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静下心来,和学生一同读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正道。作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论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从广泛阅读开始;建立班级图书驿站,让学生有书读;架构有效读书序列,让学生会读书。读书,学生生命飞翔的羽翼,向往飞翔,羽翼是一个前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读书 语文素养 班级图书驿站 读书序列
语文教学的痼疾由来已久,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钟情远远大于对语用能力的培养,所以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出现功利性,为考分而考分。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减,造成当今语文教学的大耗时、大投入而低产出的现状。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语文越来越没兴趣,学习效率越来越低?究其原因,与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息息相关。笔者认为:静下心来,和学生一同读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正道。
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从广泛阅读开始
语文素养怎么形成?这又回到一个老师们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大小小的教育会议、平平常常的教研活动都在泛泛而谈,有的还是领导们特别强调的。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充耳不闻,领导讲一套,我行我素又一套,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当下的语文教学“涛声依旧”。
部分语文老师认为:考分还是最重要,是语文教学中压倒一切的工作,没有考分,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笔者不是强调考分不重要,而是认为,老师们在注重考分时,不要忘记对学生的素养的培养。笔者还偏执地认为,在考分与素养二者之间,素养更要常抓不懈,因为这是在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七十五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泛读、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既积累语言,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二、建立班级图书驿站,让学生有书读
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班级的图书驿站则是班级的灵魂,引领学生走上酷爱读书的炫彩大道,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图书驿站里等待、徘徊、前行直至流连忘返。
学生的成长源泉在哪里?家长们坚信,学好书本,再报上几个兴趣班,学上一技之长。笔者却一直“固执”地认为,学生的成长原动力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是持久而广泛的读书丰厚着学生的底蕴。
1.交流假期读书
休息和调整了一个假期,学生的心总是有几分狂野。笔者开学第一课总是重复着同一教案《假期读书交流会》。交流会上,学生讲述假期中有趣、精彩的读书故事:三国故事演绎得扣人心弦,梁山好汉是学生心中的传奇,马小跳的故事引人入胜,海伦·凯勒的励志生活娓娓道来……交流的学生有我的预设,也有生成的精彩。
令人艳羡的前奏铺垫,读书的话题水到渠成。
“同学们,故事听完了,你想告诉老师什么?”可爱的小手如林,“我们也想静心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句句古今名言的诵读声又在教室里此起彼伏。
“那我们谈谈我们班的读书计划吧。”同学们欢呼起来,“好!好!”教室里瞬间沸腾了。
2.共享心爱图书
学生把自己家中阅读的心爱图书带进教室,成立班级“图书馆”,每人三至五本书,共有一百本左右的好书,可以任意借阅,定期换阅,形成好书人人读。
怎么管理图书?怎么读书?读书,需要时间。时间在哪里?它就在每一个人的双手里。你一松手,它就从指间溜走。因此,读书需要只争朝夕。一早到校,可以读书;午间休息,可以读书;睡觉之前,可以读书。图书驿站有两名站长管理,每周有一次换阅图书的机会,学生总是在换阅前读完一本又一本的好书,而进入下一次的读书旅程。
3.交流月月读书。
读书交流会是不可缺少的读书盛宴。每月一次的读书交流精彩纷呈,学生总像准备一个重要节目一样,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备好,有的爸爸妈妈也参与其中,称为“亲子共读”话读书。学生的交流有见地、有深度、有思想的火花闪烁。故事生动了,心得深邃了,情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在图书驿站里提炼、升华。
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学生爱上了这样的“图书馆”。在这里,学生认识了巴金、曹文轩、杨红樱、郑渊洁……走进他们,学生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面的主人公回肠荡气,历历在目;那里面的河山大川壮美秀丽;那里面的妙语人生精辟而令人回味……
4.收获读书成果
杭滢说:“老师,我的优秀习作发表了。”看着她笑意盈盈的稚气的脸蛋,笔者微笑地点点头,竖起大拇指说:“真好!老师为你高兴,加油!”
