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办法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9776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作为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于拓宽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当下,由于种种原因,文言文教学仍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因此,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往往将重点放在对课文中的字、词的讲解和记忆上,忽视对于文言文的整体理解和欣赏。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為提高效率,往往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教师将课文内容直接翻译出来,让学生直接记忆。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不到培养,同时不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无法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造成学生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文言文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进行文言文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是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提高不快的原因之一。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往往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在课堂中通过大量的讲解进行文言文教学,导致学生只是单纯地对教学内容做笔记,没有很好地参与文言文课堂教学。长此以往,一方面会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下,不能很深入地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知识,从而无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参与文言文教学,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三)学生学习文言文积极性不高
  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不高,是现阶段文言文教学的难题之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不高,对文言文的内容和思想理解不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文言文教学效率。这种状况的形成,一方面在于文言文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面对文言文的时候,学生感到陌生、不理解,无法充分投入文言文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文言文学习,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薄弱,对于文言文的语法结构、遣词造句等缺乏必要的掌握,造成在翻译文言文时存在很大的困难,从而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困难。这些都影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造成文言文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二、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文言文学习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于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培养学生阅读和朗诵文言文的习惯。例如在荀子《劝学篇》第一段“学不可以已”中,“学”、“不”、“已”这三个字应当重读,在“学”后停顿一下,即:“学/不可以已”。这样断句,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这句话,“学”是主体,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其次,教师应当夯实学生的文言文基础,对学生的语法结构进行系统的讲解。《劝学篇》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就运用定语后置,如果学生对语法掌握不充分,就会很难翻译这一句话。
  (二)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教学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简单状态。教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小游戏,活跃课堂氛围。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适当的分组,开展小组活动,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讨论和学习文言文。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在课堂中播放相关多媒体文件,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产生更直观的认识。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对课文知识进行讲解时,引导学生带入自己的情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触龙说赵太后》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如果你是触龙,你会怎样说服赵太后?这样一下子就拉近学生和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有更深的理解。从《触龙说赵太后》中引申出来,如果你和父母意见不同,你将怎么说服你的父母?这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将文言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都大有帮助。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活跃文言文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不断练习、记忆,夯实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此外,除了学习必要的文学知识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赏析文言文包含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水平,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 安阳方言在语气词方面有一些是和普通话的用法相同的,如:“啊”“吧”“吗”和“呢”。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有一些语气词如:“昂”“唻”“嘞”和“不咋”等的使用,则有安阳方言自己的特色且使用频率较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观察法和调查法看这四个安阳方言特殊表达的外在形式标记,在不同的话语环境中传达不同的意义。对这四个高频率特色语气词的描写对我们认识安阳方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
摘 要: 常见的篇章衔接方式有指称衔接、结构衔接和词汇衔接。本文以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选段为例,探究选段各部分间的衔接手段,并对比英汉文本中衔接手段的异同。  关键词: 理智与情感 语篇衔接 衔接手段  一、指称衔接  词与所指对象间的语义关系清楚与否直接影响读者理解篇章。词与所指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即指称衔接。按范围分,包括外指和内指。  (一)内指  1.where the
摘 要: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高职文化产业人才主要培养文化创意技能型人才和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高职文化产业人才可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性教学模式、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等策略实现。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人才 高职 培养策略  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
摘 要: 正确运用气息对歌唱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水平各异,在掌握和运用歌唱气息时存在不同的问题。在歌唱教学中要求有高音、低音、长音、短音、强音、弱音,要表现这些音乐,就需要呼吸機体作出不同的控制,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抓住歌唱呼吸的实质。本文根据学生具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从而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指导训练、分析歌唱气息的技术原理。  关键词: 歌唱教学 气息 运用原理  在歌唱艺术中,
摘 要: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和审美关系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審美对象的关系等。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是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  关键词: 现实审美 艺术哲学 音乐艺术  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
摘 要: 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基础性、经常性和根本性工作,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群众工作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影响,受到党员干部及群众思想观念的影响。本文从群众工作机制建设的角度,分析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机制建设的现实背景。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 群众工作机制 背景分析  一、新时期中共群众工作主客体的基本内涵  (一)群众工作主体
摘 要: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中职语文课堂上的人本关爱工作,本文提出了人本关爱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它不仅为人本关爱这项工作保驾护航,更重要的是为让中职学生这类最容易被家长和社会忽略的特殊的弱势群体为人本关爱所感化,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让中职语文课堂焕发生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职语文 人本关爱 注意问题  21世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扎根广大教育者的心间。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