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探讨

来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分析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在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6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进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随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详细记录。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较低(6.67%vs13.33%),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通用设计和包容性设计原则的理念根源和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梳理、比较和分析,探讨了包容性设计原则的适用对象、能力和需求差异、人本主义的视角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
“讲好中国故事”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中国努力构建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重要国策之一。但是,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或者只能是以中国的思维方式来讲故事;更进一步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使用中国的语言来讲中国的故事。虽然我们也可以把中国的语言翻译为其他语言,但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语言特点,没有看清自己的语言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差别,我们也无法很好地使用自己的语言講好自己的故事。因此,要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采用中医辩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参考组予以常规护理,探究组予以中医辩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疗效。结果探究组的总有效
目的讨论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针对过去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找出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实行预防的措施。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5
科学家们人工构建酿酒酵母的五条人造染色体,标志着已经合成微生物基因组的三分之一,向合成复杂生命体的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  合成基因组可能会让一些生物技术人员面临“扮演上帝”的警告。但科学家将这次成果视为现有基因工程的逻辑延伸,合成基因已经应用于常规的药物研制,比如胰岛素,以及转基因作物的生产。  国际科研团队于2014年建造了第一条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耗时七年。这次五条染色体的构建,表明科学家在合
对“宣文之宝”印章的误判,导致多年来对传杨士贤《赤壁图》的片面认识。本文重新探讨杨士贤的生平、风格与年代,并通过题跋者身世与交游考证,挖掘出对《范仲淹书伯夷颂》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