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摄影中的眼睛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hnhj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喜欢的一句谚语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和人格能够通过观察眼睛去确定。这句谚语相当古老,几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百年左右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时代。
  在肖像摄影中,眼睛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眼睛能够显示出被摄者的情绪和内心世界,也可以告诉人们很多关于被摄者的真实个性。眼睛、面部特征以及人物独有的姿态,共同构造出人物的形象。
  虽然一张简单的脸部快照和一张真正的肖像照片之间有许多不同点,但是其中主要的一点区别就是,肖像照片必须要“说出”被摄者是什么样的人,能够描述或表现出被摄者情绪和个性。
  
  
  去伪存真
  
  对于我来说,作为一个肖像摄影师有一个有趣的挑战,我会遇到“摄影演员”,他们善于在镜头前表演。毫无疑问,对我来说,他们是“职业骗子” 。这些人善于模仿其他人的性格,他们非常清楚如何展现不同的个性并且令人信服。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无论他们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如果你能抓住这个新的身份,通过某种方式能够使一个人区别于另外一个人,就好像这些面孔属于不同的人,意味着你已成功地实现了拍摄目的。
  我觉得跟这些演员“玩游戏”很有意思,但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请他们允许我拍摄他们真实的样子。很多年以前我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跟一个演员合作并且一起创造一幅肖像,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更好地同被摄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更能从他们的眼神中捕捉到更多属于他们自身的东西,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作品。
  
  
  
  眼神的力量
  
  几年前,我去意大利的威尼斯,拍摄举世闻名的狂欢节,狂欢节上有传统的蒙面舞会,已持续了几个世纪。一位作家曾经说过: “千万不要爱上戴面具的人,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背后的人是谁,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我看见过很多带面具的狂欢照片,但是很少人能记住它们。为什么呢?因为眼睛常常看不到,或者只看到一个简单的、空洞的、毫无生气的面具而已。然而,如果摄影师表现出面具背后的眼睛,整个画面就活了!从本页威尼斯狂欢节的照片上看,如果没有面具后的眼睛,图片将毫无意义,而从那些眼神中看见的生动的情感力量也会随之消失。
  
