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匣子里的乾坤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泽西(厦门)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发展至今已成为集品牌文化推广、设计、激光科技开发、木盒生产、纸盒生产、无坊布袋生产等一条龙服务的包装设计生产独资企业、目前企业自有生产面枳超过1万平方彩,员工达到300多人,月均可完成4~6万个钢琴烤漆禾盒,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从事茶叶包装设计生产的企业之一。由于创新实力及品牌影响力突出,该企业已成为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的副会长单位,目前匝在参评首届厦门市重点文化企业、
  是什么让它在短短不到3年的时间里成为行业内的翘楚?层出不穷的策划创意、强大的执行力还是优质的产品赢得的口碑?本期《海峡茶道》就带着这些问题专访新泽西(厦门)实业有限公司的总设计师用晟先生,淡谈他那神奇的木匣子。
  
  品位铸就 茶木结良缘
  
  《海峡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包装企业,据了解,新泽西(厦门)实业有限公司从一开始就坚持只服务茶叶龙头企业和茶叶销售区域龙头的原则。那么当初是怎么想到拓展茶叶包装这一块呢?而且定下如此严苛的条件,不会加大公司的竞争阻力吗?
  周晟:2002年开始,因华祥苑茶业有限公司介入木盒的包装,让我发现了茶叶包装的市场。当时正值“茶王赛”兴盛的时期,茶叶消费开始越来越高端,“茶礼”的概念慢慢出现端倪,所以我就想尝试看看。至于“只服务茶叶龙头企业和茶叶销售区域龙头的原则”也是我们在正式进军茶包装时定下的。当时的茶包装领域精品甚少,辨识度相对较弱,所以我们决定迅速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所以定下了这个合作原则,因为只有与行业领头的企业合作才能快速地了解茶叶包装高端市场的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占领制高点。高起点也对我们自身是巨大的挑战,当然我们对自己的实力也是有着绝对的自信。
  目前,我们公司设计生产的木制品包装已经横跨大江南北,在去年的经济危机中,更以产品质量和创意设计优势,成功地打开了韩国和日本市场,使企业的销售网络不仅遍布全国市场,还逐步向国外市场延伸。
  《海峡茶道》:包装的种类很多,材质的选择更是琳琅满目,为什么会选择“木”质材料作为你包装设计的重要之“原料”呢?成功的窍门又在哪呢?
  周晟:在企业创立的时候,木盒包装还是一块市场空白。一方面,茶叶企业几乎不用木盒包装;另一方面,当时厦门从事茶叶木制品设计、生产的包装企业屈指可数。在为数不多的木盒生产企业中,多数都只是兼做茶叶包装,主要还是从事家具或家居装饰、相框出口之类赚取低廉加工费的木制品生产企业,因此所生产的产品往往无法将茶文化及木盒包装的时尚、品位体现出来。
  当时有不少同行的竞争者也学习国外的一些包装理念,在茶盒设计上凸显灵感创意。但是我觉得他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文化的积淀。因为茶不是单纯的饮品,它还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承载者。茶礼消费人群多为事业有成高端人士社交的重要礼品之一,文化品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茶,不仅健康时尚,它还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东方的时尚”才是它的特色,所以我选择了与茶有着相似品格的“木质”材料,让它的韵味从第一眼就展现出来。
  
