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眼中的教育评价专家

来源 :教育·读写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s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25日上午,张勇老师去世的噩耗如惊雷般把我打蒙了。我匆忙从单位赶往机场,去送老师最后一程。随后的几天,我感觉朋友圈的颜色都是灰色的,直到追悼会结束后的一周,我才接受了老师已经驾鹤西去的事实。
  和张勇老师相识是在十年前,2009年的夏天,第一届中美素质教育论坛上,作为一个普通的参会者聆听老师关于教育评价的学术演讲。他那地区不明的口音非常浓重,但他演说的澎湃激情、对教育弊端的犀利批评、对改变教育现状的热切渴望都让我无法不专心地去听。随着听的深入,浓重的口音已变成奇特口味的饮料,虽不适应,但已经不会影响其功能了。不记得在什么情境下,我对他的观点表达了我的质疑,他真诚的回答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与教育评价专家之间的距离和提升空间。但没想到,我的质疑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路过哈尔滨时,还专门来到我所在的学校。从此,与张勇老师的接触越来越多,后来又成了他的学生。
  作为张勇老师的学生,对他的回忆最多的自然就是各种教诲,而且进入我头脑中的第一个成语就是诲人不倦。这个“不倦”可以从他发微博、微信、邮件的时间上看得到,上面锁定的基本都是子夜或凌晨三、四点。这个“不倦”还体现在他为一篇文稿的精确表达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我的邮箱经常会收到连续六七个同一份标题后缀上不同日期的邮件。这个“不倦”对我来说,更真切的感受就是,当我不明白时,他从不同角度进行讲、启发、鼓励甚至是训斥的言语。现在想想,也正是这个“不倦”消耗了他的精力,摧毁了他的身体,让他英年早逝,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张勇老师是公认的教育评价专家,而对于我而言,他是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治学严谨的老师。虽然他的面貌普通得放进人堆里就是一个邻家大叔,而且不喜运动还超爱美食,个子勉强算是中等,但头发却很浓密且没有一根白发。简单一点地描述就是一个又矮又胖的半拉老头,但他的博学多才却无法不让我亲其师、效其行、听其言、信其道。
  张勇老师是我的老师中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授业、传道和解惑的第一人,他经常通过QQ空间、微博和朋友圈去分享他的智慧。在我还没有使用QQ的习惯时,他送了我两个QQ号,其中一个据说是“骨灰级”的。有了QQ号,当然就可以访问张勇老师的QQ空间了。当我第一次进入他的QQ空间时,看到的内容彻底颠覆了我对他的印象。与他比较邋遢的外表截然相反,张勇老师的QQ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就像是一个小型图书馆,分门别类地装满了他的原创和他收集的关于很多领域的资料:教育学、考古学、人类学、经济学等等。根据他的索引去读他的资料,真是讓我脑洞打开、受益匪浅,渐渐就上瘾了。有很长一段时间,去张勇老师的QQ空间成了我的习惯,我就这样成了他的QQ忠粉。
  我从张勇老师的QQ粉丝又发展成为他的微博粉丝进而又发展到是他的微信粉丝。他有很多名言,此刻能想起来的就是“记忆是一种假象”,这是他讲解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时的感叹。他的原创非常多,几乎每天都发,而且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多,读他的原创作品,就像是在读一篇优秀论文:观点独到、语言精炼、论证严谨。对他原创的点赞是由衷的,每次认真读完后,我都有转发的冲动,但很多都是因为时间的不合适而没发。
  能有如此成就的人一定是个时间管理的超人,张勇老师也不例外。在等飞机、等火车、甚至是在饭店等餐时,如果张勇老师不说话,那他不是在飞快地阅读,就是在飞快地用智能拼音打字;如果他说话就一定是某个专业领域的最新资讯。所以,和张勇老师用餐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有时会开玩笑说可以去拍卖老师的午餐了。但就是类似的玩笑,我都不敢多说,因为张勇老师最讨厌闲聊,他戏称之为“聊斋”,不仅经常禁止我们“聊斋”,而且身体力行也从不“聊斋”。
  作为教育专家,张勇老师自然会参加各种会议和论坛。张勇老师会经常利用这样的契机来带学生,要么是让学生通过制作课件来领会他的新想法,要么是让学生参加演讲。带我时,张勇老师会把他要讲的内容都打成一篇字斟句酌的文稿发给我,让我自己领悟并进行整体设计。我做好后,他不仅对逻辑、文字和表现形式会认真修改,甚至对颜色都有很高的要求。我经常发现,他演讲时的幻灯片都会在我交的成稿上有所调整。
  在第二届中美素质教育论坛上,张勇老师让我准备上台。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在这么大型的会议上演讲,我十二分认真地准备就不必说。最后会议十分成功,但我非常清楚,没有张勇老师一遍又一遍地修订文稿,一次又一次地耐心指导,还有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和语言,我不可能发挥出我的潜能。
  张勇老师去世后,在他追悼会上、追思会上,我看到了许多教育届的名人大咖来道别、送挽联、说他的故事、讲他的功绩……很多都是我不知道的,从他们的语言里,我看到了一个拥有无数光环的伟大形象,但我知道在那辉煌的背后,张勇老师付出的是他的心血,所以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天妒英才”这个词的分量。