  
  摄影师要想方设法让被摄者尽可能地放松下来,而不要让他们在镜头前受到惊吓,否则眼神就会很呆滞。摄影师要学会让被摄对象在相机前慢慢地释放出自己的个性。我的方法是进行简单而友好的鼓励,交流时要始终带着微笑。从他们的眼神中,你可以感受到对方是否已经习惯你的存在,是否无视你的存在,当充满个性的眼神展现在你的面前时,你的肖像照片便可能获得成功,你的作品便会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责任编辑:金俊)
其他文献
作为摄影史上相当著名的一号,宝丽来一次成像相纸的停产和再次生产,都是这个领域的大新闻,毕竟这玩意儿不仅陪伴过从亚当斯到安迪-沃霍尔诸多大师和顽童,也在日常领域广受青睐,成就一代影像传奇。而据说新生产的宝丽来相纸价格不菲,从当初的日常消费品进入了艺术品耗材的行当,这样一来,传统宝丽来的影像质感彻底登堂入室,距离一般人就远了。还好,他们新的数码系统来了,Pogo。    好玩易用的无墨打印    它们
自从2009年奥林巴斯和Panasonic推出微单相机E-P1、GF1以来,新型的微单相机开始成为市场的热点,此类相机在影像产业较为成熟的日本市场很快就风靡起来,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我国市场,微单相机已经有了一部分用户群,不过更多的朋友对此类相机了解还不多,其中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就是这种相机在外形上看上去没有数码单反相机那么强劲威猛,为什么市场价格却并不便宜,从三四千元到六千多元的价格区间,甚
平日里带个便携小DC出门拍照,扛个大三脚架肯定是太夸张了,而常见的买相机时商家送的那种袖珍三脚架基本也就是个摆设,真要用的话会发现处处都松动,想固定得像垒积木一样小心翼翼。如果既想有个可靠的相机支架,又不想给自己增添额外的负担,那么金钟Super Light超轻三脚架也许就是最佳的选择。    小巧玲珑携带便利  金钟Super Light三脚架自重只有260g,相当半瓶矿泉水的重量,带在身上简直
『起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自唐代文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此仙何在?在高山峻岭的寺庙之中。最早的寺庙来自印度,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在中国则起源于北魏时代,在南北朝大规模兴建成风,中国寺庙是佛教、道教等宗教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    『建筑特点』    寺庙建筑将精神世界融入大自然之中,其格局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理念,因而将中国建筑的庭院艺术升华到错落有致的山
主要规格  影像传感器:1/2.33英寸CCD  有效像素数量 :约1247万  镜头:24倍光学变焦施耐德镜头  焦距 :f = 4.6~110.4mm镜头(相当于35mm相机: 26~624mm)  光圈:F2.8-F5.0  影像稳定器:双重图像稳定(光学稳定 数字稳定)  感光度:ISO64-ISO6400  视频功能:AVCHD格式720P高清视频  照片格式:RAW、JPEG  显示:
虽然已经评测过很多款数码后背,不过笔者比较喜欢的还是这款飞思IQ180。采用铝合金镀铬材料外壳设计的外观简洁而大气,又获得了良好的强度和表面防刮能力。飞思IQ180的另一大亮点是背面当前业界最高指标的3.2英寸115万像素多点触控液晶屏,视角也达到170度,显示效果非常出色。由于采用多点触控设计,大部分设置都可以通过屏幕来完成,机身背面的功能键只有4个。在背面的最下方,是开关和火线接口,通过火线或
摄影作品的分类不仅仅是组织者的事情,它关乎每一个摄影者,关乎每一幅照片的命运,投稿时务必搞清楚规则中的分类标准。  几年前的国展,开始大张旗鼓地实行新的作品分类方法,到现在已经基本成为公认的标准,虽然对某些细则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上说把摄影分为纪录和艺术两大类是没有分歧的。  以前我们的摄影不太在乎分类问题,因为强调的是摄影艺术,所以不管是什么主题,基本没有类别上的限制,许多经过暗房加工的照片,
从新到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直是摄影经常记录,也是最有必要的记录的内容。如今,长时间记录一件事物的变化过程被数字技术分解了,当然,这与纪实摄影记录变化的目的大不相同。通过对空调从新到旧的数字处理效果,我们可以感受到工业、科技与人类生活环境的矛盾。  空调,我们冬夏都在使用,我们哪个家里没有几部空调?哪辆汽车没有空调?看着那家家窗外悬挂的空调主机,从新到旧,从洁白到锈迹斑斑,再到面目全非,那墙
>>返璞归真的纯粹:  尤金·阿杰的“老巴黎”经典作品黑白影调的极致:  安塞尔·亚当斯作品和“F64小组”的探索快照的美学: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的瞬间”黑白负片前期拍摄<<    虽然使用黑白胶片所拍摄出来的照片不具有丰富的色彩,但摄影者必须要熟悉各种色彩用黑、白、灰来体现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要预先确定拍摄目的,明确最终得到的效果,并通过胶卷的选择,滤色镜和前期的测光/曝光来控制影调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绚烂的色彩令人目不暇接,数码摄影的便捷,让拍摄越来越容易。这样一个充满诱惑、五光十色的时代,还有人对黑白摄影情有独钟吗?答案是肯定的。  美国摄影师路易斯·卡斯特涅达曾说:“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在彩色市场普及的今天还仍然拍摄黑白照片,我的回答是:当彩色图片能够帮你挣钱时,它只是你兜里的钱币,而黑白图片却是你创作上的精神食粮。利用黑白影调,可以充分表现影像的潜质,有些是在彩色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