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荷载下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受损混凝土无腹筋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振动与冲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i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不同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厚度,对10根受损严重的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采用HDC进行加固,并进行了重复荷载作用下正截面受弯试验,研究了不同厚度的HDC对受损无腹筋梁的受弯承载力以及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梁采用三面U形加固方式,试验过程中观察加固梁的裂缝分布形态、荷载-位移曲线等试验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会使梁的破坏形态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加固梁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与HDC加固层厚度为0的梁相比,加固厚度为1 cm、1.5 cm和2 cm的梁,承载力分别提高了 19.8%、32.7%以及46.3%,而残余变形值分别减少了 8.96%、13.3%和20.47%.根据加载试验得出的试验结果,以及通过将受压区曲线应力图形等效为矩形应力图形的方法,推导出了简单实用的不同HDC厚度加固受损混凝土无腹筋梁在重复荷载下的极限承载公式,且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根据中国船级社2020版《智能船舶规范》中的描述,智能船舶包含八大功能模块,分别为智能航行、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货物管理、智能集成平台、远程控制船舶和自主操作船。其中智能航行、远程驾控和自主航行功能是当下重点关注的研究难点。面向智能船舶各项功能的实现,亟需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包括信息感知技术、通信导航技术、能效控制技术、航线规划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遇险预警救助技术以及自主航行技术。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海洋装备领域的深度融合,以无人艇为代表的智能船艇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逐渐成为未来海上作业的有生力量。智能船艇的关键技术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可形成多种体系。纵观国内外学者论述,通常划分为智能系统、平台总体、任务载荷和综合保障四个技术群。其中,智能系统技术水平是船艇遂行任务,发挥效能的关键。
近两年,许多国家陆续宣布了各自的碳中和时间表,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净零排放已经成为与各行各业都息息相关的焦点话题。国际航运业在2018年就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并明确提出2030和2050碳减排目标,许多航运公司也表达了自己的脱碳决心,并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开展广泛合作,积极探索减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