是图书驿站给了学生思想的种子。
学生有了这颗种子,灵魂洗练了,精神获得了新生。
三、架构有效读书序列,让学生会读书
学生读书,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导引,总是喜欢读一些文化快餐类的、幽默笑话类的,甚至是一些低俗的书籍,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与学习背道而驰。
1.倡议亲子共读
开学以后,学校倡议全校师生积极投入读书活动中。我班《亲子共读倡议书》如下: (1)倡导孩子博览群书。语文的源头,就在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上;而阅读,是精神成长和情感发育的必需,绝不仅仅是为了语文。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引导孩子多读好书,在读书中感受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在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中汲取营养。这些书可以是童话类、小说类的,可以是科普类、人文类的,还可以是名人传记、哲学类的,无论怎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好书”。
(2)提供孩子读书环境。提倡“少买一包烟,给孩子多买一本好书;少看一小时电视,多陪孩子读书”的精神,能主动地和孩子一起阅读,引导他们思考,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3)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麻烦家长每天能督促孩子读书半小时以上,并签名认可。一同与孩子收获读书的喜悦。
(4)指导孩子写好读书笔记,并加以检查、督促,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读书可以拓宽眼界,丰富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提高修养;读书,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把我们从浅狭的港湾引向生活无垠的海洋。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本本好书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脚步,让迷人的书香飘溢你美好的家园。
2.推荐优秀书目
推荐优秀书目,是有效读书的重要一环。在书海茫茫中,推荐优秀书目犹如为学生点燃指路灯塔。我为学生选择以下图书,共75本:
(1)儿童故事(12本)
《东周列国志故事》、《红楼梦故事》、《三国演义故事》、《西游记故事》、《水浒传故事》、《聊斋志异故事》、《成语故事精选》、《智慧故事精选》、《神话故事精选》、《体育明星故事精选》、《军事家故事精选》、《三毛流浪记》。
(2)文学名著(29本)
《三寄小读者》、《稻草人》、《小布头奇遇记》、《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郑渊洁童话选》、《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第三军团》、《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普希金童话诗集》、《王尔德童话》、《列那狐的故事》、《鲁滨孙漂流记》、《月亮宝石》、《海底两万里——凡尔纳科幻小说选》、《爱丽司漫游奇境》、《吹牛大王历险记》、《骑鹅旅行记》、《木偶奇偶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铁木尔和他的伙伴们》、《捣蛋鬼日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人传》。
(3)科普读物(17本)
《数学迷宫》、《趣味地理》、《生物王国》、《人体探秘》、《宇宙寻踪》、《心理天地》、《中国资源》、《不知道的世界》、《科学王国里的故事》、《元素的故事》、《昆虫记》、《走进自然》、《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科学改变人类生活100个瞬间》、《科学的发现》、《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八十天环游地球》。
(4)文化教育(17本)
《爱的教育》、《做人的故事》、《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做人与做事》、《百家姓声律启蒙》、《千家诗》、《写给中国小学生》、《100个中国孩子的梦》、《名人的小学时代》、《中华经典诵读本》、《小学生100种必读书导读》、《大地的儿子》、《儿童圣经故事》、《国际知识问答》、《童诗三百首》、《蔡志忠漫画集》。
3.建构督促机制。
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很强,一是书目的选择随意;二是读书的时间随意。要让学生坚持不懈地阅读下去,就必须有一定的阅读机制加以保障,家长和老师都要付出适当的劳动,保持学生读书的连续性。我为学生设计了“亲子共读记录卡”,由家长和老师共同督促完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亲子共读记录卡”如下:
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亲子共读记录卡
班级?摇 ?摇?摇?摇姓名?摇?摇 ?摇 ?摇?摇?摇(?摇?摇 月?摇 ?摇日—?摇 ?摇月?摇 ?摇日)
4.检测反馈效果
按照学校的读书计划,每个年级每学期都有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通常每学期我们有两本必读书,六本选读书。学生必须精读必读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对于精彩片段能熟读成诵,对书中人物故事有清楚认识,能讲相关人物的故事。选读书可以浏览,大略地读,能够了解大概即可。
我们在语文“阶段课堂练习”中,把必读书目中的内容作为练习内容之一,也是对读书效果的一个很好检测。学生对“读书工程”的落实由完全自由式阅读逐渐向有层次、有计划地阅读过渡,真正夯实课外阅读的“量”,再由“量”变走向“质”变,让读书改变学生的人生。
