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循征医学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临床医生规范科学地对已有的最优化临床证据进行应用,进而对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诊疗方案。本课题在分析目前麻醉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循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麻醉临床教学提供依据。
【关键词】 循征医学 麻醉临床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82-01
循征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得出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新型教育体系[1]。要求临床医生合理科学地应用已有的最优化临床证据,进一步对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诊疗方案。然而,目前麻醉临床教学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鉴于此,本课题对“循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 循征医学概述
循征医学指的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定义为:临床医生规范科学地对已有的最优化临床证据进行应用,进而对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诊疗方案[2]。其中“规范科学”代表医生需要具备负责、明确以及深思熟虑的严谨工作态度。在循征医学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需要医生建立在当前最优化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同时配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及患者需求,以此保证循征医学的有效性。另外,对于循征医学,其目的是将患者作为中心,把最具科学依据的医学信息用在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上,以此实现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两者的有机结合。
2 目前麻醉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整体学员当中,除了部分为麻醉专业学员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员,他们只是在外科学总论当中学习了有关麻醉专业的基础知识,由于授课学时较少,同时这类学员今后不会从事麻醉工作,因此常常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带教教师对这类学员也不够重视,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了麻醉临床教学的质量。
2.2 学员层次参差不齐
在医学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及发展的背景下,学习麻醉科的学员也呈现了逐年增多的势态。然而,这些学员类型差异化较为突出,硕士、本科及专科学员参差不齐。同时,这些学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学习麻醉科的时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这样便导致每一位学员对麻醉专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加大了麻醉临床教学的难度。
2.3 学科知识量大,技能操作繁多
在临床医学中,麻醉学是一门重要的二级学科,具有知识面广及技能操作繁多等特点。同时,由于医学技术及疗法进展较快,学员在临床学习过程中,需要接触大量麻醉药物及各类型号不一的仪器,如监护仪、麻醉机及呼吸机等[3]。麻醉工作节奏快且技能操作繁多,便使带教教师在很多时候没有时间或者直接忽视了详细的讲解,这样便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
3 在麻醉临床教学中应用循征医学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
3.1 对带教临床医师加强培训
对于带教临床医师来说,首先便需要改善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具备循征医学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文献查找方法,通过各类文献数据库、相关杂志及书籍对相关医疗信息进行有效查寻,进而将学习到的技能充分应用在教学工作当中。
3.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麻醉带教医师不可仅凭个人经验进行教学,需要及时更新麻醉知识,同时转变临床教学,从以往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的思想转变为“终身教育”思想。需要具备不断探索及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的积极性。另外,还需要掌握麻醉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对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动态充分了解,进而将其运用到麻醉教学当中,以此提高学员学习麻醉知识的积极性。
3.3 有效改善教学方法
要想使教学方法得到有效改善,便需要明确循征医学的基本步骤,即为“提出问题→查寻证据→分级评价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4]。
教师需要做好学院的指导工作,针对循征医学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系统训练。教师需带领学员诊察患者,以患者的病狀、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依据,进而提出需解决的问题,最终给出诊治意见。此时,教师需要对学员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例如:问学员诊断的依据在哪里,治疗是否具备合理性?
讲解联机医学文献分析与中文CNKI检索系统及Cochrane图书馆资料库的利用,讲解怎样将查阅到的文献进行批评性评价。并指导学生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充分利用,并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查寻文献或咨询其他教师。在分级评价证据方面主要是看是否存在别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对各种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证据方面,主要是对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进行综合分析,并在今后临床中碰到此类问题能够具有分析及应用的能力。
充分依照上述步骤,对学员实施启发式教学,充分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另外,对学员的实践行为进行规范,以此为今后优良的职业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目前麻醉临床教学存在的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在麻醉临床教学中应用循征医学教育便显得极为重要。然而,这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例如:对带教临床医师加强培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及有效改善教学方法等。相信做好以上这些,麻醉临床教学将更具实效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龚虹云.宋启斌.姚颐.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育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2,02:412-414.
[2]周虹媛.宋云华.循证医学理论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2:26-28.
[3]邵喆.尚政军.刘冰.张文峰.循证医学教育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02:351-353.
