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家校联系,共担学困生转化重任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动中学阶段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顺利实现,离不开各个教育角色的竭诚合作,只有真正做到建立密切的家校联系关系,才能从更全面的环形关系中对学困生的学习因素进行协调,使其能够更快速地适应正确的学习节奏,树立恰当的学习观念,进而有条不紊地完善当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弥补自身的落后缺憾,真正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与学习水平的补齐,使其脱离学困生的特殊身份,更好地参与到未来的学习过程之中。在农村地区的中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就如何共担学困生转化重任这一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以科学的教学策略成为密切维系家校联系的重要纽带,真正为学困生的转化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中学阶段;学困生;家校联系
  家长与教师作为学困生转化道路上两个重要的教育角色,只有形成密切的联系关系,才能构建环形的教育关系,从多个角度共同作用于学困生的实际学习过程,协调学困生的不同学习因素,从而切实推动学生个人学习节奏的调整,使其转变现阶段的不良学习模式,更好地适应正常学习环境,以此完成推动其转化的教学目标。在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学活动中,家校联系模式在中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应用较少,家长在推动学困生转化的教育过程中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也相对被动且低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角色应该制定更具体的教学方案,与家长进行紧密地联系,形成密切联系关系,切实共同作用于学困生,协调各方因素,切实推动学困生转化效率的提高。
  一、协调家长教育观念,引导补差参与
  农村地区中学的家长本身的教育知识相对不足,并且接受教育的信息渠道十分闭塞,这导致家长长期以来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较低。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农村中学家长不能有效参与到学生学习管理环节之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中学家长没有形成具体的补差意识,并未清晰理解学困生的概念,因此在实际的家庭学习管理活动中常常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于是在现阶段的农村地区中学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应首先作为学生家长的指导者,对家长现阶段的教育观念进行针对性地协调,使其认识到学困生的具体问题所在,引导其真正参与到推动学困生补差的环节之中。
  为此,农村地区教师应首先在教育环节之中与学困生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关系,与学生家长展开细致地沟通,帮助学困生家长共同分析学生个体当前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所在。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家长具体地看待学生存在的实际不足,使其对学困生的概念产生更清晰的界定,另一方面则能够为家长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具体的指向。这将使得家长更有针对性地参与到对学困生的学习管理工作之中,切实改变自身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教师的帮助下切实成为学困生转化过程中重要的家庭因素。
  二、树立家长差异概念,优化教育模式
  部分农村地区的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急功近利的问题,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困生个体学习差异的重视,一味功利化地关注学困生成绩变化,这种教育模式不仅难以切实促进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针对性提高,更容易进一步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优化。为此,在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与家长的密切联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家长树立起学生个体学习个性的差异概念,切实优化学生家长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家长做到因材施教,配合教师切实推动学困生转化目标的实现。
  为此,在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切实在教研工作中做好学困生学习个性的分析工作,制定具体的分析模型。之后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教师应以建模为原点,帮助学生家长清晰地认识到学困生实际的发展需求所在,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在后续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能够面向学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真正陪伴学困生完成基础知识内容等学习活动,不再一味地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在因材施教模式下切实推动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提高,并为学生个人学习成绩的提升打下重要基础。
  三、呼吁家长爱心教育,鼓励融入生活
  学困生长期处于落后的学习地位,并且自身的学习节奏也长期与课堂的教学节奏相脱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明显地差异将导致其产生严重的消极学习情绪以及一定程度的学习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也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为了改善学困生的主观心理因素,教师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应该呼吁家长更多地贯彻爱心教育于家庭教育环境之中,将对学困生的鼓励融入到日常的生活教育环节之中。以此,农村地区的中学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多来自家长在学习方面的关怀,并在善意的情感支撑作用下真正逐渐养成积极的学习自信心理,敢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尝试,不畏落后所带来的挑战,切实为其学习成绩的提升打下重要的心理基础。
  在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切实基于学困生的学习特征以及家庭教育的具体模式做好教学策略的研究工作,真正以合理的策略为切入点有效协调学生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更为有效地参与到学困生转化工作之中,与教师形成有机的教育整体,切实为学困生的学习模式转变打下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国红.浅淡农村中学数学课堂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研究[J].智力,2021(03):21-22.
  [2]屈佳慧.浅谈如何让初中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合作学习[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4):44-45.
  [3]尹彥盛.让学困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浅谈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贵州教育,2020(22):46-48.
其他文献
【摘要】机械制图作为高职大学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设置和教师配置方面已经十分成熟,但仍有大部分学生的专业自效感较低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本文旨在探究高职大学机械制图课程的信息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策略;  机械制图课的教学以训练学生的机械制图与识读能力为主要目的
【摘要】新時期,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德育教育应贯穿于学生的各个阶段,注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德和行为习惯。在高中时期,班主任除了抓好学生的学习工作之外,还应当大力推进德育教育,把握德育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协调各方关系,组织德育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路径探究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帮助
【摘要】如何预防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现实而沉重的课题。在大量的实践研究中发现如果学生学习优秀,人际关系顺畅,又有好的性格,那么就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结合潜意识心理机制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教育,教会学生监测并调整自己的情绪、思维和行为,让学生成长为人格健全、发展全面的优秀人才,是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的关键。  【关键词】元认知 学生 心理 预防  一、学生心理问题呈现  小刚(化名),男,13
【摘要】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以及化学水准,化学老师应当进一步增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虽然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化学老师充分认识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依旧存有非常多的问题,致使实验教学难以有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化学老师就需要对课程教学理念进行不断革新,不断总结课程教学经验,不断探究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的高效性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中,英语教育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不仅是在学习中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的工作环境和人才需求中英语的重要作用以及越来越显著。但是在目前初中阶段,仍然有许多学生属于英语特困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英语基础较差、英語学习能力低下。这与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不相符合。为此初中英语教师为了使特困生脱离特困行列要通过转变教学形式,构建“三动”课堂令学生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 
【摘要】双减政策出台后,我国的教育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校外培训机构开始转型,教育教学工作又能重新回归学校,对各个学生家庭来说将减少一笔不小的支出。从教育的内部系统来看,双减政策对学生的校内作业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標准和提升作业质量的要求,减轻学生沉重地学习负担并提出了提升学校课后服务的优化方向。双减政策内外兼修共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进程,是利国利民的教育举措,教育工作者应深刻理
【摘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教育已经在我国义务教育中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其中听力作为英语课程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对于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有重要作用。根据目前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了解,可以发现听力仍然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一个难点。作为英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习效率,发展英语学习能力,要以转变英语教学模式,优化英语教学课堂为切入点帮学生做好听前预习。  【关键词】初中英语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高中劳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对高中生全方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学习劳动课程有助于提高自身对劳动的热爱,也可以提高高中生的道德品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中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高质量且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的背景下;高中劳动教育;困境;对策  引言:  当下,现阶段很多的高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丰裕,父母及其他长辈比较
【摘要】幼儿教师如果认真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幼儿对于美术活动有着天然的兴趣。因为美术活动带来的是视觉上的直观体验,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及其成长规律,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一种探索世界及自我表达的方式。这为在学前教育中有效开展美术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美术教育的开展策略存在问题,也可能降低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所以,有必要在该领域展开深入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以下就从结合游戏形式、鼓励自由创作和
【摘要】在培养学生的现代化的阅读学习能力的时候,才可以针对学生的阅读学习的探究,将其中的学习探究的思维的性质,将其中的教学个性化的思考,都与学生有着不同的互动和探究,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探索能力的时候,将其中的教学体会,将其中的学习问题的发展,运用在其中,从中不同的教学探究中,展示学生的学习思考的建议,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中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