  品质领先 创造经典
  
  《海峡茶道》:创异、创意是企业的核I心竞争力所在,也是新泽西(厦门)实业有限公司敢于选择所服务的企业的重要资本。那您是怎样领导自己的团队走在行业的尖端呢?
  周晟:市场有需求,我们自然也就全力以赴,紧抓创意、创新这两条发展脉络,带领员工不断南下广东研究学习木盒生产的最新工艺和流程,北上北京和武汉聘请高校的教授,研究激光雕刻工艺。
  要继续走在行业的前列,应牢牢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技术的革新,机器设备如果得不到更新。就容易造成技术落后,人员储备断层,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第二,加强行业技术交流,特别是加强同国内外的高校、学院联合,进行设计人员的储备,以便于更好地运用高校、学院的科技研发优势开发新技术、新材料。第三,扩大生产面积、加大生产规模,尤其是同行业间的强强联合,扩大行业规模。
  《海峡茶道》:除了创意,产品的品质以及对客户的服务都是铸就企业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内容。在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公司在质量与服务方面也一直都令客户祢道。
  周晟:我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十分苛刻,对品质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不过,要把这样的理念灌输给员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目前行业内同行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缩小、人员流动大,都是阻碍企业发展速度的因素,但是却是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以高标准来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对于品检不合标准的产品,坚决由员工亲自摔毁。我认为,好的产品就是需要“层层历练,直至完美。”
  目前,我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已获得出口商检自检资格、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等。公司注重产品的开发与企业品牌的结合,每一款产品的面世,都会与所服务品牌文化和营销结合,力求做到生产一款,畅销一款;开发一款,领先一款;创意一款,经典一款!
  走近周晟先生和他的企业,让人切实体会到小木盒里也有大乾坤。正如周先生所说,茶叶的包装不是茶叶的附属品,它应该成为工艺品,为茶叶增值,他们所设计的经典之作一一“钓鱼台茶经珍藏版”禾盒,成为铁观音高档包装的代表,接下来他们还将为这个行业贡献更多的艺术品,可以说,在产品的技术研发以及新品创意领域,周晟和他的木盒一直走在市场前列。
其他文献
初夏的台湾,氤氲着茶香,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在这繁花似锦、风景旖旎的6月,正值南投县茶博会召开之际,人人都被茶陶醉着。21日,是海峡两岸茶人的节日,是值得所有爱茶人铭记的节日,因为这一天由海峡两岸知名茶业专家、学者、茶企代表共同参与的、以“闽台荼缘,合作共享”为主题的闽台茶业高峰论坛在台湾南投县中心会堂隆重举行。百忙之中的台湾南投县茶人们以最隆重的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的西岸客人。跨越海峡远道而来的西岸茶
期刊
说起茶和四川的关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成都不计其数的茶馆  在这个充满休闲氛围的天府之国,喝茶是生活,茶馆是必须的聚会场所  这次,我们除了走访最热门的茶馆圣地成都以外,还走访了乐山市以及乐山下辖的著名县级市峨眉山市,去川的其它地区,了解当地的茶风茶俗。  在乐山接待我们的是当地人小李哥哥,他带我们到小吃一条街吃香鲜可口的老鸭汤、火锅、串串香、仝牛席……这里的小吃果然名不虚传,不过我们更期待和茶的
期刊
身边总有那么些人特别痴迷某样事物,黄总就是一个十足的普洱迷,人称普洱茶痴,从最开始在云南的长途客运接触到普洱茶,到迷上普洱不能自拔,到最后放弃一切全身l心扑在普洱蔡上,做着普洱茶的经营和收藏,这一晃已数十年过去了。他收藏的普洱茶亦可以堆满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他的私藏普洱茶常常会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更有一些10年的老茶,  “那时候刚开始接触普洱茶就喜欢把搜采的每批荼私留几饼放着不卖,久而久之
期刊
每年的五月,土耳其的中东技术大学都要在校园举行为期5天的“春之节”活动,据称这是整个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校园文化活动,各种学生社团的展览、演出、聚会、座谈洋洋大观,各种文艺团体的摇滚乐、爵士乐和民族歌舞各具其妙,琳琅满目的美食摊点、形形色色的纪念品展销……整个校园热闹非常,树阴下草坪上处处人山人海,校园成为狂欢的乐园,有些类似中国的庙会,但又不乏校园文化的特色。  我们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再度与校内
期刊
谈到喝茶这回事,我们得先将茶道、茶艺、茶文化等名词混为一谈。免得一开始就被它们的定义耗费掉了心思。茶道、茶艺、茶文化都是在说“喝茶”这回事,希望大家不要一直思量着要把哪个名词放在金字塔的上端,哪个名词放在金字塔的基部。我倒想它们是一桶东西,纵切下去可能取出“茶道”,可能切出“茶艺”,也可能两样都有;横向用刀,可能什么都切到了,也可能只切到茶文化的产业部分。如果有人看到前面的“茶道、茶艺、茶文化都是
期刊
北方人初到南方,总是不习惯南方湿热的地气。而我本身肝火又很旺,降火成了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朋友很早就跟我说要带我去尝尝用柴烧茶壶煮的老白茶,让我好好降降火。经常听说煮普洱茶喝,煮陈年白茶倒是鲜知。于是我日盼夜盼,无奈朋友无休止的忙碌使这件事一推再推。一日在路上与朋友偶遇,不打算再放过他,我们二人就“择日不如撞日”好好体验一把。  刚进门主人就热情地招呼入座。店家是一位气质颇好的女士,朋友叫她赵姐,赵
期刊
邛崃最有特色的两条街是兴贤古街和内里仁街。兴贤古街是极具成都平原民俗风情的古街,街两侧的建筑古色古香,是极具四川特色的青瓦小楼。街里的4组43尊神态造型各异的人物雕塑再现了半个世纪以前农村集镇赶场的盛大场面。被喻为“永不散场的赶场”。从兴贤古街左转便是内里仁街,被喻为天下名泉的文君井就在这条街里。文君井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设“临邛酒肆”时汲水酿酒煮茶的水井,现被围成一个十亩庭园。园中有小桥流水
期刊
心系震旦双径。有一息妙音隐隐在呼唤。  苏子由诗云:“钦公未到人绝迹,千里受记来安禅。”大唐天宝年间(公元743年~公元755年),德性冰霜、净行林野的法钦翩然径山,结庐种茶,弘法布道,始开千寻名蓝慧风。  烟霏空翠。云驳雾霭。沿山道盘旋而上,经“佛”字崖,阵雨初歇中的径山如碧玉玲珑,清净湛寂。置身径坞,明寓庸居士之诗意历历在目:“竹色自可爱,无如此径深。千林寒玉立,万亩绿云沉。远窦窥天入,清光覆
期刊
不知不觉,今年的春已经走到了尾声,昨日傍晚的一阵雷雨过后,竟然听见了蝉鸣。小区的花园里,被雨水打下的花瓣在草地上闪着晶莹的光,原来已是开到荼縻的时节了。恍然察觉,今年的春茶还没有细品过呢。刚巧这场雨将空气变得清新,唤出了青草的芬芳,也将一天的喧嚣洗净,不如就在今夜“拆开”来自江南的礼物。  浙江德清县境内的莫干山为天目山余脉,传说因春秋末年干将、莫邪铸剑此山而得名。莫干山以“竹、云、泉”和“清、静
期刊
一千多年前,茶与禅就发生了关系,宋代苏轼的茶联云:“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明代陆容《送茶僧》诗中云:“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韵满袈裟。”可见,禅与茶在有形无形之间融合成—体而有禅茶的出现。  茶与禅本来是完全不同领域的东西,茶有随时随地味,饮茶如果只是为了解渴,那么茶味就只是一种感官的享受,属于物质性的了。禅有随缘随喜法,如果只是为了入定,那么人生也太无趣、无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