学生读书,按照学校整体读书序列计划一年一年地读下去,小学毕业的时候,学生一定成为语文素养丰厚、文化底蕴十足的优秀孩子。语文老师的心灵也会得到宽慰,因为没有误人子弟。建“书香班级”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丰厚学生的素养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静下心来,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读书是学生生命飞翔的羽翼,向往飞翔,羽翼是一个前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读书 语文素养 班级图书驿站 读书序列
语文教学的痼疾由来已久,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钟情远远大于对语用能力的培养,所以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出现功利性,为考分而考分。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减,造成当今语文教学的大耗时、大投入而低产出的现状。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语文越来越没兴趣,学习效率越来越低?究其原因,与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息息相关。笔者认为:静下心来,和学生一同读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正道。
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从广泛阅读开始
语文素养怎么形成?这又回到一个老师们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大小小的教育会议、平平常常的教研活动都在泛泛而谈,有的还是领导们特别强调的。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充耳不闻,领导讲一套,我行我素又一套,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当下的语文教学“涛声依旧”。
部分语文老师认为:考分还是最重要,是语文教学中压倒一切的工作,没有考分,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笔者不是强调考分不重要,而是认为,老师们在注重考分时,不要忘记对学生的素养的培养。笔者还偏执地认为,在考分与素养二者之间,素养更要常抓不懈,因为这是在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七十五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泛读、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既积累语言,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二、建立班级图书驿站,让学生有书读
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班级的图书驿站则是班级的灵魂,引领学生走上酷爱读书的炫彩大道,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图书驿站里等待、徘徊、前行直至流连忘返。
学生的成长源泉在哪里?家长们坚信,学好书本,再报上几个兴趣班,学上一技之长。笔者却一直“固执”地认为,学生的成长原动力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是持久而广泛的读书丰厚着学生的底蕴。
1.交流假期读书
休息和调整了一个假期,学生的心总是有几分狂野。笔者开学第一课总是重复着同一教案《假期读书交流会》。交流会上,学生讲述假期中有趣、精彩的读书故事:三国故事演绎得扣人心弦,梁山好汉是学生心中的传奇,马小跳的故事引人入胜,海伦·凯勒的励志生活娓娓道来……交流的学生有我的预设,也有生成的精彩。
令人艳羡的前奏铺垫,读书的话题水到渠成。
“同学们,故事听完了,你想告诉老师什么?”可爱的小手如林,“我们也想静心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句句古今名言的诵读声又在教室里此起彼伏。
“那我们谈谈我们班的读书计划吧。”同学们欢呼起来,“好!好!”教室里瞬间沸腾了。
2.共享心爱图书
学生把自己家中阅读的心爱图书带进教室,成立班级“图书馆”,每人三至五本书,共有一百本左右的好书,可以任意借阅,定期换阅,形成好书人人读。
怎么管理图书?怎么读书?读书,需要时间。时间在哪里?它就在每一个人的双手里。你一松手,它就从指间溜走。因此,读书需要只争朝夕。一早到校,可以读书;午间休息,可以读书;睡觉之前,可以读书。图书驿站有两名站长管理,每周有一次换阅图书的机会,学生总是在换阅前读完一本又一本的好书,而进入下一次的读书旅程。
3.交流月月读书。
读书交流会是不可缺少的读书盛宴。每月一次的读书交流精彩纷呈,学生总像准备一个重要节目一样,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备好,有的爸爸妈妈也参与其中,称为“亲子共读”话读书。学生的交流有见地、有深度、有思想的火花闪烁。故事生动了,心得深邃了,情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在图书驿站里提炼、升华。
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学生爱上了这样的“图书馆”。在这里,学生认识了巴金、曹文轩、杨红樱、郑渊洁……走进他们,学生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面的主人公回肠荡气,历历在目;那里面的河山大川壮美秀丽;那里面的妙语人生精辟而令人回味……
4.收获读书成果
杭滢说:“老师,我的优秀习作发表了。”看着她笑意盈盈的稚气的脸蛋,笔者微笑地点点头,竖起大拇指说:“真好!老师为你高兴,加油!”