  与张勇老师生前的最后一次见面是2019年3月21日中午,他依旧是斜跨背包,随时准备出发。没想到,他这次离开的背影竟成了我对老师的最后印象。
  (作者单位:新教育研究院新评价与考试研究所)
  张勇老师去世后,在他追悼会上、追思会上,我看到了许多教育届的名人大咖来道别、送挽联、说他的故事、讲他的功绩……很多都是我不知道的,从他们的语言里,我看到了一个拥有无数光环的伟大形象,但我知道在那辉煌的背后,张勇老师付出的是他的心血,所以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天妒英才”这个词的分量。
其他文献
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学生阅读能力研究开始受到专门关注。受外在阅读环境约束和内在阅读经验、认识、方法等因素影响,玉龙纳西族中学生阅读能力层次复杂且不足。提出应积极促
摘 要:本文概述了博弈论的原理,包括要素、类型和纳什均衡。通过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招标人的招标方式的选择及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求解,得出最终结论。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决策时的合理化建议。旨在促进工程招标中招标人和投标人为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对招投标双方在招标活动中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博弈论 工程招投标 决策分析 不完全信息静态模型 合理化 
采用双环法 ,通过 130场田间的浑水与清水入渗对比试验 ,对两种土壤质地的刺槐、侧柏人工林地的浑水入渗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含沙径流——浑水可显著削弱人工林地土壤的入渗性能 ,降低天然降水与土壤水的转换能力及人工林涵养水源的作用 ,其削减能力随着入渗水流含沙量、泥沙中小于 0 .0 1mm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增加或入渗历时的延长而增大 ,并受到土壤质地的强烈影响。在土壤质地相同条件下 ,人工林
采用旅游影响系数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植被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继续探讨。结果表明 :( 1 )6个旅游影响因子之间的正负相关性均很好地体现了旅游活动对各因子影响的规律性 ,同时也说明了旅游影响因子的选择与确定以及对其赋值的正确性。它们与自然地理因子、人文地理因子的相关性说明了它们作为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同时也说明旅游活动是景区管理的主要对象。 ( 2 )根据旅游影响系数评价分级可知 ,整个自然保
采用分形维数、平均斑块面积、形状指数和伸张度分析了川西不同丘陵地貌区灌溉水田、一般旱地、果园、有林地和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格局特征 ,并用分形维数、平均斑块面积和 Shannon- Weiner指数 3种方法研究了浅丘、中丘和高丘的综合景观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景观斑块在同一丘陵区内的格局特征不同 ,同一景观斑块在 3种丘陵区的格局也有差异。浅丘、中丘和高丘的综合景观格局特点是随着地势起伏的增加、
SF6充气类电气设备具有结构紧凑、电气性能稳定、灭弧能力强和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超特高压电力系统中。当SF6充气类电气设备发生隐患或故障时,设备内部的
神农架南坡独花兰分布的群落一般位于坡度 1 5~ 45°的阴坡 ,海拔范围为 1 30 0~ 1 70 0 m。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棕壤 ,p H值 5 .0~ 5 .6。9月中下旬独花兰地下假鳞茎萌芽出土并开始展叶 ,1 1月中下旬抽生花葶 ,次年 3月下旬开花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叶片逐渐枯死 ,地下部假鳞茎开始发育 ,9月中下旬假鳞茎发育成熟 ,1 0月下旬至 1 1月上旬果实成熟。独花兰
1 999年以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稻田系统生产力和土壤环境影响的长期定位试验的为依托 ,比较研究了 9a定位试验后 ,不施肥、单施无机肥、有机物循环和有机无机结合施肥对红壤稻田生态系统土壤供氮能力、水稻吸氮特性和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红壤稻田系统长期不施肥 (CK)土壤速效氮含量低 ,最高为 1 6 .7mg/kg,平均为 1 4.2 mg/kg,水稻累积吸收氮量较少 ,早稻为 3 2 .84
生态学已经不仅是当今发展最快的科学领域 ,同时还逐步成为普通公民行为和政府决策的重要科学基础。我国自然环境复杂 ,几千年的文化 ,蕴涵着深邃的生态学思想。生态系统类型十分丰富为我国生态学者提供了独有的科研舞台。近年来生态学发展很快 ,有的领域正在走向世界生态学研究的前沿。我国政府对生态建设愈来愈重视 ,并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它不仅为我国今后社会发展提出了方向 ,同时也必将为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