摘 要】 目的探讨目前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提高产科护理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总结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与结论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在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临床带教老师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才能在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指导护士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产科护理 现状分析及临床教学  产科护理临床教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