是图书驿站给了学生思想的种子。
学生有了这颗种子,灵魂洗练了,精神获得了新生。
三、架构有效读书序列,让学生会读书
学生读书,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导引,总是喜欢读一些文化快餐类的、幽默笑话类的,甚至是一些低俗的书籍,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与学习背道而驰。
1.倡议亲子共读
开学以后,学校倡议全校师生积极投入读书活动中。我班《亲子共读倡议书》如下: (1)倡导孩子博览群书。语文的源头,就在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上;而阅读,是精神成长和情感发育的必需,绝不仅仅是为了语文。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引导孩子多读好书,在读书中感受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在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中汲取营养。这些书可以是童话类、小说类的,可以是科普类、人文类的,还可以是名人传记、哲学类的,无论怎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好书”。
(2)提供孩子读书环境。提倡“少买一包烟,给孩子多买一本好书;少看一小时电视,多陪孩子读书”的精神,能主动地和孩子一起阅读,引导他们思考,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3)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麻烦家长每天能督促孩子读书半小时以上,并签名认可。一同与孩子收获读书的喜悦。
(4)指导孩子写好读书笔记,并加以检查、督促,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读书可以拓宽眼界,丰富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提高修养;读书,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把我们从浅狭的港湾引向生活无垠的海洋。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本本好书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脚步,让迷人的书香飘溢你美好的家园。
2.推荐优秀书目
推荐优秀书目,是有效读书的重要一环。在书海茫茫中,推荐优秀书目犹如为学生点燃指路灯塔。我为学生选择以下图书,共75本:
(1)儿童故事(12本)
《东周列国志故事》、《红楼梦故事》、《三国演义故事》、《西游记故事》、《水浒传故事》、《聊斋志异故事》、《成语故事精选》、《智慧故事精选》、《神话故事精选》、《体育明星故事精选》、《军事家故事精选》、《三毛流浪记》。
(2)文学名著(29本)
《三寄小读者》、《稻草人》、《小布头奇遇记》、《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郑渊洁童话选》、《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第三军团》、《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普希金童话诗集》、《王尔德童话》、《列那狐的故事》、《鲁滨孙漂流记》、《月亮宝石》、《海底两万里——凡尔纳科幻小说选》、《爱丽司漫游奇境》、《吹牛大王历险记》、《骑鹅旅行记》、《木偶奇偶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铁木尔和他的伙伴们》、《捣蛋鬼日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人传》。
(3)科普读物(17本)
《数学迷宫》、《趣味地理》、《生物王国》、《人体探秘》、《宇宙寻踪》、《心理天地》、《中国资源》、《不知道的世界》、《科学王国里的故事》、《元素的故事》、《昆虫记》、《走进自然》、《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科学改变人类生活100个瞬间》、《科学的发现》、《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八十天环游地球》。
(4)文化教育(17本)
《爱的教育》、《做人的故事》、《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做人与做事》、《百家姓声律启蒙》、《千家诗》、《写给中国小学生》、《100个中国孩子的梦》、《名人的小学时代》、《中华经典诵读本》、《小学生100种必读书导读》、《大地的儿子》、《儿童圣经故事》、《国际知识问答》、《童诗三百首》、《蔡志忠漫画集》。
3.建构督促机制。
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很强,一是书目的选择随意;二是读书的时间随意。要让学生坚持不懈地阅读下去,就必须有一定的阅读机制加以保障,家长和老师都要付出适当的劳动,保持学生读书的连续性。我为学生设计了“亲子共读记录卡”,由家长和老师共同督促完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亲子共读记录卡”如下:
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亲子共读记录卡
班级?摇 ?摇?摇?摇姓名?摇?摇 ?摇 ?摇?摇?摇(?摇?摇 月?摇 ?摇日—?摇 ?摇月?摇 ?摇日)
4.检测反馈效果
按照学校的读书计划,每个年级每学期都有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通常每学期我们有两本必读书,六本选读书。学生必须精读必读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对于精彩片段能熟读成诵,对书中人物故事有清楚认识,能讲相关人物的故事。选读书可以浏览,大略地读,能够了解大概即可。
我们在语文“阶段课堂练习”中,把必读书目中的内容作为练习内容之一,也是对读书效果的一个很好检测。学生对“读书工程”的落实由完全自由式阅读逐渐向有层次、有计划地阅读过渡,真正夯实课外阅读的“量”,再由“量”变走向“质”变,让读书改变学生的人生。
学生读书,按照学校整体读书序列计划一年一年地读下去,小学毕业的时候,学生一定成为语文素养丰厚、文化底蕴十足的优秀孩子。语文老师的心灵也会得到宽慰,因为没有误人子弟。建“书香班级”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丰厚学生的素养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静下心来,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读书是学生生命飞翔的羽翼,向往飞翔,羽翼是一个前提。