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财务报表粉饰的审计策略探析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p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与监督。财务报表作为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对于企业而言,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等情况。出于对达到企业考核目标、获得外部资金、维护企业形象等事项的考虑,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往往选择进行财务报表粉饰,以达到掩盖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目的。然而,财务报表粉饰无论对企业本身还是企业相关方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需要选择审计策略,识别发现相关财务报表粉饰现象,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本文从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动机出发,分析了财务报表粉饰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审计策略。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审计策略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情况的主要企业报告。企业相关方,如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都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的分析标的,对企业相关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以做出有利于相关方的决策选择。现实中,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一般会选择财务报表粉饰,掩盖企业真实经营情况,以使企业相关方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决策选择。这种行为很有可能损害企业相关方的利益。因此,需要采取基于财务报表粉饰的审计策略,以识别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分析出财务报表粉饰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实际影响,进而作出正确决策。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1.掩盖企业经营实际利润
  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掩盖企业经营的实际利润,即通过财务报表粉饰将企业的利润做小。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在对宏观形势分析中,预判行业未来发展空间相较于之前年度逐步缩小,为了维持投资者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同时获得银行等债权人资金,以帮助企业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稳定持续发展,而通过财务报表粉饰将利润做小,留至以后年度逐年摊入。二是企业集团的分子公司在年中已达到年度经营考核指标,为保持分子公司管理者的绩效持续性,分子公司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将多出的利润转移至下一年度,以使分子公司的经营者取得较为长远的绩效奖励。
  2.掩盖企业经营实际亏损
  财务报表粉饰的另一个动机是掩盖企业经营的实际亏损,即通过财务报表粉饰将企业的利润做大。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生产经营遇到较为严重的困难,如需要投入较大资金进行生产线更新换代,企业选择通过财务报表粉饰做大企业利润,以顺利获得资金,保证企业顺利转型。二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管理者下达的经营考核指标较高,企业管理者为完成绩效目标,选择通过财务报表粉饰将企业利润做大,以取得相应绩效奖励。
  二、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影响
  1.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不良影响
  财务报表粉饰掩盖了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将对企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一是使企业经营者过度依赖财务报表粉饰,认为会计就是做假账,做假账可以达到其想要的任何结果,而荒废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二是使企业经营者不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被粉饰后的财务报表所蒙蔽,进而可能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如本应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却选择设备重新购置,进而导致企业资金大量投出,影响企业现金流,造成企业持续经营风险。
  2.对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产生不良影响
  企业面临着多样的外部相关方,财务报表粉饰很可能使外部相关方做出错误决策。一是财务报表粉饰可能使投资者和债权人高估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实际投入资金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水平,甚至出现资金本金的大面积回收困难。二是财务报表粉饰很可能造成供应商过分相信企业实力,从而延长收账期,造成供应商资金链断裂,加大了供应商经营风险。三是财务报表粉饰很可能造成企业偷税、漏税,从而造成国家财政收入损失,给稽查监管带来困难。
  三、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审计策略
  1.注重企业行业分析与发展预判
  对于财务报表粉饰的审计策略之一是对企业所处行业进行分析,并对企业发展进行预判,从而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以此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其可能存在的财务报表粉饰动机。一是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掌握企业所处行业的国家导向;二是关注行业内主要标杆企业的发展情况,如公开的财务报告、税务信息等,掌握企业可能达到的最佳状况;三是关注上下游企业的情况,掌握企业可能存在的行业风险。审计要通过上述信息,掌握企业的行业和自身情况,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可能性做出判断。
  2.注重企业经营指标连续性比较与特殊因素剔除
  对于财务报表粉饰而言,审计策略关键在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连续审计比较,并剔除特殊因素,揭示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一是至少将企业近3年的财务报表进行纵向分析,找到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如收入、成本、利润、总资产、总负债等的变化情况与趋势,分析异常指标变动。二是对企业资产减值损失、关联交易、营业外收入等特殊事项涉及的交易数据进行专门识别记录,并将其剔除,分析企业的实际利润水平。
  3.注重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化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化是企业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手段。如,企业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加速折旧法造成利润减少,这时审计应重点分析折旧方法改变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其合理性及政策变化对会计利润的影响数,以识别其是否为会计粉饰。又如,审计应特别关注企业房产等重要资产的处置重组事项,通过对资产处置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审计,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以及企业的经营战略,分析企业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可能性,进而反应企业经营实际成果,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报表依据,使相关方作出正确决策,推进企业和相关方的共赢发展。
其他文献
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
【摘 要】如今,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电力企业的改革,而财务管理在该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需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而财务集约化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其不仅可以实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本文将会对财务集约化的重要性及提升措施给予介绍。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重要性  财务集约化
【摘 要】开展农业统计工作是农村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农村各级管理部门的努力下,农业统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数据。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统计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我国在农业统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强化农业统计的对策,希望对强化农业统计、服务农村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业统计;农村发展;农业问题  农业统计可真实反映农村发展状况,发现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
【摘 要】财务管理包括对企业财务活动中财务关系的预测分析、控制协调以及决策计划等,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顺利、高效、稳定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前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
【摘 要】在企业发展的长河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与困难,而这些困难中最难应付的就是财务风险,因为财务是所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源动力,而企业的内控管理则是防止财务风险发生的根本保证,因为内控管理是企业整体运行中的一个重要体系,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对财务信息的一种有效保护,本文从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始分析,对其解决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深入
【摘 要】企业依靠员工的付出获得经济收益,而企业则以薪酬的方式回报给员工,采用合理的薪酬制度是保证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对于员工的一种工作规范性的保障,良好的薪酬制度是严格按照现行的劳动法制定的,本文主要讨论现存的薪酬制度如何在满足劳动法的规章制度同时更加的完善。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薪酬体系;设计  社会的正常运作是依靠每个社会成员辛勤的劳动,劳动法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劳动人员的合
蒋贵是明朝有名的将领,关于他的身世众说纷纭。通过对现藏于徐州圣旨博物馆的明洪武二十五年丝织龙边诰命圣旨的释读,结合相关史料,还原该圣旨涉及的主人公蒋可及其后人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