[4]丁友建.尹莉.循证医学在急诊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25:101-103.
【关键词】 循征医学 麻醉临床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82-01
循征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得出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新型教育体系[1]。要求临床医生合理科学地应用已有的最优化临床证据,进一步对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诊疗方案。然而,目前麻醉临床教学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鉴于此,本课题对“循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 循征医学概述
循征医学指的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定义为:临床医生规范科学地对已有的最优化临床证据进行应用,进而对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诊疗方案[2]。其中“规范科学”代表医生需要具备负责、明确以及深思熟虑的严谨工作态度。在循征医学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需要医生建立在当前最优化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同时配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及患者需求,以此保证循征医学的有效性。另外,对于循征医学,其目的是将患者作为中心,把最具科学依据的医学信息用在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上,以此实现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两者的有机结合。
2 目前麻醉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整体学员当中,除了部分为麻醉专业学员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员,他们只是在外科学总论当中学习了有关麻醉专业的基础知识,由于授课学时较少,同时这类学员今后不会从事麻醉工作,因此常常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带教教师对这类学员也不够重视,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了麻醉临床教学的质量。
2.2 学员层次参差不齐
在医学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及发展的背景下,学习麻醉科的学员也呈现了逐年增多的势态。然而,这些学员类型差异化较为突出,硕士、本科及专科学员参差不齐。同时,这些学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学习麻醉科的时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这样便导致每一位学员对麻醉专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加大了麻醉临床教学的难度。
2.3 学科知识量大,技能操作繁多
在临床医学中,麻醉学是一门重要的二级学科,具有知识面广及技能操作繁多等特点。同时,由于医学技术及疗法进展较快,学员在临床学习过程中,需要接触大量麻醉药物及各类型号不一的仪器,如监护仪、麻醉机及呼吸机等[3]。麻醉工作节奏快且技能操作繁多,便使带教教师在很多时候没有时间或者直接忽视了详细的讲解,这样便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
3 在麻醉临床教学中应用循征医学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
3.1 对带教临床医师加强培训
对于带教临床医师来说,首先便需要改善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具备循征医学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文献查找方法,通过各类文献数据库、相关杂志及书籍对相关医疗信息进行有效查寻,进而将学习到的技能充分应用在教学工作当中。
3.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麻醉带教医师不可仅凭个人经验进行教学,需要及时更新麻醉知识,同时转变临床教学,从以往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的思想转变为“终身教育”思想。需要具备不断探索及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的积极性。另外,还需要掌握麻醉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对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动态充分了解,进而将其运用到麻醉教学当中,以此提高学员学习麻醉知识的积极性。
3.3 有效改善教学方法
要想使教学方法得到有效改善,便需要明确循征医学的基本步骤,即为“提出问题→查寻证据→分级评价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4]。
教师需要做好学院的指导工作,针对循征医学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系统训练。教师需带领学员诊察患者,以患者的病狀、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依据,进而提出需解决的问题,最终给出诊治意见。此时,教师需要对学员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例如:问学员诊断的依据在哪里,治疗是否具备合理性?
讲解联机医学文献分析与中文CNKI检索系统及Cochrane图书馆资料库的利用,讲解怎样将查阅到的文献进行批评性评价。并指导学生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充分利用,并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查寻文献或咨询其他教师。在分级评价证据方面主要是看是否存在别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对各种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证据方面,主要是对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进行综合分析,并在今后临床中碰到此类问题能够具有分析及应用的能力。
充分依照上述步骤,对学员实施启发式教学,充分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另外,对学员的实践行为进行规范,以此为今后优良的职业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目前麻醉临床教学存在的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在麻醉临床教学中应用循征医学教育便显得极为重要。然而,这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例如:对带教临床医师加强培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及有效改善教学方法等。相信做好以上这些,麻醉临床教学将更具实效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龚虹云.宋启斌.姚颐.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育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2,02:412-414.
[2]周虹媛.宋云华.循证医学理论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2:26-28.
[3]邵喆.尚政军.刘冰.张文峰.循证医学教育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02:351-353.
[4]丁友建.尹莉.循证医学在急诊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2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