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新课程英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学生的技能运用”。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被提出并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模式,其通过给学生提供愉快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知识。同时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基于此,本文笔者将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以期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合作 学习 初中 英语课堂教学 应用
1 合作学习的概念
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的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教学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通过对于小组成绩的考核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真正的将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的基础之上,从而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的划分合作学习的小组是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初中英语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要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交流能力等,合理的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使之形成一个既能够相互竞争又能够相互学习和帮助的学习群体。英语学习小组的划分要遵循“人数适量,因才搭配”的原则。通常小组成员一般为3到7个,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把握和调控小组内学习的任务,协调小组内成员之间的讨论与争辩。同时小组内还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角色划分,例如记录员。小组发言者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小每一个小组的情况,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都有义务为小组的荣誉为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2.2关注小组成员的差异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并乐于讨论和自主探究,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的学习氛围。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英语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其要求学生养成一个“自我主体”的自主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们通过交流与讨论,从而能够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收集资料,自主解决问题。因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需要为“问题”为探究英语知识的中心,沿着“发现问题-谈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自主的学习。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成员将这种合作学习看成一种展现自我的机会,其就会积极主动的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并乐于帮助别的同学,主动的听取他人的看法与意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在合作学习的中,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一种集体意识,组织内的成员之间要相互的帮助,组与组之间要有一种正确的竞争意识。通过集体之间的讨论、合作,在小组内的表达各自的想法,并在交流中不断的反思自己,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在英语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2.3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英语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英语老师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小组辩论会、单词词汇接龙等。
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B下unit3 reading时,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susan、justin、paul等进行对话练习。通过这种角色扮演进行对话练习的活动,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环境。此外,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话题,让他们自主的运用英语进行讨论,这样可以为他们合作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景。例如,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步英语电影,并根据电影中的某一情节或者是人物进行讨论,然后每一组指定一名代表表达小组的意见,最后教师根据每一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符合英语学习的氛围,能够使学生将传统的被动式的学习变转为主动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建波.新课程下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23
[2]胡卫红.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4):26
[3]江国云.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0(12):75
[4]杜博.试析开展初中英语合作学习.[J].教学研究.2009(7):172
[5]王秋梅.浅析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154
关键词:合作 学习 初中 英语课堂教学 应用
1 合作学习的概念
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的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教学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通过对于小组成绩的考核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真正的将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的基础之上,从而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的划分合作学习的小组是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初中英语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要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交流能力等,合理的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使之形成一个既能够相互竞争又能够相互学习和帮助的学习群体。英语学习小组的划分要遵循“人数适量,因才搭配”的原则。通常小组成员一般为3到7个,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把握和调控小组内学习的任务,协调小组内成员之间的讨论与争辩。同时小组内还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角色划分,例如记录员。小组发言者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小每一个小组的情况,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都有义务为小组的荣誉为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2.2关注小组成员的差异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并乐于讨论和自主探究,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的学习氛围。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英语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其要求学生养成一个“自我主体”的自主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们通过交流与讨论,从而能够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收集资料,自主解决问题。因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需要为“问题”为探究英语知识的中心,沿着“发现问题-谈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自主的学习。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成员将这种合作学习看成一种展现自我的机会,其就会积极主动的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并乐于帮助别的同学,主动的听取他人的看法与意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在合作学习的中,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一种集体意识,组织内的成员之间要相互的帮助,组与组之间要有一种正确的竞争意识。通过集体之间的讨论、合作,在小组内的表达各自的想法,并在交流中不断的反思自己,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在英语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2.3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英语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英语老师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小组辩论会、单词词汇接龙等。
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B下unit3 reading时,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susan、justin、paul等进行对话练习。通过这种角色扮演进行对话练习的活动,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环境。此外,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话题,让他们自主的运用英语进行讨论,这样可以为他们合作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景。例如,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步英语电影,并根据电影中的某一情节或者是人物进行讨论,然后每一组指定一名代表表达小组的意见,最后教师根据每一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符合英语学习的氛围,能够使学生将传统的被动式的学习变转为主动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建波.新课程下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23
[2]胡卫红.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4):26
[3]江国云.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0(12):75
[4]杜博.试析开展初中英语合作学习.[J].教学研究.2009(7):172
[5]王秋梅.浅析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