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注重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以及终身发展的能力,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追求并努力实现的教学目标。然而,传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个性受到压抑,能力受到制约,许多学生甚至是厌烦上思想政治课,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效率 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 具体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0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以及终身发展的能力,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師必须追求并努力实现的教学目标。然而,传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个性受到压抑,能力受到制约,许多学生甚至是厌烦上思想政治课,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那么要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本文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融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政治课堂。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对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它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想象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1.政治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使自己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得到学生的信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质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一个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他的个人魅力就有了基础;一个教师人格魅力强,还需要辅以较强的专业素养做支撑。
  2.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灵去沟通,用感情去激励,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个性爱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都知道爱是相互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爱学生和学生的爱老师是也是相互的。自然在这对统一的关系当中,教师的爱学生是学生爱老师的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师对学生付出自己真心的爱,才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爱。
  3.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教师应善于将名言、经典的幽默故事、成语、俗语、诗词、当前的时事热点引入课堂,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易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能够用足够的智慧使得我们的课上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就足够能吸引学生的好奇,点燃学生的兴趣,这样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就高,主动性就强,教学实效就高。尤其是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很多同学都认为是枯燥的,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觉,我们完全可以把思想政治课上得活泼起来,那自然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想出更多的方法才行。自然,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的。
  二、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有效政治课堂。
  1.采用“三步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读·议·讲”。“读”是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把握好重难点提高读的质量。“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这样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在质疑答疑中获取知识。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栏目”“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特别是运用其中的事例来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同时又可以通过让学生思考、回答“小栏目”中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各种可用因素。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司来感受知识。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就有助于学生在生动、形象、具体、有趣的教学情绪中理解抽象的政治理论、观点。
  三、学生提高政治课课堂效率的做法。
  1.做好课前准备。心理准备,做到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状态;知识准备,靠预习解决听新课的知识障碍;物质准备,上课前就准备好,书、练习本、笔记本、文具;身体准备,精神饱满,全神贯注。做好课前准备十分重要,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我们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一会找书,一会找笔,一会找本,势必会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2.专心听讲,与“走神”作斗争。要当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全部学习活动,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大胆发言,参加讨论,有选择地记笔记,一个问题没听懂,先记下来,往下听,不要钻“牛角尖”,这样就不会“走神”了。课间不要从事太兴奋的活动。
  3.积极思考,力争当堂掌握,克服“慢慢来”的思想。上课要积极思考问题,采用“理解型”记忆。这一点十分重要,课堂上一定要力争跟上老师的思路,因为有时候一步跟不上就会导致步步跟不上的结果出现。当我们的思维一断路,我们可能就再也无法把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得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变得困难。
  4.记好课堂笔记。记笔记,需要耳听、眼看、手记、脑想,密切配合,思想不容易“开小差“有利于提高听课效果,同时,笔记也是为课后复习提供重要依据的线索。记笔记不是越详细越好,而是以不妨碍听课思考为前提,当老师讲到某个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时,记下符号或简要记几笔。课堂笔记记什么?一是知识结构,或老师的板书。二是老师所讲的典型事例。三是记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四是自己听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记笔记还要注意:一是以听课、思考为主,笔记为辅。二是书写速度要快,言简意赅,三是方式多样:摘抄式、提要式、批注式。
  5.做好课堂练习,通过做课堂练习能及时检测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巩固情况,以利于课后复习。我们的课堂练习试题一般都是由教师经过细心挑选出来的,有的是近些年来的高考真题,有的是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都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很好地掌握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课堂练习,争取做到当堂学习,当堂掌握!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富有生机、充满活力,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的最佳场所,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方法  【分类号】G623.6  一、要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近几年来,高效课堂成为一种教学趋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的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因为教材毕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的热点也不同,教材很难做到吸引所有的学生,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教学,以保持和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一、吸引学生是前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贰臣关注的焦点主要是清初的贰臣文人和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个案,没有从深入而广泛的意义上去探讨各个时期在王朝更替之际出现的贰臣现象。文章以五代入蜀的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