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秋播油葵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2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葵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优质油料作物。近年来,随着广西地区秋旱频发,对种植水分需求较大的玉米、红薯、西瓜等作物有了较大的限制,油葵强抗逆性表现出很大的优势。介绍了广西秋播油葵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条件、水肥条件、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以指导油葵种植生产,促进油葵质量和产量的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玉米新品种晋育1号是太原一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70016),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种植。通过对晋育1号的选育经过、亲本来源以及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的介绍,加深对该品种的了解,以利于更广泛地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晋育1号;栽培技术;制种技
摘 要: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农业发展最重要的经济产物,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为水稻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就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栽培技术作出阐述。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种植效益;对策方法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水稻种植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稻栽培技术与水稻种植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基于我国人口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4-0066-02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介绍了徽两优882品种的特性、大田栽培及肥水管理技术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徽两优882;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根据安徽省农委皖农种函〔2017〕230号文件要求,经裕安区种子管理站、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实施,在裕安区多个乡镇安排了2017年度23个水稻新品种的展示
摘 要:通过我国长期农业实践与生产积累,农户逐渐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作模式,在农业生产中以平作为主。通过相关对比表明,与平作技术相比,垄作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为达到增效栽培的目的,对垄作技术在大田作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垄作栽培技术;大田作物;生产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45-01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志码: B  当前,内蒙古、
摘 要:为了提升牧草的产量和质量,大力推广牧草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该技术在栽培的过程中还能实现防风固沙、绿化环境等功能。因此,重视对丰产栽培集成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是提升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牧草丰产栽培集成推广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供参考。  关键词:牧草;丰产栽培;推广技术  从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进行牧草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尤其需要注意,牧草种植的过程中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059-01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园艺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中国农业构成中的重要部分,对专业技能和技术的要求非常严格,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农业园艺在我国快速发展,由于具有一定的生态改善,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的组成结构也在不断完善。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农业园
摘 要: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广大玉米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1-0035-02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志码: B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其栽培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普及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其质量和
摘 要:马铃薯脱毒主要是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去马铃薯 PVX、PVY、PVS、PLRV和PSTV等病毒、类病毒。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的主要技术步骤有培养基的配置、剥离材料的处理、脱毒苗的病毒检测及脱毒苗防虫网棚移栽。通过科学化管理,可生产出脱毒种薯用于推广,这样可以提高优良品种特性,提高种薯产量和质量,有效延长马铃薯品种服务生产的年限。  关键词:茎尖脱毒技术;原理;可行性;技术步骤  据报道
摘 要:分析了安宁区白凤桃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明确提出了相应的生产措施和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安宁白凤桃;提质增效;生产措施  1 安宁区白凤桃发展情况与特点  1.1 安宁区气象状况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的地理位置位于东经  103°34′14″~103°47′28″、北纬36°04′48″~  36°10′29″。海拔高度为1 517~1 523 m,属温暖(温和)半干燥气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