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软下硬地层中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改进研究

来源 :施工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充分利用青岛地区上软下硬地层中相对较好的地质条件,对双侧壁导坑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工法将开挖导坑减少到6个,缩短了工期。同时,实现了“以锚代撑”,减少了支撑用量。改进工法使中隔壁落于下部坚硬岩层上,并打设锁脚锚杆,下部岩体采用放坡开挖,并保留岩肩以保证中隔壁受力稳定。为了验证改进工法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沉降随隧道开挖过程逐渐增大,最大值为-43.49mm;拱顶沉降和净空收敛最大值分别为-18.61mm和-17.76mm。监测数据均未超过施工警戒值,施工过程安全,从
其他文献
为研究明挖无柱地铁车站底板结构形式,依托郑州某地铁车站,该站为地下2层11m岛式站台车站,地层以黏性土及砂质土为主,通过对多种底板结构形式进行内力计算分析,并对各方案进行造价、工期、施工难度等综合比选,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底板结构形式。
实际工程中常出现桩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法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某工程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通过对Q-S静载曲线、高应变检测数据、桩端持力层、施工时间等进行分析,得出预应力管桩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主要原因为桩端持力层遇水软化,并针对施工进度给出不同处理方法和建议,如桩端及时封堵、改变地基基础形式、加固防水板提高刚度、增强主裙楼间的连接刚度等。
北京地铁17号线工香区间盾构垂直下穿既有机场线盾构区间,最小净距2.94m,2.8%纵坡、350m小半径曲线穿越,高承压水及砂土互层地质,变形控制标准1,-2mm。采取模拟变形计算、试验段总结参数、克泥效减阻填充支护、自动化动态监控、优化注浆充填等措施顺利穿越,既有线结构最大沉降1.7mm,目前沉降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