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残余应力和微观组织形貌的铝合金CMT焊接接头薄弱环节的预测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ku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预测3道冷金属过渡(CMT)焊接接头的薄弱环节。通过有限元方法预测焊接接头中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通过金相实验获得焊接接头中不同特征区域的微观组织形貌特征。接头对称面上的最大主应力值最高,故该区域在服役过程中较易产生拉伸裂纹。第一次层间冷却结束后,焊缝金属与基板的交界面上因等效von-Mises应力最大而具有较高的裂纹敏感性。根据金相分析结果,第3道焊缝中晶粒最为粗大,而层间的熔合区则具有粗大的晶间析出物组织特征,两种现象均意味着较差的力学性能。焊接接头中最为薄弱的区域则位于分
其他文献
为解垃圾“围城”之困,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在我国已渐成规模,与此同时,其引发的“邻避效应”备受关注。3月中旬,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提出鼓励建立与周边公众良好互动和定期沟通的机制与平台,畅通日常交流渠道;3月底,生态环境部又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密集出台的政策释放出明显信号——国家对垃圾发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3-2xMgxV2(PO4)3/C(x=0、0.01、0.03、0.05)复合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测试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在Li3V2(PO4
板料/模具间的摩擦润滑条件是影响薄壁钛合金产品成形质量、成形极限和模具寿命的关键因素。利用压缩扭转摩擦方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改变模具材料、润滑状态、温度和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