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苏文化的对华影响与中国人的“误读”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zh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馮玉军

  近现代俄苏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如滚滚洪流,冲刷并渗透到中国思想文化的各个角落,深刻而又不为察觉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学创作、审美情趣、日常生活、语言表达甚至思维方式。可以说,俄罗斯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乃至思维方式产生过深入骨髓的影响。然而,中国人对俄罗斯思想和文化却存在许多“误读”。
  著名中俄关系史专家黄定天先生认为,“中俄两国文化关系的发展历程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特别是在苏联时期,“基于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的趋同性,中国人对俄苏文化表现出空前的渴望和挚爱,俄苏文化在中国风靡一时,甚至影响了两三代人,至今余音不散。”
  这种不对称性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为不对等性。正如华东师范大学田全金教授所说,“中俄文学交往,并非对等地把自己的文艺作品施与对方,更非对称地接受对方的精神影响。”实际上,“在中国的文化土地上,到处闪现着北国巨人的身影……后果就是:中国文学成了俄罗斯文学的学生……中国接受了苏俄文学的战争话语和战争思维,并把它贯彻到文学创作之中,写出了不计其数的‘战斗篇章’。”
  中俄文化交流研究专家陈建华教授有言,“俄苏‘红色经典’在中国的接受及其产生的影响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一种外来文化所无法望其项背的,这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在1950年代,它甚至达到了“完全抛弃作为主体的自我,全身心地拥抱和接纳一种异域文化,并极力把自己归化到这种文化范围内”的地步。”
  中国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大家白春仁先生分析认为,中国“五四运动前后广泛吸纳外国文化,把俄罗斯文学引为“知己”,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原因是“中俄文化的相似性”,这主要指的是“两国推翻帝制、变革社会的相似政局。延伸到文化上,俄国文学中写实主义一支被引为同调,同用文学改造人生的追求遥相呼应,由此就造成中俄文学或文化相似的整体印象。这种认同与亲近感,逐渐上升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观察俄国的特殊视角。在接受者眼里,复杂多元的俄国文化不知不觉间被简化了。文化现象变得亲者愈亲,疏者愈疏。”
  在此种因素作用下,中国对俄罗斯文学的接受就存在四种“误读”。一是以偏概全,将写实主义当作俄苏文学的全部;二是在文化接受中以普遍性遮蔽了民族特殊性;三是拒绝接受现代主义流派;四是低估了文学中的宗教文化。
  在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领域,中国人更熟悉的是俄苏“红色经典”,是苏联时代的主流思潮和主流思想家,但对俄罗斯知识分子在探索社会发展道路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同于西方的创造性文化成果基本上不甚了了,对“白银时代”开始就出现的诸如别尔嘉耶夫、索罗维约夫、布尔加科夫、舍斯托夫、梅列日科夫斯基、艾亨鲍姆、巴赫金、洛特曼等卓有成就的思想家知之甚少。而实际上,“白银时代”俄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进行综合性的文化创新,占上风的是宽容态度和相对主义。
  首都师范大学林精华教授曾著有《误读俄罗斯》一书,深入分析了中国现代性问题中的俄罗斯因素。白春仁先生在给此书所写序言中指出,“整个20世纪里,我们对俄罗斯的认识”,“在理想化与妖魔化之间摇摆。中苏关系的风云变幻,证明理想化和妖魔化之间只不过一步之遥”。他强调,20世纪初以来,中国人用浓重主观色彩勾勒出的俄国文学形象,是个理想化、掺杂着接受者愿望的形象。这个理想化的形象,树起容易改变难。但还它本来的面目,是后来者的责任。”
  (截稿日期:2021年5月18日)
其他文献
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提振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信心。图为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装备区的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超级工厂。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心针”  2019年12月13日,中美两国政府分别以新闻发布会和公开书面声明方式确认,中美两国确认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协议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以及最终条款等九个章节,成为两国
摘要: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文章阐述了教学中应用EWB软件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EWB软件;教学方法创新;仿真教学法;再实践教学法    EWB(Electronics Workbench,电子工作平台)软件是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电子工程师仿
摘要:对2008年6月27日至30日在天津市举行的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技能比赛进行了评析,并提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以及对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关键点;亮点;问题;启示    大赛背景与要求    大赛背景:为全面检阅近年来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近期,印度媒体热议美国总统特朗普谢绝2019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日主宾邀请一事。据媒体报道,2018年4月印方就向美方私下发出了邀请,8月1日白宫发言人桑德斯公开确认特朗普总统收到邀请,称尚未决定是否接受。10月28日,印度媒体开始大幅报道特朗普已经拒绝印度的邀请。随后白宫发言人证实,总统因“日程安排紧张”,届时无法前往印度。对此,印度官方迄未做出任何正式回应。  受邀担任印度共和国日的主宾,这
由于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行政“惯性”以及评估制度本身还很不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背离与冲突,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既不能有效维护高校应有的自主权与学术自由,也不能有效引导高校自律和承担责任,评估只是政府基于自身需求关切的评估,而忽视了对高等教育多元主体利益的诉求。(1)高等教育评估的行政性干预了高校应有的学术自由;(2)高校管理权力倾向集中于学校层面,科层化管理更加突出;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突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PLC技术》是电气专业、机电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根据《PLC技术》课程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更适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PLC技术;教学模式;高职教育    《PLC技术》是电气专业、机电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PLC技术》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项目教学法对培养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素质,提高其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把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以项目为中心,对PLC课程教学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设计探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设计;PLC;教学改革    引言    近年来,PLC
Pro/ENGINEER(Pro/E)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的三维CAD/CAE/CAM集成软件,Pro/E凭借其强大的三维实体造型和分模功能,已成为模具工业广泛应用的软件之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机械制图、Pro/E软件、模具设计理论等课程学得也不扎实,因此,要让高职学生学好Pro/E模具设计课程并不容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案例教学
关于“过程人才”    笔者在多篇文章中把高职教育的职业人才培养定义为“过程人才”,即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职业的岗位人才,并对过程人才的培养作了三点认定:(1)人才培养的内涵是动态的,人才的主体智慧会随着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加入,不断改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职院校只能给学生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它只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需求,只是一个特定的学习过程。(2)职业人才的培养总要从行业的企业
摘要:AutoCAD在现代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各职业学校中,学习此类软件的学生越来越多。文章就如何提高学生AutoCAD的制图速度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小技巧。  关键词:AutoCAD;绘图速度;技巧    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通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它的体系结构开放,能够绘制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标注尺寸、渲染图形及打印输出图纸。目前AutoCAD已广泛应用于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